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第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第44节(1 / 2)

荣蓁已经听个明白,凭户部那笔烂账,冯冉若是倒了,孔书宁也会成为替罪羊。“你既然知道前路如何,何不悬崖勒马,更何况,这并非你所愿。陛下若是知道,也定会知晓你为人胁迫。”

孔书宁却苦笑,“大人想得到的,我又怎会没有想过,只是其中曲折,无法说与大人知晓。”

荣蓁话语诚恳,“我不会逼你,只是若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拉你一把。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周不失去一个好官,我当初认得的孔书宁,她是一个好官。”

孔书宁闻言似被触动,荣蓁站起身来,她见荣蓁要离开,还是忍不住道,“荣大人,我如今能告诉你的只有一件,那便是自我从益州回来,一切都不同了。我成了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最关键的,是我触动了旁人最紧要的利益。”

荣蓁回过头去,她这话虽宛若呓语,听上去毫无逻辑,□□蓁却想到了其中关键,当初益州一案苍山别院突然着火,连许文华也死在了火中,当初她曾想过,是谁泄露了消息,让吴王的人知道了底细。可若是吴王、许文华、冯冉,这三股势力其实为一股,一切便能说得通了。

回去的路上,荣蓁一直想着此事,若非天色晚了,宫门将会下钥,她一定会去宫里将一切禀告给姬琬,可马车停停走走,窗外的风也将她吹醒了几分,她的猜想也只是猜想,若无真实证据,恐怕扳不倒冯冉。而她初到吏部,又有谁人可用?

荣蓁忽地想到韩云锦,此人虽精于世故,但毕竟是二公主的人,也受了女帝提拔,虽受过冯冉蛊惑,但应能明白究竟谁才是她真正的主子。

不知不觉便到了帝卿府,荣蓁从马车中下来,正好姬恒也从外面回来,她收起心思,走上前去,“殿下今日出门了?”

姬恒握着她的手,两人缓步走了进去,“还不是你说的,让我出去走走,一到德阳府上,便被他缠住,这有孕的男儿果然不同以往,多愁善感不说,连这性情也柔弱了几分。”

荣蓁倒还没忘了德阳平素张牙舞爪的模样,想不出他多愁善感起来是何等情态,她只往姬恒脸上瞧着,让姬恒莫名几分,“莫不是我这脸上有什么东西?”

荣蓁笑了笑,“我只是在想,若是殿下有了身孕,会是什么模样?”

姬恒耳边微红,低声道:“若不是你如今身居要职,不得清闲,我倒想早些有个孩儿。”

这话倒是对她有几分怨念,像是在说她不尽职一般,这晚荣蓁身体力行地回应了姬恒。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快到年关,各部都比从前忙碌几分,直到秦不言进京来,荣蓁才知自从吴王伏诛,一众匪人假借吴王世女的名义在江南作乱,而秦不言带兵守住姑苏,抵挡住匪类,却挡不住被她们迫害的平民百姓,将城外一些镇上的百姓尽数抢夺一空,连过冬的粮食也没有。这种情形本要禀报给皇帝,但秦不言竟未惊动分毫,将此事解决。

秦不言在紫宸殿中被皇帝召见,一同在场的还有荣蓁。姬琬先是训斥了秦不言,直言她在姑苏城行事不循章法,而后又夸赞了她几句,倒也算恩威并施。

秦不言诚惶诚恐,道:“臣有罪,实在不敢揽功,当陛下夸赞这声,近来江南匪患不绝,有些百姓流离失所,以臣之力亦有不及之处,幸而有慕容家主慕容霄相帮,在城中广设粥棚赈济,又命府中绣工赶制了许多御寒的衣物,这才不至于让百姓挨饿受冻。”

姬琬骤然听她提及慕容霄,不知为何,竟看向荣蓁,却见她十分沉静,对此言仿若未闻。姬琬道:“慕容霄,他可是有所求?”

秦不言忙道:“臣与慕容家主并无私交,但来时倒也问了,慕容家主只说一切为了姑苏百姓,并不作他想。”

姬琬顺着这话去问,“前番朕交待给你的事,办得如何了?”

皇帝想问的是武林归于朝廷之事,秦不言自然清楚,只是这件事实在难办,她也不敢隐瞒,“陛下再多给臣一些时日。”

姬琬鼻间哼了一声,“依朕来看,你这事怕是永远也办不成了。”

秦不言倒不忘拖荣蓁下水,“不若让荣大人前往,一同办理此事,想必很快便可看见成效。”

荣蓁冷冷看她一眼,这提议也被姬琬否决,“朕已经答应了帝卿,非紧急要务,绝不让荣蓁再离开京城。”

第072章 回绝

荣蓁斜她一眼, “先前陛下说秦大人办事稳妥,又有平乱之功,如今又是怎样的事成了秦大人的难题?”

将整个武林纳归朝廷管辖, 这事如今尚属机密,秦不言看了皇帝一眼,不敢擅自开口,还是皇帝道:“不过是她不尽心罢了, 如今你既管着吏部, 哪有心神再处置旁的事务。”

根本不用荣蓁开口,皇帝便已经断了秦不言的念头, 她心道:武林和朝廷一向不融,纵是她尽心尽力, 也比登天还难。这事只有慕容霄出面才有一丝可能, 但慕容霄也已经回绝了她,所以她才将算盘打到荣蓁身上。

姬琬让秦不言退了下去,留了荣蓁问话,语气甚是平和, “你到吏部也快两月了吧, 如今可觉得适应了?”

荣蓁道:“回陛下,臣在吏部还好。”

姬琬温声道:“朕是阿恒的姐姐,若在民间,朕也算是你的姐姐,不过是同你说几句话,不必如此拘束。”

荣蓁笑了笑,“臣不敢放肆。”

姬琬哼笑一声, “朕的亲弟弟都许配给你了,你还有何不敢放肆的?不妨同朕说几句贴心话, 吏部的人或是旁的官员,可有给你添堵?”

听姬琬说这话,荣蓁一瞬间便想到了冯冉,可如今还未查得水落石 出,禀报给皇帝,也是平添困扰。

荣蓁回道:“满朝文武都知道臣是陛下钦选,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事。”

姬琬甚是满意,道:“你如今尚年轻,处在这样的位置上,总难免会有一些迂腐的朝臣心生不满,朕提拔你到吏部,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不过朕登基也三年了,当初为了稳住那些老臣,朝中许多事朕都宽纵了些,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为过。可眼下既平了江南动乱,也是时候澄清吏治。你是朕最为信赖之人,办事朕也放心。朕是希望你能公正严明,不徇私情。杂草除去,才能真正枝繁叶茂。”

荣蓁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让陛下失望。”

许是真心,又许是安抚于她,姬琬道:“朕也知道你的夙愿是替颜世岚平反,如今还不能准,可若有了机会,朕也会给你这个恩典。”

荣蓁闻言脸上挤出一抹笑意,原来在皇帝心里,颜世岚清白与否都不重要,她可以顾虑先皇而将这案子压下,也可以将这变成一桩恩典送给自己,成全一段顺水人情。

荣蓁从殿中走出,又步下石阶来,远远便瞧见秦不言在前方等着,荣蓁向另一侧走去,秦不言回过头来,正巧瞧见,她很快便赶上了荣蓁,毕竟是习武之人,快走这一路,气息依旧平稳,秦不言似乎毫不在意荣蓁的冷淡,照常寒暄,“倒还未贺喜荣大人升迁,怎么荣大人走得这样急。”

荣蓁停了下来,秦不言笑脸相迎,荣蓁倒是佩服起她,“吏部还有事要忙,秦大人进京一趟,还想随本官去吏部官署坐坐吗?”

秦不言仰头看着天色,自言自语,“一直听说荣大人面慈心狠,只不过她们倒是少说了一件,荣大人更是多情又无情啊。可怜慕容家主,男儿之身,不仅担了慕容家的事,还将姑苏的事也扛了下来。妻主已经一去不返,却还放出消息,只说妻主有疾在身,不能见客。”

荣蓁不为所动,侧眸看着秦不言,“你究竟想说什么?”

天气渐冷,秦不言将手藏在袖中,靠近了荣蓁,低语几句:“慕容府的名声本已十分不好,慕容霄救济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一时间整个姑苏城都在歌颂他的善举。江湖上几个门派也开始重新与慕容家往来,他如今在江南的名声可比我好些。陛下交给我的事,若慕容霄助我一臂之力,便有可能实现。我投桃报李,将来对慕容府也会多加照拂。荣大人你说,这算不算一桩极其划算的买卖?”

荣蓁不予置评,“既然秦大人满意,还需要本官说什么?你大可以去找慕容家主商谈,他从前是江湖中人,可也是个生意人,只要不是亏本的买卖,他会答应的。”

“荣大人以为我没有说过吗?可慕容家主说什么都不肯,现在只有荣大人的颜面能在慕容家主那里说得上话。”

荣蓁自从烧毁了那张巾帕,便将江南的事抛个干净,偏偏秦不言还来惹她,“秦大人却是高看本官了,只不过方才秦大人说的话,本官也记到了心里。看来秦大人对吏部的考核并不上心,眼里只有这一桩事。”

秦不言被这话堵了回去,荣蓁举步离开,她没有再跟上来。

荣蓁回到府里时,姬恒正废寝忘食,手中捧着书,像是在研究什么典籍,荣蓁走近了一看,才发现竟是一本医书,上面书着《小儿药证直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