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53节(1 / 2)

<h1>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53节</h1>

那种中医考试把自己扎瘫痪了又被十几个老中医抢救回来事情不只是段子。普通的针法和穴位还好多,但高深的针灸之术往往伴随着要穴,哪怕是聪明如陈业华,在第一次给病人下针前也是在自己身上练了数次,在白露的守护下才用到了病人身上。而拜师这么久,陈业华学到的针法也不过白露所会的十之一二。

很多针法适用的疑难杂症遇上的病患太少,练习不够,陈业华只能在假人上练习。

师徒两人正说着话,就见陈业华红着眼睛匆匆忙忙跑进来。

“师父,您跟我去看看阿爷吧,他可能熬不了多久了。”

“怎么回事?两个月前我过去检查不是还挺好的吗”

白露惊得顾不上阮惜彤了,寨子里这两年不是没有老人家过世,但白露和那些老人家大多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并不算太亲近。木康阿爷不同,白露刚来的时候从木康阿爷那里搬了不少东西过来,也算有一份传承之情。

最开始的时候,白露会定期去给寨子里的老人家检查身体,但后来医院疗养院开起来,疑难杂症病人增多,而陈业华技术也越来越好。所以现在寨子里的老人们日常护理诊疗都是业华和云华在做,他们病痛加重了,两个徒弟才会请白露过去诊疗。

“上月病了一场,虽然只是小感冒,但阿爷年纪大了,基础病痛多,吃药都吃了一个多月。最近他清醒的时间忽然比之前多了很多,前天晚上,他又清醒过来,拉着我的手,要我好好跟你学,好好待阿芳,早点生个娃。最后,最后他说他感觉到他时间差不多了。”

陈业华说着说着忽然呜咽起来:“我请云华给他把脉,情况跟之前差不多,我原本想请您去看看的,但昨天是十五,老爷子知道是您出诊的时间,他说来看病的都是远处的乡亲,他们不容易,不能影响你。等晚上又您又做手术到凌晨,我就没叫您。”

“那还等什么,现在去呀,你呀你,你叫我说什么好。我就算再累,给老爷子看个病还能累死不成!”

白露给了徒弟一个脑瓜子,收拾药箱的时候从空间里偷渡了一瓶药出来。背着药箱跟徒弟赶过去。

白露来到木家堡的时候,木康阿爷情况很差,他年纪大了,身体各个器官出现衰竭,偏偏还有暗伤,又得了老年痴呆还算晚期,哪怕后来白露和陈业华用了不少好药去调养,但也只能把他的身体维持在那个状态。

每年换季的小病小痛都会加速消耗他的身体,梅云华跟着白露的时间不长,只能看出老人家也没有病症,但白露却能诊断出,老人家的身体,确实是强弩之末了。

医生治病救人,但救不了自然规律的生老病人,木康年近九十高寿,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确实没有多少时候了。

“从现在起,你和阿芳什么都不用做了,好好陪着木康阿爷。”

“师父,真的,真的没办法,了吗?”陈业华难受得蹲在地上,浓重的悲伤让说话喘不上气来。

白露也难过,她蹲下来伸出手,像给小孩子拍背那样给这个比她这具身体年纪还要大的徒弟拍背顺气。

“业华,你是医生,要明白,医生不是万能的。”

“傻孩子,哭什么。”

旁边传来一声微弱的叹息,白露和陈业华回头,原来木康阿爷又从迷糊的状态里清醒过来。

他朝陈业华招招手。

“阿爷没想到,到最后还能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孙子,我木康没断了后,这辈子啊,值了!以后阿爷走了,你要好好听你师父的话。白医生啊,我走了以后,这小子就劳烦你费心了。”

白露朝老人家露出一个笑容,眼里尽是苦涩:“您老放心。”

这一天,不仅白露和陈业华木芳在这里,得知消息的木年穿戴整齐,带着一群老人家也到了木康的小院子里来。白霜和紫菀把制药厂的事情推给了其他人,在厨房给老人家们做饭。

木康阿爷清醒过来之后便没有再糊涂,他根木年回忆着以前的事,说那些先去了的人,说寨子里的改变。晚上还就着烤鸡吃了一碗米饭,喝了黄酒。

夜里十点多的时候,木康阿爷闭上了眼睛。

“阿爷!”

看着那只垂下去的手,陈业华哭得撕心裂肺,在场的人,连木年都红了眼睛。

作者有话说:

水牛真的非常危险,小时候年年有摔下悬崖的水牛肉卖,有时候是我们村,有时候是其他村。

我四年级的时候去放牛,牛打架差点被踏死了,吓得哇哇大哭,关键另一头牛是我同学放的,我们两个只能一起哭,还是同村在山地里干活的大爹们听见我们喊来帮忙拉开,我妈吓得要命,怕我被吓掉魂,每天带我去挑架的地方喊魂喊了一个多星期,再也不敢喊我放牛了。但是我家在山区,最远的地要爬一个多小时的山,他们非常非常忙,那头老牛后面几年只能关在圈里,犁地的时候才拉出来放几天,也挺可怜的。

我隔壁有个邻居就是拉牛架的时候屁股被捅了一个洞。

至于为什么这么危险大家还要养水牛,因为山地到了现在机器也用不了啊,黄牛力气小都犁不动,只能靠水牛。

我还算好点,我有几个同学初中假期就要学犁地,真的太辛苦了。

第108章 决定离开

老爷子没了,陈业华痛哭了一场。

“华娃子莫哭了,康叔今年89,这是喜丧,不兴哭的,要笑。康叔年轻时候最爱俏最嘚瑟,他肯定不想别人看到他现在的样子,先抱进去收拾吧。”

木年鲜少说这么多话,陈业华被劝住,站起来对着木年鞠了个躬,弯腰把木康阿爷抱进房间。

他亲自给木康阿爷擦洗身子,剃了头发和胡须,换上干净的衣裳,又领着木芳去挨家挨户磕头。

“这孩子是个仁义的,老爷子这一遭也值了。”跟着木年过来帮忙的薛老爷子感叹一声。

以前因为儿女婚事对木家堡有芥蒂,但来这里住久了才发现这里的好。后辈们淳朴,他们身体还不错,自己做饭吃,三天两头就有小伙子大姑娘给他们送野味和菜来。

后来两人闲不住,去学校那边帮着照顾孩子。两人做了一辈子生意,是算账的好手,便教孩子们打算盘,生活充实起来,也不像原来那样,想孙子想得一夜夜失眠。

老爷子这边的饭菜好吃,木月经常拉着白露来蹭饭,也会带些别的朋友来。渐渐的,老两口跟大家熟起来,木康阿爷清醒的时候他们也来看过,有了交情才来帮忙。

但薛老爷子没想到,让他更震惊的还在后头。

云省姚县这边没有儿子摔盆的说法,当地的规矩是这样的:家里有人过世,去世之人的直系亲属必须一家一家去亲戚朋友门口磕头报丧,人家才会来吊唁。一般会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跟去叫们,服丧者不能进去,出来的不论老幼,哪怕是个刚刚会爬的孩子,服丧者也得磕头下去。

在发丧前,也必须有服丧亲属跪在棺木旁,来吊唁的人给去世之人磕头上香,亲属便要还礼给对方磕头。因为全天都有人来上香吊唁,香火十分熏眼睛,所以一般是子女和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夫妻轮流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