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梅:“……”知道有猫腻你还问?再问就不礼貌了哈。
见她一脸无语的神情,苏起将面上不正经的笑意一收,低声道,“你可知道,章西村过阵子就要调任离开临江城了?”
贺梅将蒸笼中蒸熟的米饭取出,往锅中倒入菜籽油,“他要走了?怎么这样仓促?你们好友之间,有没有要办欢送会的习惯?如果有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包办一场,就当是给章大人送行了。”
自她来后,承蒙章西村不少关照,献上一场美味的宴席,也算是聊表心意了。
苏起:“虽说地方官任期为三年一任,然而如今官吏本就冗多。每逢科举又多出不少官吏亟需安置,是以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朝廷以频繁调动地方官吏之法,缓解人浮于事的问题。加之磨勘功过的规矩,纵使任期缩短,亦须赴京述职。”
贺梅点点头,爆香葱蒜末后,将切好的羊肉丁倒入锅中,撒入适当配比的调料翻炒均匀。羊肉之中的油脂随着锅内温度的升高缓缓外渗,羊肉特有的香味随着升起的白烟飘散开来。
贺梅:“从咱们这里去到京城,大概要走多久的路程?黄武秀可是春天去的。”
苏起吸吸鼻子:“若是走水路,船行水上受制于天气,或快或慢,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怕是勉强够用。
若是走陆路,架着马车风雨无阻,估计会比水路快上十来天。按照换马不换人的法子,估计会更快一些。”
果木在烤炉中静静燃烧,炙热的温度透过鲫鱼的表皮,不遗余力地将羊肉中残存的油脂和香气激发殆尽,随即渗透进鱼肉和馅料之中。
贺梅打开炉子,查看烤鱼的颜色,原本银灰发白的鱼身渐渐染上了金黄的色泽,看起来十分诱人。
苏起砸吧砸吧嘴巴,“被你一打岔,差点儿忘了正事。”
双立:“什么正事?苏先生,你要说的,和梅姐姐能有什么关系?”
贺梅从竹篮中取出一小捧板栗,用小刀在上面划上几刀,同时仔细侧耳倾听。
苏起从腰间取下折扇,说书先生那般展开,挥舞几下,将关子做足了,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听闻朝廷派了官员来咱们临江——”
双立急切地道,“等了半晌,怎么不说啦?”
苏起摸摸肚子,示意自己饿了,“听见这里在闹了嘛?”
贺梅笑睨他一眼,取来一个白瓷菊纹小碗,从砂钵中盛了半碗白露汤递给他,“你先垫垫肚子,其他的等下就好。”而后又看向双立,“小双立要不要?”
清甜味美的白露汤温温热热地滑进肚中,银耳的胶质被彻底熬出,梨子被炖得绵软酥烂,百合糯香回甘,陈皮的酸味中和掉蜜枣的甜味,酸甜适中,开胃可口。
苏起满意地喟叹一声,“我家里的厨子就没有贺梅你这样的手艺,明明都是一样的材料,偏偏效果却相差甚远。”
贺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多做多试就能够有所感悟。不过你也别光夸我,还是需要听到些真话的,只有批评才能使人进步。”
双立馋猫似地舔舔嘴巴,催促道,“苏先生快说快说,双立都等不及了。”
苏起咽下口中的白露汤,好整以暇地继续说道,“似乎是有意招瑾之出仕。瑾之声名在外,若是就此应下,或可成就一段佳话,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同意。”
估摸着火候差不多到了,贺梅将烤炉中的酿鱼取出,转手将刚才烧开的热水倒入装有板栗的小瓷盆中,达到没过板栗的程度,撒入适量的食盐后,盖上锅盖焖一柱香的时间。
她琢磨一阵,“你的消息怎么这般灵通?”
苏起哈哈一笑,“秘密,我去找瑾之,那腰子你可别忘了做”,说完他也不客气,取大汤勺给自己满上白露汤后,便捧着碗出了厨房。
贺梅这才反应过来他的用意,笑着摇了摇头。
她用大汤勺舀了一碗白露汤,和那道酿鱼一起放在托盘上,对双立道,“今天的饭做得慢,你们先吃,不必等我。”
双立:“双立等下来陪梅姐姐?”
贺梅笑着摇摇头,“我会快一点过去的,你们先吃。”
她将木耳、鱿鱼和猪腰洗净,木耳切丝、鱿鱼片开、改为麦穗花刀,猪腰切成两半,去掉腰臊,也改成麦穗花刀。
接着将处理好的腰花和鱿鱼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料酒均匀搅拌,以此去除多余的腥味,接着倒入刚才剩余的开水中汆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贺梅将适才用过的铁锅洗净,烧干其中的水分后,倒入适量的菜籽油,加入葱蒜末爆香,而后下木耳煸炒,添入适量的料酒、鸡粉、沙糖和胡椒粉调味。再倒入刚才的腰花、鱿鱼花,和调制的水淀粉勾芡,颠勺翻炒均匀后出锅装入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