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4节(1 / 2)

<h1>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4节</h1>

白露也没想到郁馨能这样豁出去,她这一招先发制人,虽然在舆论上把赵宝根一家牵扯进来,但是以后在姚县这个地方,她会过得很艰难。白露并不觉得是她的错,郁馨完完全全是个受害者,可架不住生活里就是有很多嘴巴闲着不说人闲话会死的长舌人,添油加醋的拿着谣言当事实。

赵宝根一家人丢了个大脸,被爹妈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男怎么受得了这种事,当场就跟簸箕大队的几个小伙子吵起来动了手。但这是人家的地盘,父子两人哪里打得赢人家,被揍了个鼻青脸肿不说,等村干部拉开讲道理的时候,人家摆出来是他先动的手,说理都没法说,只得气冲冲的走了。

那边李三妹听说男人儿子被打了一顿丢下她走了,也顾不得嚎了,连忙追着上去,叫人一顿好笑。

这群闹事的人走了之后,村里有些家里媳妇几年没开怀的婆婆倒是有了想法,悄悄把自家媳妇带过来让白露看看。白露也不生气,在这个年代的主流思想就是这样,这种思想要几十年的发展才能满满扭转过来,她一个人对抗不了所有人,只能尽自己所能让大家过得好一点。这一回看病,她特意没有避着其他人单独来,只把男人们喊出去了,十几个女人就在院子里排队聊天听白露说话。

“阿婆,你这儿媳妇上一胎月子是不是没做好?她这体质原先可是非常好的,第一胎应该生的挺早的吧,偏偏月子没坐好给耽误了,我开几幅药,先吃着吧,以后小日子来了好好养着,可千万别干重活别下水。”

“大姐,你这身体寒得有些严重啊,冬天是不是经常用凉水,咱们山里人家啥都缺就不缺柴火,天太冷烧点热水用。”

“你这身体没问题,我看了这么多人都没见比你身体还好的,结婚才一年呢急什么,实在着急把你男人喊过来我看看。”

白露一连看了几个,她们的婆婆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其他人的闲话,第一个月子三天喊去插秧,第二个全家大大小小十八口人衣裳全叫她洗,寒冬腊月的天天早上天一亮就去河里泡着洗衣裳,洗完还得赶着去上工。

第三个,白露话一出,周围的人看她婆婆眼神都不对了。这才刚刚出了赵宝根一家的事情呢。

但就是因为白露说得准,不管是前几天看的病人还是刚刚这几个,人家摸摸脉就知道你这几年干了啥,算命似的,她们对白露的话深信不疑。这打破了她们长久以来的认知,有了新的想法:两口子没娃,可能男人也有毛病!

随着这些八卦传递出去,白露的言论肯定会引起一波男人和被洗脑得根深蒂固的妇女反击,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十个人里,只要有三个人信了,一旦她们晚辈邻居遇见这样的事,她们必然会劝说,到时候就能改变几个人的命运。

这就是科普的意义,科普,是为了让人摒弃错误的观念,避免不必要的悲剧。

当了三天妇女科普老师后,张梅领着的队伍终于到了簸箕大队,而县公安局,几个公安们在拿到检查结果之后,骑着自行车出发抓人。

作者有话说:

第73章 柳河大队的队长来自首

第一锅秋梨膏是白露亲手熬的。

白霜做事认真,白露写的三张药方,她都做成了一个个的小药包,只要把这个药包和梨汁一起煮就行。不用长途跋涉运出去,李能便带着村民们先采摘熟透的秋梨,这些梨红彤彤黄橙橙,皮薄汁多,削皮擦成丝后把梨汁挤出来,梨汁用大火烧开之后再用文火来熬制五六个小时,白露一边熬一边跟站在周围观看的知青们讲注意事项,知青们如今出门都习惯了带笔记本,白露在锅边讲,他们便在后面记。

太阳西斜的时候,第一锅秋梨膏终于熬制好了,站在锅边上都能问道属于梨子和药材的味道。白露张梅削了些竹片,那竹片挑起一小勺膏体来放进大家喝水的缸子里,给你大家尝味道。

“都尝尝看,秋梨膏能生津止咳、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味道还是甜的,老人小孩都爱喝。你们好好干,把这活做好了,以后每年就是你们过来。大家长时间在火边上炮制药材,吸入的烟尘多,到时候厂里出钱买一批,一人发两瓶给你们当福利。”

“厂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对,好好干,咱们这秋梨膏味道这样好,一定受欢迎。”

知青们兴高采烈,这秋梨膏工序复杂,耗费的原材料多,价格定然不低,也只有厂长才这么大方。最重要的是,她们当中三分之二的人都不是木家堡制药厂原来的人,而是参加招考后留下来洗药材,这些天表现好被白霜选过来的。比起制药厂的正式员工,大家心里总是又一层担忧,如今有了厂长这话,谁也不敢马虎大意放过这个机会。

熬制完第一锅过后,白露便在旁边指导,看着知青们把所有大锅都给烧上。秋梨膏这东西不难,来的又是聪明人,哪怕是第一次熬制,也全部成功了。

簸箕大队漫山遍野都是梨,现在没有冷库保鲜,制药厂必须在采收季节把所有的梨都熬制出来,工作量非常大。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要轮换睡觉,保证灶台上24小时不停火。

“张梅,你带着第一小队,就负责熬制秋梨膏,记住,一定要用文火慢熬,你们可以自己决定休息换班时间,但锅边上一定要24小时有人盯着,这要是糊了一锅,咱们损失可就大了。还有卫生问题,防虫粉每天要撒两次,洗手水要经常换,这些事情你多注意。”

白露把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负责人,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李能的儿子和会计在这边跟张梅轮流记录生产数据,至于采收梨子那边,则由大队长李能和大队干部们负责。

“你放心,我亲自盯着,保证完成任务。”这是张梅第一次单独负责一个项目,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她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把事情做得亮眼。

“吴珊珊,你和李主任、李嫂子两人一组,负责统筹洗梨组、削皮组、擦丝组三个组的工作,主任,我们走了之后这些工人的工分可千万不能变啊,只要他们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咱们该奖励的都要奖励。”

“这你放心,都是自家大队的人,我们哪里会亏待他们。”李主任也是个爽朗的妇人,她是簸箕大队的妇女主任,因为来洗梨削皮的多是女孩子老人,这件事她协调最方便,李嫂子则是李能的媳妇,这也算白露照顾自己人。毕竟簸箕大队跟她合作的是李能,如果秋梨膏的销售情况能达到白露所想的一膏难求的话,她定然会和簸箕大队这边协调扩大梨树的种植面积,李能在这个位子上坐的稳对白露才是有利的。要是换了其他人,谁晓得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吴珊珊是柳河大队过去木家堡落户的知青,虽然没有考上教师,但是她本人踏实勤快。制药厂这些活只要够细心,都是可以勤能补拙的,这几个月她表现特别好,白霜便让她跟着张梅过来,白露把她放到了跟协调人员上。

“文星,阿姨什么时候能过来?”木家堡这边来的知青们听不懂彝话,村民们大部分不会说汉话,翻译一下子紧缺起来。白露想起杜文星的母亲,今年才四十多岁,她是大学生又会彝话,跟杜文星商量后便把她和杜文星的丈夫都叫过来这边帮忙。

“明天就能到了,你放心,我妈以前跟着我爸去治病,还开过扫盲班,咱们这几大大队的人都认识她,有她过来帮忙,准出不了事。”杜文星对自己的母亲还是放心的。

第二天白露就见到了杜文星的母亲王婉嬅,多年的山区生活让她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妇人,但身上那股读书人的气质还在。

“文星劳您多费心,这边要帮忙的事情我都知道,您放心,必不负所托。”当初提出让杜文星跟白露学习这个想法的人就是王婉嬅,她本意是想带着拜师礼上门的,但杜嘉几个非说怕人家当场拒绝了没面子,由他们先说一次,如果被拒绝王婉嬅再去求一次。白露爽快,直接就同意了,王婉嬅心里高兴,这次听说让她过来帮忙,立刻收拾东西就来了。

“那这边就由阿姨多费心了,都是些小姑娘小伙子,我也怕大家干活累了心里有气容易起矛盾,要是知青里有人不听您的劝,您就找张梅。”不管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团结,发生矛盾不可怕,只要有人及时处理便出不了差错。

白露把这边的事情都交待好了,这天一大早便带着杜文星母子三人出发前往永丰大队。

而县城这边,郁馨的事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木雄和云华把人带到了公安局门口便去找王晓霞,王晓霞看了信之后连忙带上知青办主任去公安局,那边正笔录还没做完。郁馨爆出来的事情让做笔录的公安眉头紧皱。

“你是说,当初你之所以会嫁给赵宝根,是因为他**了你?并且大队长还包庇了他?”

“对,我是在路上被赵宝根父子拖进树林的,他们对我进行了捆绑,赵宝根侮辱我之后逼着我嫁给他,我去找了大队长。但大队长说有人能证明是我主动拉着赵宝根的手进的树林子。第二天村里就有了我和赵宝根的谣言,那些人都说看见我去找赵宝根,还跟他拉手,我没有办法,受不住压力只能嫁给他。但事实就是当时赵宝根**了我。”

“那这次中毒又是怎么回事?”公安并不意外,事实上他们不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这十年来,在柳河大队及周围两个大队,爆出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也有知青来报公安,但最后结果都一样,知青没有人证,对方却有认证能证明是知青想用清白换回城的机会、敲诈村民,最后反悔。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些案子里有猫腻,但那边的宗族势力团结,取证非常的困难。他们盯了两年,一无所获。

“我不知道,但赵宝根一家觉得我不能生,他们早就想我死了。赵宝根和他母亲经常殴打我,辱骂我,每次打骂的时候他们都会不停的说:你怎么还不去死!他们甚至把绳子和老鼠药放到了我的房间里。”

郁馨这话可不是瞎说的,赵宝根一家真的这样做过。在公社医院事件之后,赵家内部出了分歧,赵宝根的爹赵冬生觉得医生说的有可能是真的,他确实对郁馨起了不好的心思,想着反正是自家的种,只要留了后就行。赵宝根和李三妹则觉得是郁馨买通了医生乱说,赵宝根房事正常,不可能生不了。

李三妹欺软怕硬,长时间被婆家磋磨,她心理本来就有点问题,在察觉到丈夫的心思之后,李三妹恨毒了郁馨,她觉得都是郁馨的错。在疯狂的逼郁馨喝药想“治好”她的同时,她也希望郁馨死掉,这样她可以给儿子再娶一个媳妇,既能给赵宝根生儿子,也不用担心丈夫有其他人。

她到底晓不晓得她灌进郁馨肚子里的那些药有毒,估计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