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知道这件事后,张换娣便一遍一遍的交待几个姐姐。她是家里“反骨”最重的那个人,她从来不觉得妈妈有哪里对不起这个家,反而是奶奶和爸爸,在她眼里是最大的恶人。妈妈辛苦这么多年供他们读书,不晓得受了奶奶和爸爸多少磋磨,可是她们命不好,国家取消高考了,还要上山下乡。他爸是北方人农村人,因为当兵才走出村子,那个村子穷得很,有知青安置点。她奶奶竟然在那边给大姐和二姐找了婆家,为了收高价彩礼,找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这是完全不想给姐姐们活路啊,如果不是因为一个人犯罪会牵连全家,她有时候都想和爸爸奶奶同归于尽了。死了她一个,妈妈和姐妹几个就能解脱。妈妈有工作有工资,姐姐们能干,没了那个男人,她们能活得更好。
离大姐二姐下乡的时间还有两个月,明年到三姐,后年四姐,她虽然才8岁,但她忘不了前些天奶奶听说有人初中毕业就去下乡后回来看她的眼神。心里说不定已经给她称斤掂两,算着能卖多少钱了。
所以听见妈妈说有这么一个机会后,她才这么高兴。这几天,她已经把沈知青打听清楚了,她是女人,也是知青,厉害到不仅能开厂卖东西给军区,还能被军区请来给首长们看病。她最崇拜这样的女人,也最想做这样的女人,可以保护软弱的母亲和姐妹。
白露几乎是在几人一进门,就注意到最小的那个孩子。那孩子的眼神复杂又热烈,绝望中的期盼、渴望、紧张。完全不像一个十岁以下的孩子,白露对她笑笑,她并不觉得心思复杂有什么不好。如她沈白露这样的家庭,如果心思不复杂,她们兄妹三人怕是早就成骨灰了。能单纯长大的孩子,要么是家庭幸福,要么就是没那么聪明。
“梅姐这几个孩子养得真好。”白露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孩子虽然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带着补丁。但几个孩子的头发洗的干干净净扎成辫子,指甲圆润不带黑泥,衣裳旧是旧,但洗的很干净,也没有大面积的污渍,补丁集中在膝盖和屁丨股,说明这些孩子很爱惜衣裳。进来之后眼睛没有乱看,认真和她问好。单是这些细节,就能看出家教很好。
普通孩子能做到这些就不容易了,更别提,张家那点事,整个军区大院都晓得。梅芳虽然只是威胁丈夫,并没有真的去举报他,但其实军区领导也是找他丈夫张成谈过话的,实在是那老太太又蠢又毒,磋磨孙女媳妇磋磨得整个军区大院都知道。
其实按照规定,她是不能留在军区的,军属随军只是配偶和孩子,但规定是死的,像军嫂生孩子坐月子和梅芳这种孩子多,母亲又有正式工作的,如果申请其他亲属来带孩子,军区也会酌情考虑同意。张成的个人能力很不错,但跟他同时期能力相当的,如今都比他高了一两级,张成一直以为是有人走了后门,不然他为什么竞争不过别人,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是他自己思想出了问题,一个军人,违反主席同志“男女平等”的思想,尤其是他的母亲,在家属区动辄撒泼打滚脏话连篇,搞得家属区乌烟瘴气,要不是他确实有功劳,军区都考虑过退伍事项了。
几个孩子打完招呼,白露便进入正题,她的检测很简单,给了一人一本书,让她们看二十分钟,看看能背下来多少。令白露惊讶的是,梅家这几个孩子,竟然都是聪明的,三页书的方歌,看了二十分钟,竟然都能背出一半来。最令人惊奇的是最小的那个,竟然能背个七七八八。
“现在我们来看药材,我这里有五十味药材,我会逐一介绍它的药材名称,药性作用,相生相克,我只说一遍,最后看你们能记住多少。”白露从药箱里拿出几包药,到了她这个程度,药材上手一闻就晓得是什么。这一次,老大和老三只认出不足十种,有些地方还说错了,老二和老四认出了二十多种,老五在最后,姐姐们说完,她便拿起药材开始辨认。意外的是,这孩子竟然没有拿姐姐们已经认出来的那一堆,而是从另外一堆姐姐们认不出来的药材里拿
“柴胡,性微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慎用。半夏,味辛,性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注1)
前二十种,无一错漏,二十种开始,偶有遗漏失误,最后足足背出了38种。
要知道,白露只教了一遍,而且速度还很快。
“孩子,你过来看看这个。”
白露顾不得其他几人,拿出一个近期制作的小木人,上面写满了穴位注解,一个穴位一个穴位的教。
“你在我身上找一找这些穴位。”
那孩子也是胆大的,白露说完,就在白露身上上手,只一遍,她记住了人体身上的半数穴位,虽然有些地方找的不准,但白露也只是粗略的教了一遍。
白露又让她找脉搏,让她数跳动和看白露的脉动与梅芳有什么区别,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好苗子,和她一样,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
“你有什么理想吗?就是以后长大了想做什么?不用害怕,按照你的想法说,哪怕是天马行空也可以。”
“我也不知道以后我能做什么,但我想做一个像你这样厉害的人,这样就可以保护姐姐和妈妈。还可以帮助其他被奶奶和爸爸欺负的女孩子。”张换娣不想欺骗白露,按照她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孩子很小,眼里的光芒却很盛。
白露会心一笑,跟梅芳说:“梅姐,这个孩子,我想带走。她天赋很好,留在这里可惜了。”一边说,余光扫了一遍其他四个孩子。
“真的吗?沈知青,你真的愿意教换娣?我没意见,明儿就让孩子跟您走,换娣,快,跪下来,给你师父磕头,以后你要听你师父的话,将来长大了,爸妈不用你管,好好孝顺你师父。”梅芳也没想着五个孩子都能入了白露的眼,虽然她最想让白露收下的是面临着下乡的老大和老二,但这烂泥一样的家里,能走一个算一个。
张换娣听母亲这么说,咚的的一下子跪下去,“蹦蹦蹦”就是三个响头,听得白露都替孩子疼。
“赶紧起来,那么用力干什么,磕起脑震荡看你哭不哭。”这才决定收徒弟,白露立马就心疼上了。
张换娣一遍流泪一边笑,跟白露说谢谢,眼里却还藏着其他心事。
“既然决定收你,我就是你师父,我这个人直来直去惯了,跟我,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能玩心眼,这是师傅教你的第一点。”
“师父,我大姐二姐要下乡了,我奶奶想把她们卖了换彩礼,你能不能跟你们那边的大队长说说,让她们去你那边。你放心,去了那边她们肯定不会麻烦你,其他知青干什么她们就干什么,她们很能干的。”
“换娣,闭嘴。”
“换娣,姐姐们不用不管。”
“沈知青你别生气,我妹妹瞎说的,我们不用她管。”
换娣话没说完,三道声音就响起,威严最重的老大张招娣直接过来捂住妹妹的嘴,跟沈白露道歉。
刚刚的考验中,她们都知道了和换娣的差距,自己不聪明怪不得别人,妹妹记挂着她们,她们很感动,但人不能得寸进尺,妹妹还没有正式拜师呢,就跟师父提要求,要是沈知青不要她了,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白露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久久没有说话。
她想到了她和白晨白霜,也想到了那些为了一点财产,甚至为了两个馒头都能大打出手的兄妹姐妹。
梅芳确是很软弱,明明出身比丈夫好,工资也高,却被婆家逼得一胎接着一胎生坏了身子。但她能坚持住让几个孩子念书,几个孩子在这样的奶奶和爸爸的影响下,也没有长歪。她们团结友爱,在听说妹妹被收徒的时候,有失落有羡慕,但眼里更多的是开心和激动,在妹妹为她们说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也是妹妹。
这样的孩子,不管在哪个时代都非常难得。也许她们有其他的缺点,也许她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其他事情给改变性格,但她们都是好孩子。
白露看着几个孩子,说出了她的决定。
作者有话说:
注1:来自百度百科
感谢大家支持,小天使们点点收藏
第33章 带回一串儿
“我当初到木家堡的时候,走路走了四天四夜......”
白露把木家堡的情况半点没有隐瞒的说出来:“那边的村民虽然很好,但的确辛苦又危险,在其他大队的知青,一两个月还能去逛一逛供销社,到了木家堡,你可能一两年都去不了一回,这样你们还要去吗”
木家堡人少,因为战争造成断层,中年人在木家堡屈指可数,现在木家堡的本地村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占一半,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他小部分是近几年出生的孩子。寨子里一大半房子空着,如果靠自然繁衍,少说也得一两代人,在给白晨开证明的时候,白露曾经和木月谈过要不要接收其他知青这个问题。白露对制药厂有规划,在改革开放到来之前,制药厂规模不会太大,但木家堡变成药材基地这件事一定得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
单靠木家堡眼前的劳动力显然是不够的,制药厂如今跟军区签了合同,收益稳定。且现在姚县范围内也有一些大队在和木家堡商谈换药的事情,这些药不仅仅是去痹丸,还有其他的常用药和白露每个月上大队问诊一次。现在没谈拢是因为其他大队希望以药换药,木月却希望她们拿出一半粮食。谈拢是迟早的事情,制药厂稳定了,增加劳力并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木月有两个顾虑,一个是身体强壮的知青不愿意来,分配过来的都是瘦弱的,干不了活,还要寨子里的人照顾她们,这样的来了也是白来。但另一个顾虑才是主要原因。据木月所说,前几年,木家堡来过一个男知青,虽然瘦,但是个子高长得好看,还会吹口琴。当时寨子里不少小姑娘都看上了。
本来嘛这也没什么,木年虽然不喜欢外来人,但也不会阻拦寨子里其他女孩子招赘,事情就出在这个男的他是个花心软饭男,同时勾搭了村里七个姑娘,跟这些姑娘说得天花乱坠,骗取同情心让这些姑娘给了他不少东西。而且这男人还不蠢,他一不要这些姑娘帮他干活,只要东西。二呢,跟姑娘们说他家庭成分不好,可能随时要去农场,怕关系公开了连累到木家堡,让姑娘们再等等。
就这样,一骗就是大半年,后来纸包不住火,同一个寨子里长大的姐妹竟然因为一个男人打架闹得不可开交。木月出面询问,几个姑娘互相对峙,才发现这人就用一样的手段吊着大家。如果只是一个人,可能还要怀疑是不是有姑娘单恋撒谎,但这么多人,最后几个姑娘气得把这个男知青狠揍了一顿。木月亲自压着人把知青办要求他们把人带走,否则木家堡不会再安置任何一个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