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44节(1 / 2)

<h1>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44节</h1>

工人们也只能这样想安慰自己了,同时也在心里发誓,下工了要好好看医书药书,早晚考到制药厂去。

三月底,今年下乡的知青到达姚县,这些知青当中,有些亲人或者同学的长辈在姚县,一早就写了信回去叮嘱,下乡来这边一定要到木家堡,所以这批知青里,起码有一半人是自己选择到姚县来的。等王晓霞说了今年县里对知青的安排后,这些人立马响应,其他人一看他们这架势,连忙询问这木家堡是什么地方。

消息灵通的原本怕人太多去不了,瞒了一路,如今听说所有人都可以去,念着相处几天的情分,就把消息分享给大家,最后等以柳河公社为首的几个盼着给村里光棍娶媳妇的大队派人来的时候,发现竟然没有一人愿意跟他们走。

“我们要去木家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利诱,这些知青们就着一句话,搞得这些大队干部心梗。以前可都是这些知青求着他们,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了!生气,,实在是生气,都怪木家堡!

但这是在县政府呢,双向选择也是当初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如今成了这样,他们不敢硬来,再生气也只得灰溜溜的回去,看得王晓霞好不解气。

活该!叫他们心思不正打知青的主意,姚县这么大的地方,就是叫这几颗老鼠屎给坏了名声。一个个的看上人家女知青长得好看识文断字想娶回去改善基因教孩子,又不好好对待人家搞拿捏那一套,简直恶心。

神清气爽的王晓霞领着知青们去木家堡。小三百人一来,木家堡的宿舍住满了一半。新来的人休息了两天后,全部被银花和鲁丽华拉去修路,美名其曰磨炼磨炼。

这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哪怕做了几个月的下乡心理磨炼,也是一个下马威啊。

“这修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个穿着军装,长得娇俏可人的小姑娘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边擦汗一边抱怨。

“听说等下雨了就不修了,去山上种药材。”这是姚县的高中生,他们来得早,如今带着新的知青干活。

“要我说种药材还不一定有修路舒服呢,要背药材上山,要挖坑种下去,还得背水去浇。”旁边一个小伙子也跟着聊起来,再一次纠正了沪市来的那小可爱用锄头的办法,这不会用巧劲,能不累吗。

“这么辛苦的吗?”小可爱名叫宁萱芷,听见老知青说这些话,眉头皱成老人家。

“其实还好了,你要是去了其他大队,下个月开始麦收,白天晚上都得割麦子。麦收之后梨地,大队的牛不够用,还得人去拉梨,最关键是工分不值钱东西不够吃,成天红薯稀饭,人都熬出病来。”

“那我还是好好学用锄头吧。”宁萱芷一听说吃不饱干夜活,脸都黑了。帮她纠正姿势的小伙子看了,有些怜惜开口道

“你这小身板确实干活淘气,要真想轻松些,去找老知青花钱买几本医书来看,陈医生他们开大课的时候好好去听。后面的考试要是考得好,就能去制药厂上班。而且我听说6月份和12月份有两次单独的考试,是由陈医生和梅医生主持的,咱们工人和那些小学生都能参加,听说是看大家有没有学医天赋,要是有,嘿嘿,最低也是疗养院上班,要是能被陈医生甚至白医生收做徒弟,那还用发愁前途?所以啊,好好干活,好好看书吧。”

听者有心,宁萱芷把这话听见去,谢过工友,当天晚上就拎着一瓶罐头找到了制药厂员工宿舍这边,十块钱不仅换来了两本手抄本的医书,还换来了一位老员工每天一小时的小灶教学。

这事儿恰好被木雄知道了,第二天说给了白露听。

“这样才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只要肯努力,收获总会比别人多一些。”不管是老知青们抄写医书售卖还是给人当老师,白露都乐见其成,他们几个人教不了那么多人,不想当底层劳力,自然要付出一些东西。

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祸害被祸害

云省是个奇特的季节,它的雨水大多集中到了雨季,冬春季节鲜少见到。都说春雨贵如油,谷雨过后,第一场小雨才姗姗来迟。

修了几个月路的工人们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正经工作:移植药材。

“口套戴上口套戴上,路上别叫它揪草,走快些今天多种点下去。”银花装满一个板车的苗,嘱咐赶骡子的村民,又招呼另一辆车。

“这路修得真急时,省了多少事呢。”旁边起苗的大婶说道。

“谁说不是呢,要是没这条路,那些小知青得一篮子一篮子背过去,不晓得要耽误多少功夫,如今只要在路口等着,这才半早上,咱们就空了一个棚。”

春雨难得,移植药材是件大事,整个木家堡男女老少都出动,制药厂、砖窑厂的员工们也集中到这边来干活。连在疗养院休养的身体的蔡文柏一行人也被感染,说什么也要参加,这会儿都在大棚里起苗呢。

寨子里干得热火朝天,山上也不逞多让。鲁丽华和几个种地的老把式分散来开,盯着知青们干活,遇上手脚不利索的亲自上手教。干得慢没关系,只要态度认真好好听话,总能学好。

“大家不要着急,一定要注意根部,这些苗子的培育都是花了大力气的,成活率最重要。”

“鲁主任放心吧,咱们还想要奖金呐。”活泼的小伙子大姑娘们笑着答应。早在上个月,鲁丽华把种植基地所有的员工都给召集起来,每人都领到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牌牌,就从他们修的那条路算,一人两米的距离,上下成直线栽种下去,这两米的距离里按照树木生长的情况每行种三至五株苗子。

种植药材的大多是种植基的员工,其他部门的负责帮他们运送药材过来,以后从苗子的成活率就能看出大家有没有上心好好照顾。如果是疾病或是虫灾等不抗力因素造成的减产,厂里不会追究责任。但如果是个别人照顾不精心造成和其他人产量差距过大,木家堡是有权辞退的。

干得好要奖,干不好要罚,白露一开始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

“你背不动就少背几棵,大家也不会说你。”钟平种完放在坑窝里的药苗,赶紧跑下来接宁萱芷的篮子。他就是那个提醒宁萱芷要好好读书的男青年。宁萱芷感激钟平的提醒,给他送了礼过去,钟平不好意思白吃她的,修路的时候干完自己当天的面积,便去帮她挖,一来二去的,两人成了好朋友。

宁萱芷本来就聪明,又有老员工开小灶,在上个月的考试里大放异彩拿了第一名,现在人在制药厂。听说陈业华教了她几回,梅云华也看好她,只要6月份考得好,有很大可能被收为徒弟。钟平真心为朋友高兴,遇见有人说她酸话的,还会当场帮她骂回去,种平长得高大,大部分人看着他这样也不敢来招惹。

今天所有人都来干活了,大棚里起苗的是老人和孩子,宁萱芷跟着同事们用篮子帮大家背苗上山,钟平找了她做搭档。他老家在小河村,以前寒暑假也要回村干活,比其他人干得快,种完了还能帮宁萱芷接一段,让她少背一段路。

“黑子哥装得不多,你本来就种得比别人快,我要是再装得少,那不是影响你吗。”宁萱芷拿出手帕擦擦汗,又吐槽起了钟平:“都说叫你跟我一起好好看书,你非不听,这以后几个月呢,都要背水来浇苗子,多辛苦啊。”

“别,我不是那块料子,比起看书,我宁愿照顾这些药材。把它们种活开花结果,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钟平没说假话,他确实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吃饭的时候吃饭。鲁丽华娘家和他爷爷家是邻居,对他很是照顾,这些天教了他不少心得,月中发工资,他把每个月的假期攒起来月底一起休息,还能回去看看爷爷奶奶,给他们带点东西。

“行吧,那你好好干,我去背药材了。这是我哥哥寄过来给我的,吃了特别有力气,你吃一颗。”宁萱芷也不敢钟平愿不愿意,往他手里塞了一颗花生糖。

宁萱芷在和钟平聊天的时候,陈业华梅云华两人也跟白露说起她。

“沪市来的小丫头,天赋很好,学得比我当初还快,我领着她去给云华看过,云华也觉得不错。”

“对对,很可爱的一个姐姐,探脉探得非常准,她自己也很努力。一开始找的是制药厂的姐姐当老师,现在听说找到了疗养院珊珊姐那边。”

“你们两可是第一次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都超过纪红了。6月份也没多久了考过试再说吧。”两个徒弟都来说好话,白露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业华和云华都是好孩子,他们不会出现嫉妒师兄妹这种事情,遇见好苗子更多的是惜才,但能说这么多好话,想来这个叫宁萱芷的小姑娘很讨人喜欢。

但收徒是大事,白露必须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观察对方的性格。她宁愿培养十个中庸但有医德的医生,也不愿意培养出来一个品性不好的。白爷爷有有一位西医好友曾经收过一个天赋极高的徒弟,上了最好的大学,去了外国留学,很长一段时间被,老爷子一缝聚会便要夸耀一番,但就在白露穿越回来的前几年,这人被枪决了。

警方破获了一起跨国拐卖案,受害者很多死于器官被贩卖,老爷子的这位得意门生就是主刀医生,判决出来后,看着那确凿的证据,老爷子直接气得中风了。

但如果品性好的话,白露也是想收的,收徒弟最累的是刚开始的时候,要给徒弟打基础,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过白露现在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医院和疗养院开起来后,白露这边不缺病人,木家堡对于姚县的乡亲们收费很便宜,但医院门口立了牌子,到这里求诊的病人必须接受白露的教学看诊。

白露如今每日抽半天时间出来带着徒弟们看诊,其他时间,业华和云华会带着杜文星他们给他们打基础。再收徒弟进来也是一样的,基础的东西,每日陈业华和云华给疗养院的老人们治疗的时候就能教,而能通过考试的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