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5节(2 / 2)

分配是双向选择,可其实也是个形式,因为知青们对生产队的情况并不了解,就这几分钟,哪里知道哪个生产队好哪个生产队不好,且老乡言谈之中对他们的嫌弃,大部分是嫌弃知青不能干活还得分粮食,但也有人高兴,因为女知青识字,嫁给村里的男娃子可以教出读书人,云省的方言和普通话差异不大,不说像沈白露穿越后在这边待过完全听得懂,就是其他知青,也能听懂几成,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

沈白露仔细收集信息,排除了好几个公社和大队。她力气大,并不惧怕辛苦,但郁闷的是,因为带着一看就体弱的妹妹,不少大队都不想要她们。

这就很尴尬了。

沈白露并不想被分配,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地方,她把眼光瞄准了一个干瘦的老头,那是红谷大队的二队长,听说这个大队比较穷,但这队长一看就和王晓霞一样,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挑人都是选着体壮的来挑,身后跟着的几个年轻男女,虽然也在看知青,但眼神清正。最重要的是,这老头没有王晓霞那么轴。

沈白露行动去说服对方,却见大门口又进来一队马帮,打头的是个姑娘,后头跟着六七匹骡子,毛光水滑的,一看就脚力极好,最惹人注目的是这些骡子上驮着的东西。

竟然都是血淋淋的野物!野猪、野鹿、山羊。那为首的姑娘头上梳着五颜六色的小辫子,在这个大家都不敢戴首饰的年代,她的身上叮叮当当系满了银饰,身侧马上驮着的,竟然是豺狼!

“这都快选完了?今年又给我们压了几个?我先说好了,饿死了我可不管。”

木月的汉语带着浓浓的口音,语气有些吊儿郎当的,王晓霞却没在意她这语气,连忙迎过去:“寨子里进了豺狗子了?有没有人受伤”

“瞎操心,这几个小畜生怕什么,都不用阿奶出手,我一个人就收拾了。粮食呢?赶紧找人来清点。”她一边说一边把骡马上的猎物扔过来,竟然还是朝着知青这边扔的,不少女孩子被吓得尖叫起来,沈白露确定,她在这小姑娘的眼里,看见了一丝恶趣味。

木月她们这批人来了以后,周围的人竟都安静下来。这队人里面,她明显就是头,身后跟着的几个男人对她都很尊敬。最难得的是,这些男人看知青们的眼神,虽然有嫌弃,却像红谷大队一样,很干净,甚至连那种路上看见帅哥美女盯着看几眼的惊艳都没有。

“这是哪个大队的?他们要人吗”

沈白露问王晓霞。

王晓霞却愣住了,满脸焦急正想说什么,耳力好的木月像是听到了什么稀奇事,拿着马鞭就朝这边过来:“这倒是个胆子大的。你不怕?”

“都死了,我怕什么。”沈白露确实不怕,做中医的胆子都很大,独自入深山采药什么的只是小儿科,她又跟着师傅学了这么多年拳脚,这些动物活着的时候她都不带怕的,更别说这是死的。

“这个好玩,归我了。”木月匪里匪气的冲着王晓霞打招呼。

“我得带上我妹妹。”沈白露指指白霜,木月无所谓:“你养得活她就成。”说完就领着人往食堂方向走,她对这些知青无感,反正木家堡也没那么多土地给知青们种,人领回去也不过是感谢做饭织布的活计,强不强壮的无所谓,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尖叫的黄鹂鸟,她更喜欢沈白露这种胆子大的。

“年轻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土匪窝里也敢闯,也不打听打听那是什么地方,喂了野兽爹妈哭瞎眼哦!”

说话的是个四十几岁的汉子,八喇大队的,一开始就对沈白露伸出过橄榄枝,但沈白露看着对方那油腻的眼神就不能同意。

沈白露却不在意,这话听着多硬气,如果不是他等木月进了食堂才敢压低了声音说,说不定还能叫人感受到几分气势。

沈白露不知道木月是什么人,但这些生产队的人都怕木月,这是显而易见的。

“你呀你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别看牛十八说话难听,但木家堡真不适合你们,走路就得四天呢,你人还没到大队就晕了,到了那,周围都是深山野兽,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到底是有几句话的交情,王晓霞又是个热心的,看木月走了,倒是有些为沈白露着急。

周围本来还有几个知青意动,一听牛十八这话和王晓霞的神态,哪里还敢去。最后只剩下四个女知青和一个男知青没人接收被分配过来,都有一个共同点,年纪小,弱不禁风。这里还有一个沈白露的熟人,家里生了十几个的胡国红。他们脸上的神色都不好看,但其他生产队不接收他们,他们也没有办法。

知青们跟着大队的人陆陆续续走了,广场上只剩下沈白露几人。吃饱喝足的木月显然对这个情况很熟悉,招呼着几个知青把行李搬到马帮旁边:“先跟你们说一下啊,咱们寨子呢不比其他地方富裕,他们能吃苞谷,你们去了只能吃洋芋,从这到寨子要四天,你们要是能有其他出路,趁早计划。要是确定去木家堡,要买东西的赶紧赶快,一个钟头就走人,去了寨子没事可没人有功夫陪你们来,自己要瞎跑,喂了狼我们是不管的。”

话是这样说,可要真是有出路的,哪里还能剩下等分配。而且木月虽然话说得不客气,但也能听出里面的诚意,还给了大家买东西的时间。

“白霜,你在这里看着东西,我去供销社看看。”

沈白露交代好妹妹后,就朝外走,姚县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粮站肉联厂供销社等等该有的设施都有,像烟厂酒厂丝织厂粉丝厂火柴厂这样的小厂也是有的。

沈白露先去邮局给老厂长陈刚发了电报,留下了红谷公社木家堡大队的地址,又去其他地方看看。木月的话里透出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木家堡粮食不够,她不想委屈直接,只能提早做准备。

小地方交通不方便,供销社的东西和林市完全没法比,沈白露也没空手,买了几个洋瓷盆,一把暖壶,又去粮站把身上的全国粮票用了,买了二十斤大米,二十斤面粉,又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系统今天刷出来的适合现在用的一把匕首、一个日常医药包买了,一套六十年代特色的军用水壶买了,顺便偷渡出来一些原来的存货。

“表妹,你买这么多东西,背得动?”木月拿着马鞭在墙角晃荡,见沈白露背着这么多东西,有些不悦的开口,寨子里的骡子可都是宝,汉子们的力气也不是白使唤的,为了不拖大家后腿,她可以帮忙她们驮行李,但对方也不能不生数。

作者有话说:

小可爱们点点预收文收藏,下本开《五零之弃妇的觉醒》

今天到目前为止还没下雨,关于女主姐妹姓氏,涉及到后面的剧情,只能告诉大家,有隐情,会改

第11章 黑漆漆的房子

沈白露早就晓得云省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没结婚的人均叫表妹,结了婚的人均叫表嫂。这都是小事,她单独拎了个袋子递过去,表哥,阿表是叫男人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木月和其他汉子根本没关心他们叫什么。

“五斤大米,帮我把妹妹和行李驮到寨子,干不干。”

“哟,这大米成色不错,今年的新米吧!大城市来的表妹就是阔气,乔贵,过来干活。”沈白露要是送其他东西,木月还不一定乐意,但这大米她是真的需要,寨子里几个刚刚断奶的小娃子正缺呢。

“这也是叔叔心疼我和妹妹来下乡,把家里攒了大半年的票都和人换给了我们才有这么些东西,他还说等攒够假了来看我们,可这走路都要四天了,没大事哪敢叫他来。对了木月,邮局的包裹能到咱们木家堡吗?”

这当然是编出来的瞎话,虽说财不露白,可条件艰苦成这样,要真的啥也不露,那日子得哭成什么样。好在一开始就给自己留了后路,整个隐形的“靠山”,加上她的武力值,想打主意的,都会掂量掂量。

“这你可问对人了,咱月儿就是木家堡的邮递员,下次你有啥东西,让月儿给你捎回来。”旁边扛着东西往马鞍上绑的小伙子接话。

原来这木家堡一开始倒是有邮递员去送信,因为偏远难走,又容易出事又耽误事情,后来邮局来了个新领导,想了个办法,给木月整了个临时工的名头,木家堡的信件由木月来拿,每个月象征性的给两块钱。捎带的事情,木月也乐意。

木家堡一共来了九匹骡子,但猎物换来的粮食就占了五匹,剩下的四匹才是给知青驮行李的。赶骡子的汉子们也没打空手,包括木月在内,每人都背着满满一口袋粮食。木月要上骡子带沈白霜,她口袋里的粮食就分成了几份加在那些汉子身上。

有了五斤大米开路,这些汉子们对沈白露姐妹热情了许多,白霜上马还有两个人帮忙,给小姑娘整了个大红脸。对方诚意足,沈白露也好说话,对面就是国营饭店,拿出粮票,一毛八一个的大馒头直接买了30个,给汉子们一人分了两个。

汉子们也没想到她忽然来这一手,看着手里的大白馒头有些不知所措,有个年纪小没怎么和女孩子相处过,还是第一次有女孩子给他东西,黑黝黝的脸看不出来,但两只耳朵都红成了桑葚。

想到以后要相处几年,沈白露对知青们也没有厚此薄彼,一人发了一个:“家里给的这点全国粮票月底就过期了,以后也不晓得是什么光景,今天就大方请大家一回,我妹子娘胎里就身体差,路上劳烦大家多担待。”

几个知青看着手里的馒头,说不羡慕嫉妒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知青,他们被家里打发出来,别说钱粮。连安置费都叫家里给收了一部分,只带着衣裳铺盖和简单的干粮来。一群人加起来说不定都没有沈白露姐妹富裕。但沈白露这事情做得大气,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虽然人家说了就大方这一回,但比起没钱想着占便宜的,大家也更喜欢和有钱人打交道。倒没人跳出来说酸话,只说些场面话附和着。

沈白露开了个好头,大家一路上不再陌生,边走边聊,除了胡国红,另外五个知青,两个来自沪市的女孩子陈巧廖玉敏,一个来自苏省的女孩齐梦,一个来自京市的女孩刘珍珍,唯一的一个男知青郑向前来自津市,约莫是因为个子矮小的关系,郑向前很自卑,话不多,但是个眼里有活的男孩子,接了沈白露的馒头还想替她背东西,被沈白露拒绝了。

跟着木月出来的汉子们都是会说汉话的,云省的方言很好懂,只要他们不说少数民族语言,说慢些大家也能听懂。拿人手短,吃了人家的馒头,这些汉子们对于知青们的问题倒是有问必答。

但是越听,知青们的心里越没底,木家堡只有很少的水田,木家堡的地只能种土豆和红薯,因为种植其他东西会被山里的野物祸害,木家堡的主要来源是打猎后由政府出面和其他单位或者大队换粮食,穷,是真的穷,唯一的好处是木家堡不用交税。

天然的地理环境,是大山给知青们的第一个下马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