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6节(2 / 2)

因为他穿书了!

第78章 贡献方子

“我回来了,妹妹发烧没有?”

白露推开门,就看见两件小姑娘穿着她的短袖盖住了大半个身子,做在床上朝窗外看。纪青听见她的问话,伸手摸摸妹妹的头,才对白露摇摇头,虽然几分钟前才摸过。

“没有,阿姐我好了,不生病了。”纪红声音沙哑,软软的道。

“这是给你们买的衣服,我去给妹妹熬药,你们自己穿。”白露摸摸孩子额头,确实不烫了,但药还是要喝的。

“哇!真的是给我们的吗?”纪红抱起那套藏青色的衣裳,眼睛都红了,她长到六岁大,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衣裳。哪怕是爸爸活着那会儿,也只会给堂哥做新衣裳。她和姐姐只能捡他们不要的穿,又破又烂,有时候还露着屁股。

白露感受到小孩子的开心,温柔笑笑:“对,给红红的,咱们先穿上,等回来到木家堡,让泽兰姐姐给你做其他衣裳,她会做很漂亮的小裙子。”

姚县太小,没有单独的百货大楼,如成衣四大件这些是在供销社二楼单独设立了柜台。白露去看后,发现成衣只有成年人的中山装、列宁装,鞋子倒是买到了,最后还是一楼的小姑娘给她介绍了一家私下做衣裳的老裁缝,她那里有做好的样衣。

“孩子没烧吧?”这会儿招待所没有客人,汤小红过来找白露聊天,她是极会看人脸色的,并没有问孩子的来历。

“没有,精神还不错,要谢谢你帮她们洗澡,棉花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都没帮上忙,纪青可能干了,水提上去自己就搞定了。咱们这边没人种棉花,不过有人看见黑市上有。”

“你人脉广,认识送货的不?我要的多,一两百斤都能吃下,送到城外给一块钱跑腿费。”黑市一直都存在,但白露很少去那边,她现在县里多少算个名人,在有些人眼里可是大鱼,一进县城就有人盯着呢。所以她换粮食都是通过汤小红去附近的大队换,至于那些粮食是不是大队自己种的,并不重要。

“这事儿交给我了,粮食还要吗咱们几个大队可是刚刚收了新粮,冬腊月办喜事的人多,不少人家想卖分到的细粮呢。”汤小红就喜欢白露出手大方的样子。她确实认识黑市那边的人,不仅是她,招待所里所有的员工其实都在干这种类似于掮客的事。能住招待所的都是有钱的,黑市那边的老大经常会派小子跟她们透露手里有什么好东西,遇见了需要的客人,递个信人家就能送过来。她们得了介绍费不说,像白露这单生意给一块钱的跑腿费,但这种大生意黑市那边原本就是能送货的,这一块钱便是她的。

“要,木家堡的情况你也晓得,你让你亲戚帮我问问,他们有多少我这边都能交换。我放一百块钱在你这里,你让他们送到你亲戚那里去,等马帮出来了就去运。绿屏大队不是养鸭子吗?你问问他们会不会做咸鸭蛋,做得好我比鲜鸭蛋高两分收。”这种属于大队之间的交换就光明正大了,白露拿出两百块钱的定金交给汤小红,对方是有正式工作的,不用担心她昧了这钱。

“成,我下午交班了就去给你办。”白露就喜欢汤小红这爽利的性子,单独递了两块钱的辛苦费给她。她不是不知道这些交易汤小红在对方那里也能得到辛苦费,但是人家也是担着风险帮忙的,一两块钱能让对方尽心尽力,何乐而不为。

等白露熬好药端上来就发现,她那两件短袖和孩子原来换下来的衣裳被纪青洗得干干净净,晾在阳台上。

“我在国营饭店点了菜,咱们过去吃了饭刚好喝药。”她端着洋瓷缸冲两人招手。

很多年之后,纪青和纪红长大了,她们在城市里有了事业、房子、存款,但她们永远都记得在这样一个秋末冬初的日子,遇见了仙女一样善良的姐姐,她们第一次吃到了羊肉的滋味,那味道鲜美到一辈子也忘不了。

第二天早上,白露领着两个孩子去了供销社,又采购了一些糖食果饼,还去供应饭店打包了一大包馒头,这才牵着骡子去汤小红说的地点。

黑市过来的接头人是一对兄弟,二十来岁,穿着灰扑扑的褂子,属于丢进人堆里都找不出来那种。

“供销社的棉花1块三毛六一斤,但是长期没货,我们出其他人是两块一一斤,老大说小姐要的多,算是交个朋友,您给两块就成,这里一共有七十斤。”

“替我谢谢你们老大,后续如果还有,我还要一批。”白露掏出140块钱递过去,那两兄弟也勤快,接了钱就帮她把鞍架抬下来捆垛子。

“成,有消息了我们会给红姐送信,其他东西您还想要啥就跟红姐说,我们能弄的都给您弄过来。”兄弟两说完就走了,他们显然是认识白露的,但从头到尾没有叫破,这黑老大手下的人倒是不错。

“驮了这棉花,咱们两就得走路了。”白露把纪红背起来,对着纪青说。

“我不怕走路,姐,我来背小妹,你牵马就行。”纪青连忙伸手去接。

“走吧,这小不点算什么重量,我哪次出来都要背上百斤粮食回去呢。你自己省着点力气,你要是走不动咱们没办法了。”白露一早就想到要背孩子,托汤小红买了块旧裹背,她体力好,背着这孩子真没啥感觉。一边走一边跟孩子说木家堡的情况,至于孩子的家人,白露跟公安局和王晓霞都打了招呼,要是来找呢,就让人把诊疗费和伙食费给了到木家堡接人,要是不来找呢,白露就当没这事了。

纪青虽然年纪小,但走路比知青们快,三天后便回到了木家堡。

寨子里的人对白露捡人回来习以为常,比起住进云华院子里的两个女孩,他们对白露带回来的棉花更感兴趣。

“白医生有没有说怎么换?”冬天快来了,今年大家都挣了钱,谁不想做新衣裳呢。一斤棉花就能做一件成年人的棉衣,白露家里加上刚捡回来的两个孩子,留十斤绰绰有余,村里有十二个老人是挣不了工分也没有子女的,一人留下一斤,剩下的全部放到了会计部用工分来换。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优先,白医生说了,这是第一批,后面可能还有。”

“确实应该紧着老人孩子,咱们等等,前几年没有新棉衣也过来了,不差这一时半会儿。”木家堡整体气氛是快乐和谐的,大家失去了太多亲人后越发珍惜现在的生活,像木月这一代的孩子,几乎是家家疼爱长大,尊老爱幼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知青们融入了这个环境之后受到影响,在有好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是老人孩子。

因为这批棉花,泽兰一下子忙起来,白露后知后觉,有一件事早就该做,但是因为事情太多给忘记了,那就是给泽兰买两台缝纫机教徒弟。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打算写信问问人脉,能不能找到票。

“姐,那两个孩子你打算怎么安排?”

白霜夹了一筷子腊肉给白露,不经意的问道。她对姐姐捡两个孩子回来没有意见,听说两个孩子的身世之后,白霜也心疼。纪青十三岁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裳、没有吃过米饭,曾经别人办喜事给了她一颗喜糖,因为吃了这颗喜糖而没有拿回家给堂弟,被亲爹打了一巴掌,掉了一颗牙。

这两个孩子的经历让大部分人都心疼,白霜拿了布给泽兰让帮她孩子做衣裳,还分了不少吃的到两个孩子屋里。但看着两个孩子缠着白露“姐、姐”的叫,她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还有点恐慌。

“让她们跟着佩兰,平时就去学校和制药厂,看看适合学什么。”白露说完摸摸白霜的头:“瞎想什么呢,在姐姐心里,你和哥哥永远是最重要的。”

白露也发现,来木家堡的这一年,她确实太忙了。在寨子里的时间很少,白霜原本就是敏感的性子,在纺织厂和来下乡的路上,她因为身体原因,不断被人嫌弃。制药厂开起来之后白霜最高兴,因为她成为了“有用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尽量把事情做得最好。

“你不用向姐姐证明什么,因为在姐姐眼里,你永远都是最好的。姐姐把制药厂交给你,是希望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变得更开心一点。接下来这个月我要留在寨子里编书,每天都能去制药厂陪你。”

外面捡回来的小朋友虽然可爱,但自己家里的才是那个陪着她走过最黑暗路程的小天使啊。

“咳!咳!”

白晨忽然清清喉咙咳嗽了几声,表示对姐妹两个忽略他这么个大活人很不高兴,白露和白霜对视一眼,忽然大笑起来。

“哥哥吃醋了。”

“哥,砖窑厂那边怎么样了?”兄妹三人笑闹一阵,白露问起了正事。

“很好,说起砖窑厂,我跟你说,这回来这两个大队的小伙子人挑的真不错,干活踏实得很,虽然永丰大队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听领队的话,我们只要交待领队,他们领队就能管好他们。你走这个月咱们盖了两座窑,过几天就试火。”白露不在寨子里的时候,白晨和木月便代替了她的位置统领全局,每天都要到各处看看。

但因为木月闲不住,三天两头往山里跑,所以现在事情大部分是白晨在做。

“疗养院那边,教学楼宿舍楼一起盖,现在已经盖到第二层了,再有半个月就能封顶。疗养院和工厂的地基也搞好了,工人们很给力,现在就是砖头速度跟不上。”

都说人多力量大,木家堡不仅人多,人心还齐,白晨最近都挺高兴的。

“对了,那个秋梨膏,送药材去白石谷的马帮不是带回来了一批吗?我打算让温润和鞍子去咱们扩张的那几个厂里走一趟,这东西见效快,砖窑厂的工人们有的咳嗽喉咙痒,喝一碗第二天就好了,咱们得好好谈谈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