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0节(1 / 2)

<h1>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0节</h1>

“对呀,好像签长签短,咱们也没什么损失。嗨,我这真是猪脑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

“你这哪是想不明白,你是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情,怕白医生坑你呢!”

鲁国荣翻了一个白眼。

“这话可不敢乱说,我没这么想。”李能被鲁国荣这张嘴吓得够呛。

但不止他觉得这饼太大,听见消息的黄文明都坐不住了,抽空跑了一趟木家堡。

第117章 高速发展

“白露,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你这样做,制药厂的财务支撑得住吗?你别看这些大队长好说话,可如果后续钱拿不到或者需要拖欠,他们可是会翻脸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制药厂出现波动,这些工人怎么办?”

黄文明一直都知道白露是一个心里有百姓的仁医,但一个企业,想要兼济天下的前提是自身能发展下去。木家堡制药厂的药本就便宜,白露如今再搞这个分红,一个大队一年就要分几千块,周围几个县加起来上百个大队,一年是多少钱,真的不会让制药厂变成倒欠户吗?

上千个员工在这里,真有变动,整个姚县都要出现波动。

“这个你放心,明年的订单增加了很多,厂里会继续扩招,只要咱们药卖得多,这点分红影响不大。”

白露给黄文明倒了一杯茶,跟他说起了木家堡接下来几年的规划。

把姚县变成药材基地,并且是签了合同不能随意毁约的药材基地,这一步早晚都要跨出去。云省这个地界看着偏远,但想来发展的人企业其实挺多,卷烟厂想发展烟叶,还有化肥厂,再往后改革开放了还会有各种化工厂。偏偏这些厂对环境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而白露想要保持住姚县和周围几个县甚至更多地方的生态,那就必须在改革开放前把制药厂做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企业,这样在政府便会拒绝外资入驻。只有制药厂给百姓们的利益要足够多,百姓们才能心甘情愿的同制药厂一起发展。

这个合同白露早有计划,但她最开始,是计划在恢复高考前后这段时间来签的,只是最近王连长来了一趟,给白露带来一个消息,军方有意扩大木家堡制药厂药品的订购量。不仅仅是海军,陆军的几大军区在听说海边前线上的事情后,都对木家堡的药品产生了兴趣。

这些年西医西药盛行,在建国前,我国在医药这一块儿数次被外国扼住咽喉,直到自己生产出青霉素等药物情况才缓解下来。国内的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很多,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普通大众之间,最常用到的药是头痛粉,也就是阿咖酚散、土霉素、安乃近、克感敏等,这些药在针对大多数病症有用,但副作用也很大,每年都有很多吃药吃出问题的事情来。

这些药在军营里占的比重也不小,比起外界的纷杂,军人们就比较直,管他西药中药,什么好用用什么。他们每年都会进购大量的青霉素,但同样不影响战士们人均一瓶云南白药。

两年时间,足够战士们验证出木家堡出品的药质量如何,如今除了去痹丸、止血药、虎杖液等特殊药品以外,基础的祛风丸、风热感冒散、风寒感冒散、肠炎安等基础用药也广受欢迎,这些药品取代了西药成为战士们常备用药。而除了这些药物,木家堡生产的驱虫药、驱蚊水也成了军中采购量巨大的常备品,实在是有些军营在的地方条件太艰苦了,又是蚂蟥毒虫又是巨型蚊子。

军区对这个情况目前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们和其他大队不同,但凡军区来了新的单子,那数额都是巨大的。白露给各大队的分红看着多,但是,想要拿得多,代表他们卖出来的药材更多,而在有订单的情况下,这点分红完全影响不到木家堡。

“你这边有数就行,我进来也不止这事儿,水电站那边,明年能竣工了,木家堡通电的名额已经确定下来,你们这边要做好准备。你不是想装电话吗,这些东西都要提前申请的,材料尽早准备,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王晓霞。”

黄文明现在跟白露熟得不行,具体熟到这人回京城会给白露带特产,去年还带了两台收音机来。再具体到,如今他说着话,可收却没闲着,在翻白露的茶盒呢。

“这可真是太好了。”白露真是受够了没有电的日子,至于准备,木家堡在去年就准备好了,大船回来之后,白露又让人去把那条小路拓宽,如今别说抬电杆,去那边跑马都不成问题。

看着黄文明动作自然的从茶盒里找到茶,又极其自然的拿出来,白露忍不住吐槽:“你这哪是担心制药厂,我看你就是为了我这茶来的,都说会给你留,还能少了你不成。”

“嘿嘿,我也就这点爱好了,自己拿比较放心,下个月征兵工作要开始了,老卫到时候要进来一趟,他一来,怕是毛都不剩了。”

白露这茶是峡谷里的一棵百年老茶,自从黄文明喝过一次后,年年惦记,后来卫部长知道后,也惦记上。因为这,每年清明节前,两人都要带个口信进来,提醒白露别忘了采茶。

三个月的时间,目前和木家堡有合作的大队基本都来签了合同,超过三分之一的村子签了50年,其他有签40年和30年的,20年的反而最少,值得一提的是,柳河公社赵家的几个大队也签了。

白露做到了一视同仁,在第二天春季,便把这两年收集到的种子分发给各大队,并且派出了木家堡的职工去指导大家种植。木家堡也在同年完成了扩招,制药厂的名声传出去后,姚县从令新知青害怕的山卡卡变成了大家都想来的天堂。

今年知青办那边和县政府、木家堡协调,总共放了两千知青过来,全部被木家堡吸收。虽然因为人数增多,刚来的时候宿舍都还没完全盖好,大家不得不挤大通铺,但伙食待遇和工资是实打实的,除了外地人外,白露也招收了一批本地工人,不拘应届毕业生,只要识字,能学会药材方面的知识就行。

这些员工看着很多,但除了军区增加了订购数量之外,云省的各县都陆陆续续有人来找木家堡合作,药材的销量越来越好。幸亏木家堡小河村几个大队药材种植得早,如今一年收获比一年大,否则,木家堡真要担心原材料问题。

除了植物药外,动物药这边的惊喜也很多。

踏雪和大白这对父子,有时候真的让白露怀疑是不是成精了。白露会在每年春季动物们因为**权争斗最激烈的时候进山捡尸,而踏雪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立马就放到心上,几天之后,白露正在医院查房,便听见木家堡后山传来虎啸。直把当时看风湿病的老太太吓得尖叫起来。

寨子里不明情况的纷纷拿着武器要出门,但木月几人已经听出来,这声音是踏雪那家伙,木月和银花带着狩猎队的成员安抚众人,而白露则沿着声音迅速找到踏雪,那家伙见到他的时候,正拖着一只死去的豹子,跟她邀功呢。

孩子懂事了,知道来送礼了,白露能怎么办,当然是开心的收下然后犒劳它啊。

这个时候踏雪几只小的早已结束了学习,是能独立生存的老虎了。大白和幸运虽然没有赶他们走,但兄弟姐妹几个在峡谷里也待不住,成天的瞎跑开拓地盘。

木家堡这边,白露和木月提过的改造计划早在去年就完成,白露和银花也搬了家,如今他们住在西门这边,工人们不会往这里来,狩猎队的成员们都和踏雪打过照面,并不担心踏雪袭击他们。

白露便默认了踏雪可以自己到后山来,从那以后,木家堡后山便成了踏雪的地盘,时不时就会给白露带点礼物过来。白露和踏雪沟通了许多遍,踏雪终于知道,白露不是要整只的猎物,它只要把吃完的猎物给白露,白露就很高兴了。

于是在这之后,踏雪的用餐地点便换成了木家堡,它会把打到的猎物拖到这里来解决,再把骨头皮毛留给白露。

后来村里退休的老猎人见老虎吃剩下的东西不好处理,便在踏雪吃东西前,让白露拦了拦,老猎人拿着小刀表演了个庖丁解牛。踏雪能吃到干净的肉块,木家堡也能得到完整的皮毛骨头。

想要可持续发展,除了这些外,白露也做了其他努力。

这几年木家堡养殖场高速发展,规模化的养殖让木家堡实现了肉类多样化。狩猎队上山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今多以打鱼和巡逻训练,培养后代为主,少有的狩猎次数从获取食物变成了对后代的磨炼。

就像大白训练踏雪那样,木家堡的上一代长辈们,也要把他们会的功夫和经验教给下一辈,不管他们以后能不能用上,但是不能不会。

如此一来,虽然多了踏雪一家狩猎,但少了狼群和人类,林子里其他动物的繁衍反而比之前更顺利,动物的密度有增无减。

峡谷里的黑玉草因为有人照顾,长势喜人,白露空间里已经储存了一大批种子,木月他们只知道白露藏起来了,但具体藏在哪里并没有询问,这些是为了以后做准备的。只有把姚县打造成一个标杆,让其他人看到种植药材的可行性,以后白露的计划才能走得通、走得顺。

这一年的腊月注定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很多年后,大队长们垂垂老矣,都依然记得今天,他们等在木家堡,坐在会议室里,看着主席台上一箱箱的钱两眼冒光,十几个会计抱着厚厚的账本,白医生站在主席台上,会计每报出一个大队,她便从箱子里拿出一沓贴着这个大队名字的钱,双手递给上台的大队长,送上一句:“谢谢,辛苦了。”

这一年,小河村大队红遍整个姚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如今有四年生的三七、重楼、天麻等贵重药材,其他当年份生长药材也比其他大队多,仅仅一年的分红,小河村拿了八千六百块!

正月还没过完了,鲁国荣就把拖拉机开进了小河村,拖拉机上还拉着一台小型脱粒机,看得其他大队的人红了眼。连赵家的几个大队都扩大了药材种植面积。

等时间走到1977年的时候,木家堡把药材种到了牛宝山大队的交界点,整个姚县所有的大队山林里都种上药材,周围的安县、华县、平县、明县种植药材量也逐年升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