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第8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第88节(1 / 2)

外面秦楚越催促一声,慕容霄知道自己不能停留太久,荣蓁如今处境艰难,他所代表的已经远远不止是慕容府,不能再让她雪上加霜,慕容霄将斗篷系上,走到门边又回转,紧紧抱住她,“保重。”

而趁着荣蓁病的时日,明贤下旨让人带兵去蜀中将安平王带回都城,姬恒听闻消息,虽有些关心明苓,可却不想再让荣蓁卷入其中,他隐瞒着消息,等荣蓁知道之时,大军已经出城。

见荣蓁沉思,姬恒主动开口,道:“是我让人瞒着你的。”

荣蓁脸色一缓,姬恒走上前,将氅袍披在她的肩上,“怪我也好,怨我也好,这件事你都不要再插手。我有办法救下明苓的性命。”

荣蓁并未动怒,“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怪你?即便是我想帮她,也是无能为力。”

姬恒将她的手攥住掌心,“皇姐驾崩前曾给了我丹书铁券,有它在,我可以保明苓一命。”

荣蓁却道:“这的确可以,但我猜测,皇帝不会让安平王回到都城来。”

姬恒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明贤她派兵捉拿是假,想以此覆灭她全部势力是真。到时候,明苓一定不会苟活。”

荣蓁不言,已是默认,姬恒心头闷痛,道:“即便当初吴王谋逆,皇姐都未让人取她性命,明贤怎能丧心病狂至此。她才刚刚亲政,便这么迫不及待扫除自己的障碍吗?明苓可是她的亲姐姐!”

皇室之中何谈亲情,所例外者,也只有姬琬与姬恒,但必要之时,姬琬也可以牺牲姬恒的幸福,更何况明贤仇视明苓多年,绝不可能手软。

第147章 降生

如荣蓁所料那般, 京中圣旨一到蜀中,明苓的部曲便劝说她起兵,称回京便是送死, 明苓还未抉择,她的属下便已经替她做了决定,将传旨的大臣押下,而后明贤后招便至, 兵临城下, 明苓进退两难,最后还是下令反抗。地势使然, 朝廷的人也未能很快取胜,双方僵持不下。

自从陈御史病倒, 与她一派的老臣也不敢主动与韩云锦作对, 针对蜀中之乱,朝议之时,荣蓁也是一言不发,既不赞同, 却也不算反对, 明贤坐于龙椅上,透过冕旒俯视着这些朝臣的模样,生平第一次真正有了乾纲独断的满足之感。

江鄢有孕之后,为防他人趁机夺宠,便常以腹中胎儿不安为由,将明贤请到兴庆宫,他身子不便, 晚间便让自己的贴身宫侍代为侍寝,几日还好, 时间一长,明贤自己便先厌倦了,江鄢察言观色,心知必得有其他办法才能笼住明贤的心,常请韩主君进宫来商议对策,而后让他带话给韩云锦,找些貌美且无法生育的男子入宫。

蜀中战火未停,宫中便又有了一件喜事,贤君陆嘉宫里的宋侍人生下皇女,明贤龙颜大悦,只是这小皇女刚刚降生,生父便因产后血崩而亡。如此一来,明贤便下旨将小皇女记在陆嘉名下,还抬了他的位分,册为贵君。

江鄢闻得消息之时,险些动了胎气,韩主君连忙扶他坐下,“德君莫要心急。”

江鄢又气又怒,“本宫怎能不急,我这腹中胎儿还不知是不是皇女,他陆嘉竟白白得了一个皇女傍身,陛下竟还册封他,如今又压我一头。”

韩主君劝道:“陛下得皇女,心中欢喜也是人之常情,德君这个时候若是计较,让陛下不快,日后的恩宠又该如何图之?您不妨大度一些,那小皇女即便是养在陆贵君宫里,可也不是亲生。日后他还会想法子生一个自己的孩子,您现在便方寸大乱,又如何能做这后宫之主。陛下既然已经允诺过,只要您生下皇女,便册您为君后,那您更要保重自己身子,将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

江鄢只得压下委屈,还按着韩主君的提议,给小皇女送去贺礼。

到底寡不胜多,临近年关,蜀中之乱被彻底平息,明苓被逼自刎,尸首被运回都城。

明苓虽死,可对其子嗣的处置便成了难题,一些文官以先帝宽仁善待吴王后嗣为例,要明贤从轻处置安平安之女。

朝堂上,韩云锦道:“陛下,臣以为众位大臣此言不妥,情形不同,若一概以先帝朝而论,何以震慑四海。先帝一朝本就动乱,吴王谋逆,先帝宽纵处置自然是明君之举。但即便先帝如此宽仁,安平王不还是效仿吴王,可见继续如此只会让更多的人有不臣之心。依臣所见,应将安平王之女贬为庶民,随其家眷流放。”

韩云锦之言,似乎将为安平王子嗣求情之人都添上有不臣之心的嫌疑,一时让那些人不知如何反驳。

荣蓁立在韩云锦身旁,闻言眉心微蹙,听闻明苓死讯之时她的确动容过,可也仅此而已,那个少年时笨拙学习武艺,只为向姬琬证明自己的明苓到底还是死在了她的封地,同情也好,伤怀也罢,身为公主却仍旧不能保全自身,命运握在她人手中便是如此。

自从郑玉死后,荣蓁的心已经冷了,就当作为明苓做最后一件事,她出列道:“陛下,韩大人所言的确有理,但臣却觉得这并非是全然为陛下考虑。安平王的亲眷子嗣如何处置都不难,朝中大臣,天下读书人或许都能体会陛下的用意。可大周更多的却是一些心思至纯的百姓,当年先帝处置吴王后嗣时曾对臣言道:为君者,要千秋功业,更要万古流芳。历朝历代,都有犯上作乱之事,不论陛下是宽仁还是严苛,都难以真正杜绝。蜀中之乱被平息,一来是因天威使然,而来则是因为民心并未向着安平王而去。陛下对安平王子嗣的优待,恰是告诉天下黎民,此事错在安平王,她既身死,陛下顾念姐妹亲情,对其子嗣网开一面,更易为百姓所接受。”

荣蓁此话一出,原本被韩云锦阻碍之人纷纷附和,韩云锦忙道:“陛下……”

明贤此刻已经有了决定,“荣卿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安平王之女及安平王正君禁足于宗正寺,其余乱党一律按罪处置!”

荣蓁几月以来诸事不理,可一旦插手便让韩云锦失利,散朝后她从荣蓁身旁拂袖离去,荣蓁走在她后面,秦楚越跟了过来,到了马车中,她低声道:“你还是救下了安平王的女儿。”

荣蓁淡淡道:“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秦楚越问道:“那,先帝真的这么说过吗?”

荣蓁瞥了她一眼,“这话你应该去问先帝。”

秦楚越压低声音道:“荣大人,你这可是欺君罔上。”而后她又嗤笑一声,“也是,先帝若真的宽仁,那些被满门抄斩的祸事又是怎么来的?”

荣蓁抬眸看向她,眼神里带着探寻,秦楚越又岔开话题,说起近来宫中之事,“韩云锦这人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听说她在教坊中秘密寻了一些清倌进宫侍奉,这些清倌自年少便被人喂了药,无法有孕,看来皇帝赢了这场仗,是要好好享乐一番了。”

荣蓁蹙眉道:“你说教坊中的男子被绝了子嗣之念?”

秦楚越笑道:“荣大人早年可没少往教坊 跑,难道不知吗?”

她的确不知,或者说,她从未在意过这些事,只是听秦楚越提起时,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一个人,他也是如此吧。身世可怜,命如浮萍。

明苓不是害死郑玉的罪魁祸首,可却也是相关之人。明苓的尸首到京后被验过,便安葬在都城中。

荣蓁骑马去郑玉墓前告诉了她这个消息,以郑玉的性情,她不会迁怒怨恨明苓,可是荣蓁会,如今明苓死了,便算两消了。荣蓁倒了杯酒洒在郑玉墓前,如老友交谈一般,缓缓说道:“我要走了,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来看你,但愿吧。”

除夕宫宴那日,荣蓁与姬恒一道入宫,姬恒如以往那般要去宫中佛堂一趟,可没想到这次荣蓁要陪他过去,姬恒有些诧异,荣蓁没有解释什么,轻轻扶了他的后背,两人并肩而行。

佛堂中,姬恒将手抄的佛经尽数燃尽,说了些近来之事,只是报喜不报忧,又伏首叩头,荣蓁看着他将一切做完,姬恒道:“我们走吧。”

荣蓁淡淡一笑,“先帝从前待我不薄,我想同先帝说几句话。”

姬恒点了点头,而后去佛堂外等她,荣蓁跪在蒲团上,她闭上眼眸,在心头道:“您托付我的事,我已经做好。只是一切也与最初时不同,无论最后结局如何,荣蓁愿一力领受。辜负之处,百年之后再来请罪。”

她睁开眼眸,跪地行礼,而后起身离开,再未回头。

今日是除夕宫宴,也是小皇女的满月宴,明贤为小皇女赐封昭和公主,宫宴上酒过三巡,荣蓁起身更衣,刚离开一会儿,姬恒便有些放心不下,他想让人去寻,这时贵君陆嘉已走到他的面前,陆嘉捧着酒盏道:“大长帝卿,上次蒙您解围,臣侍一直感激在心,无以为表,这杯酒臣侍敬您。”

姬恒道:“陆贵君客气了,今日你与小公主才是这宫宴的主客,倒还未恭喜你。”

陆嘉谦逊道:“陛下将小公主交给臣侍抚育,臣侍自当尽心尽力,可臣侍毕竟不是她的生父,待她懂事之后,臣侍会告诉她,她的生父是宋侍君。”

这番话让姬恒对陆嘉有了几分欣赏,“养育之恩也重于泰山,贵君不必在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