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3节(1 / 2)

<h1>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13节</h1>

当然,这话直接说不行,显得不太厚道,王连长眉眼弯弯,心里有了打算。若是熟悉他的人看见了,一定会叫白露赶紧跑。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一个病人

三个月前坐着东风车来,如今又坐着东风车走,不同的是,这回白露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感受天差地别。虽然同样颠簸,但少了那些要命的气味,竟然还有几分舒服的感觉。

骑了两天骡子,白露非常累,上车后调整椅背躺靠着,和司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太久没声音传来,小战士偏头一看,只见那姑娘靠坐着椅背闭上了,从他这个角度可以看见长长的睫毛和粉嫩的脸盘,头上扎着彝族姑娘们喜爱的五彩绳,煞是好看。只一眼,小战士就不敢再看,尽量把车子开得平稳。

省军区在离省城六十公里的地方,非常大,周围都是山林,他们是半夜到的,王连长领着白露去了招待所,嘱咐里面的服务员多给白露拎两壶热水,还有炊事班的小战士煮了面条送过来。用王连长的话来说,小姑娘还没成年呢,不管什么事,吃饱睡醒了再说。

睡着之前,白露还觉得王连长非常体贴,等一觉睡饱,听说了今天的行程,白露就收回了这句话,这特么的是个白切黑啊!

听听他说的这话:嘴巴讲不如实战演练,不如一边给老首长们按摩一边让来的中医们在警卫员和小战士做练习,一举两得。

单看这话倒是没错,可看看他列出来需要按摩的首长名单,上面没名字,打头的是张副司令,后头一长串从师长到副营长都有,这是来教技术的吗分明就是义诊吧!

王连长感受到白露的死亡凝视,本就心虚,脸皮再厚也有几分不好意思:“这不是咱们军区太大了嘛,沈知青你是不晓得,这几年虽说没有仗打了,但咱们的战士可从来没闲过,又是开渠又是建水库的,都泡在水里,一个个风湿可严重了,也不是让你全部看完,尽量,咱们尽量啊。”

白露知道王连长在卖惨,但他也没瞎说,云省特殊的自然气候注定了容易夏天涝其他时候旱。建国之后,国家在云省修建了不少水库和大渠,大部分都是有战士参与的。再加上泥石流救灾等情况,明明是一个干燥的省份,得风湿病的人却不少。

“那开始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制药厂那边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我,我也不能保证能看多少人。还有,教我肯定认真教,但能学多少,得看他们自己。”

这时候中医的处境不好,很多人都下放了,不管是地方医院还是部队,西医尤其看不上中医。不管是为了减少麻烦还是其他原因,很多中医出身的孩子,在入行前都转学了西医。整个部队医院都找了一遍,只来了两人,但学习按摩的小护士挺多,足有十三个。

首长们忙,自然不可能一个个等着,王连长亲自带着白露,先去找刘副司令。路上,白露问了两个医生的传承,男的叫李溪,今年29,李家世代都是中医,如今技术最好的一位是他隔了两房的堂爷爷,在一位大领导身边,因着这个原因,李家没有受到波及,在一群师兄妹都去学西医的情况下,他依旧在坚持中医,擅长外伤正骨。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问一句答一句但态度端正,并没有因为白露年纪就轻视她。

女的叫张素,27岁,听说是军医院院长收养的烈孤,后来发现这孩子更喜欢中医,就拜了院长一位老友为师,她师父擅长调理肺脏,她天赋佳,学的不错。老战士们打战的时候压力大,抽烟的尤其多,年纪大了后,肺部多多少少都需要调理。

张素比较健谈,一边走一边和白露讨教病例方子,两人就着她遇见的疑难杂症引经据典,从《皇帝内经》到《温病条例》,张素提了,白露就能接过去,李溪时不时的也会接几句,把周围的王连长和小战士们听得头大如斗。

瞧着这样的架势,王连长笑得越发憨厚了。

白露其实也挺意外的,她年纪小,还是野路子出身,师娘家里虽然几代行医,但在业界属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当然,白露真正学习医术是穿越后,她祖父是国手级别的,还有交易空间这个作弊器。但是张素和李溪不知道啊,在他们知晓的资料中,白露就是一个乡野出身的赤脚大夫。

作为出身名门的前辈,他们不是应该质疑她针对她打压她,叫她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吗这可不只是戏剧作品桥段,白露前世在中医圈子里也是吃过好几次这种瓜,甚至她本人也遇见过的。

其实白露不晓得,这样的人不是没有,领导们的风湿病年年犯,西医在这方面不擅长,哪怕是几十年后,采取的也是药物镇痛和手术。而如今,止痛药成了主流。

这些药虽然治标不治本还有副作用,但首长们都忙,哪里管得了这些。每年雨季之前,医院都要备不少止痛药。

今年来拿药的人骤然减少,医院这边觉得奇怪,询问之下,自然晓得了去痹丸。李溪张素及另外两位中医倒是晓得,但大家关系一般,这种事他们也不会乱说。

在白露提出要来传授针灸和按摩手法之后,王连长第一时间打电话把这件事和张达成汇报,张达成很上心。都说人老成精,医院的那点儿事情他门里清。要说他本人,他其实更信任中西,我们传承了那么多年的东西,救过无数人,怎么可能是封建迷信,但大环境就是这样,实属无奈。

其他事情他管不了,但这事儿是他一力主导的。在自己的地盘上,要是人家小姑娘抱着善心来传授独门秘技还被找茬羞辱,那不用木金凤拿着鞭子来找他麻烦,他自个儿都能挖个洞钻进去。

所以这选人一事是张副司令亲自盯着的,他连中医门诊那个有些本事却孤高子傲的专业选手都没要,选出了李溪和张素这么两个虽然是中医,却不是一个学科的人来,就是为了让沈白露放心。

至于沈白露的技术,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木金凤那人从不说大话,这点,张成达对她有迷之自信。

张素是个聪明人,在聊天信息中,便假装无意识的透露出这点。白露对省军区的领导,尤其是张成达好感度大增。

张副司令的大名如雷贯耳,多是他的能力和政绩,见到这人后,白露发现,这原来还是个帅老头子。别看他脸上长了皱纹,头发也大半花白,但身上的精气神却尤其好,特别是剑眉下的那一双利眼,好似能看透人心。

人长得严肃,态度却和蔼可亲,听说警卫员报告白露来了,还亲自出来迎接了几步,先是问一路上怎么样,睡得好不好,三句话不到,就开始问金凤奶奶的情况。得,这是沾了金凤奶奶的光呢,白露心中了然,还是大体说了一下金凤奶奶的情况。

“阿奶虽然有不少旧伤,但她身体底子不错,这些年一直坚持锻炼,虽然每年雨季旧伤复发,但其他老年人容易患的病痛却没有。眼下陈业华每天给她做针灸按摩,情况已经大好,只是身体里的两片弹片,我看过,确实不适合取出来,要多受些罪。”

“那弹片还是替我受的呢,当年要不是金凤阿姐把我扑倒,这世上哪还有什么张成达。”张副司令感叹一句,白露这才晓得这件事,她虽然阅历足够,但在这样的老人跟前,还是露出端倪。张成达便晓得,木金凤没有和小姑娘说过这事,也是,她那样洒脱的人,从来都不在意这些。

知道今天任务重,寒暄了几句,白露边上手给张成达诊脉。她诊断完,也没说结论,而是让李溪和张素来诊。他们二人虽然精通的是外科和肺脏调理,但中医在起步学习的时候,是不分这些的。

除了诊脉,两人还看了张成达的舌头,询问了近几日的感受。两人诊断完,跟白露说了自家的结论,白露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虽然有很多不尽之处,但总体上来说不错,眼里尽是满意之色。

“副司令四肢,尤其双下肢有周期性疼痛,尤其双下肢反复发作,多在受凉或者疲乏后引发。疼痛时关节痛胀有凉麻感,头晕苦干不出汗,脉浮紧。

你们说的这些都没错,是典型的中医痹症,但距离张副司令服用去痹丸已经有半月,效果比起木家堡几位病患严重许多,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急性风湿症造成的后遗症,如果我没猜错,张副司令的双下肢应该受过极寒侵蚀,短期内下肢冷麻不能站立,甚至出现瘫痪迹象。

当时应该是有比较厉害的医生给张副司令施针急救过,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情况不断反复,所以效果大打折扣,哪怕后期经过不少药物的调理,依旧外邪郁闭,阻滞经络,长期凝聚不解。”

说实话,张副司令如今还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白露都觉得这是个奇迹。

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好苗子被毁了

“我爬过雪山走过草地。”这不是什么秘密,张成达抽了一支烟,拿在手上没点燃,继续道:

“大雪一直断断续续的下,两只脚踩在雪里久了,疼都感觉不到喽,全靠着一股气在撑。有一天晚上我们的雪洞塌了,砸在我脚上,当时就没有知觉,我以为我活不成了,那会儿跟在我身边的战友里有个老中医,他一直给我们打气,哈着手给我扎针,还把藏了一路的秘药给我吃了,靠着这口气,才走出来。”

那会儿他还年轻,但老医生已经年近五十了,遭了这一场,身体便不太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也是在他去世后,张成达的腿脚每年都要住一回院,整个雨季都靠止疼药撑着。

《素问。痹病论》里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渣,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去痹丸是针对普通型的风湿病和老寒腿的,张成达这个情况有些不一样,虽然也能治疗,但效果达不到最好。白露打算给他另外配药,但药方这方面,她没打算捐献,所以没和李溪张素两人深聊,只聊了些新药的主疗方向和注意事项。

“这副药里有毒的药物有好几味,容易相冲的药也有几味。待会儿我会全部写下了,你们要注意张副司令平时的饮食。还有,张副司令能熬到如今身体还未出现急症,是因为他本身內俯里的病症少,但如今肺部已经有些轻症,这点张素的感受应该更深,这方面你是专家。我的建议是,最好还是把烟戒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