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粮草运输难免有损耗,少了也不例外。”
“可是少了三分之一。据我所知能使粮草骤减除了天灾人祸并无其他。可是相应郡县的回执里没有一个地方上报属地有异。”阴嫚看向周昌,“御史大夫以为呢?”
周昌心头一紧,意识到事关重大:“公主确定?”
“这是汉蜀两地近些年的粮产,御史大夫可以自算。”阴嫚抽出竹简。
周昌仔细查看后,猛地合上竹简:“当年是何人督办赈灾事宜?”
阴嫚敲了敲最初出现端倪的那本竹简上的署名,一个戚字赫然周昌的眼前。
第70章
天空透亮,薄如蝉翼的云片像鱼鳞一样排列,最后汇聚成一团。厚若棉被,盖住了大半个天空。
微风吹过,淡粉色的花瓣打了个旋才落在竹简上,黑色的横捺棱角分明,苍劲有力,有一剑定乾坤的气势。
“公主,最近怎么不见桃姨?”蒙昭帮忙整理竹简。
“自然是有事要做。”阴嫚又问,“蒙曦进来如何?”
“承蒙贵人们关照,她很好。最近有些好动,喜欢到处乱跑,乳母照顾她累坏了。”说到妹妹,蒙昭的眉目间变得温柔。
阴嫚眸光微动,转头看向沙漏:“再过一会儿太子和丞相就该结束了今日的课程了,你该出发了。”
蒙昭放下竹简,欲起身离开,却看到了一个内侍向他们走来:“高内侍?”
阴嫚闻言抬头,看到了常在身边晃悠的老熟人:“高内侍来此有何贵干?”
皇帝身边的内侍都是机灵的,高内侍也不例外。他双眼眯成一条线,堆起笑容:“陛下请公主去一趟。”
阴嫚心中有所预感,看了蒙昭一眼后,对高内侍说道:“请代为引路吧。”
高内侍:“您客气了。能为公主引路是仆的荣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世上的人谁不喜欢听好话呢。阴嫚看着眼前的内侍,这人就是马屁精中的翘楚了。
项羽一炬,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咸阳宫毁于一旦,无数宫殿葬身火海。虽有幸存,但为彰显身份地位,汉初依旧要大兴土木在原有宫室的基础上扩建。所以刘邦暂居栎阳宫。
烟火气越来越足,栎阳宫也越来越陌生。阴嫚又想起了李清照的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无论是人还是建筑都在前进,不会留下来等待落单的人。
“公主,到了。”
阴嫚颔首,脱下鞋子走进了室内。漆木质的地板干净整洁,能倒映出人的身影。她步子不大不小,走到中央时刚好够她将每个人的神态记到脑子里。
刘邦居中,按太阳穴,愁眉苦脸;周昌居右,胸膛起伏,大动肝火;戚氏居左,食指搅动,内荏外厉。
此时三人一同看向她,不约而同地全是期盼。
阴嫚心头微动,看来我成全村的希望了。她直截了当:“不知陛下唤我来所为何事?”
刘邦:“朕听说当年关中饥荒时,公主曾向丞相献策,可要其事?”
“是。”阴嫚心道果然如此,又对刘邦说道,“陛下不妨有话直说,拐弯抹角的,让人烦躁。”
“放肆!陛下面前竟敢出言不逊!”戚氏呵斥。
阴嫚轻飘飘地扫了戚氏一眼,淡声道:“我芈欢生来就是这个脾气,说话就是这个样子,戚少府听不惯也得忍着。陛下都没说什么,您恼怒什么?难道也想学一学古往今来的越俎代庖之徒?”
看着戚氏被噎得说不出话,一旁的周昌像是出了口气,脸上泛出几许得意。
刘邦咳了一下,阻止了戚氏继续自讨没趣。
他道:“今日御史大夫参少府在汉二年时私吞赈灾粮,其中提到是公主先发现赈灾粮与预算不符,所以才深究。朕不明白,公主当时远在千里之外是如何准确知晓汉蜀梁地一年粮产的?”
阴嫚不紧不慢:“陛下应当知道我与章邯有旧。”
“知道。”刘邦又道,“但这二者有何关联?”
阴嫚:“章邯熟读兵书,对秦国名将敬重有加,时常与我说起相关战役。昔年司马错浮江伐楚从巴蜀调粮约七十四石。秦时向黔首征粮三分取二,故而得到巴蜀当年粮产约为一百一十石。”
“秦末天下大乱,巴蜀一带因山脉格挡远离战火,故其粮产应不受影响,每年粮产会在一百石浮动。我以此推算可有错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