饭后无事,贺梅是个爱操劳的性子,忍不住打理厨房,竟从一个犄角旮旯缝里寻得不少食盐来。她虽然俗气但是素来爱洁,见林家清贫缺少食材,前些日子以来都是委屈自己,学双立入乡随俗用柳树枝并清水漱口代替刷牙。
如今见到这么多食盐,问过双立可以随意处置后,贺梅再次对山腰那丛修竹动了手。
这次砍倒的是三年生的老竹,贺梅轻车熟路做好竹筒,将粗盐填入其中,以黄泥封口隔土灶烧黑制作竹盐。贺梅等竹筒放凉,取出内中颗粒置入钵中细细研磨成粉状,打算暂时用这个暂代牙膏来用。
若是有薄荷和其他材料就好了,她长叹一声,竟将心中想法说出了声。
正好双立完成了林靖布置的课业,迫不及待来寻贺梅,顿时出口接道:“梅姐姐想要的东西,先生的佃户那里或许会有。”
“平白无故过去索要不太好吧?”
贺梅犹豫,她昨晚才刷了个脸熟,今天就觍颜寻上门去打秋风,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那些佃农也是受到先生接济才有的今下安稳,先生孤高恬淡拒不收租,迫不得已才接受他们定期赠些蔬果米面。
如今梅姐姐也是寒梅草庐的一员,对佃农们所求也不过是些寻常之物,他们自然不会拒绝,反而会因帮到先生身侧之人而感到愉快。”
见贺梅神色之间有所意动,双立打铁趁热,主动提出要陪她一起去。
贺梅实在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穿越后的物质水平,耐不住双立怂恿,便随他一起下了孤山,到寻仙湖畔不远处的茅家村。
佃农们因林靖照拂才有今日,果然对贺梅爱屋及乌,热情招待了她和双立。
其中有个主事的褐脸老者见贺梅特地跑这一趟只是为些琐碎小物,不由一乐。他那满是褶皱的脸上,一双历经沧桑的浑浊双眸闪着精光。
“昨晚林先生突然来寻小老儿要我们多置办些粮食,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听冲子他们从草庐回来说他身侧多了位比花还俏几分的女娘,小老儿如今才知他们所言极是。
下次姑娘再有所需,直接告诉冲子他们便是,无须同我们客气。”
“老人家谬赞了,谢谢您们慷慨赠粮赠物,贺梅感激不尽。”
贺梅没想到昨晚林靖不在家,竟然是为她破例来这里开了尊口求粮食蔬果,自己今日又追来人家家里索要东西。纵使她平日再浑不吝,此时不由得有些赧颜。
果然,人再没什么,也不能没钱啊!
贺梅之前从未缺过钱,她极能赚钱,自然花钱如流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洒脱自在。如今身在异世寄人篱下,除了要为五斗米折腰,还要上门接连乞讨。
这会儿贺梅的脚趾忍不住抓起了地面,恨不得自己夺路而逃,只是面上还强自镇定,同那名叫茅青的老者客套几句。
贺梅和他交谈中说起自己是个厨子,见茅青听言顿时讶异抬起一直耷拉的眼皮,便知道其中有异。
可茅青却在她出言相问之前,主动提出要带贺梅和双立参观他们的村子,这样也方便贺梅以后下厨之时知道茅家村中都有哪些食材可用。
贺梅昨晚才被自己快嘴快舌的毛病闹了个没趣,看茅青有意转移话题,也只好按耐心中好奇不表,顺水推舟跟在他身后。
这里恰如陶潜笔下的那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样,生活节奏极慢,美好又淳朴。田间地头生长着昨晚佃农们给林家送去的那些蔬菜品类,竟是半点儿也没有藏私。
贺梅对他们散养的小鸡崽很感兴趣,林家的小院虽叫小院,可比起现代那些小区的鸽子笼来说不要太宽阔。若是养些鸡在家中,他们将来除了鸡蛋,还有鸡肉可以吃。
反正已经丢了脸,也不差多上这么一次。
茅青年过半百,虽然老眼昏花却心眼清明,不待贺梅乞言相告,便主动开口舍给贺梅一对成年的家鸡。
贺梅感激不尽,嘴上这次却并未言谢。大恩不言谢,谢字是见外,茅家村的村民居然如此厚待林靖身边的人,可见林靖其人魅力有多令人折服。
如今虽然是沾了他的光,但是贺梅打定主意,回头做了新奇好食,一定回馈给一众乡亲以报赠食赠物赠禽之恩。
她和双立此行收获满满,眼见日上中天,不好再在此多留蹭饭,连忙请辞离去。
贺梅所求如愿,哼着小曲脚步轻快,因而并未注意到紧跟在她身后的小双立一脸欲言又止。
林靖仍未归家,贺梅猜他个大男人不会傻着在外面一连两顿都不用饭,可还是怕他回来后腹中饥饿,是故仍备下些手擀面在砧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