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全世界都知道她是卧底 > 全世界都知道她是卧底 第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全世界都知道她是卧底 第9节(2 / 2)

没等她应声对面先开口:“姜近你看见我邮件了吗?为什么不理人?”

他所谓的“不理人”就是两分钟内没有回复邮件。

姜近不疾不徐:“当然是因为我也在餐厅吃饭。”

宋云开冷哼一声,语气愈发不满:“你跟丁俊驰吃饭也要坐一起?怎么有那么多话说?”

挺敏锐的,姜近默默复盘一遍才发现是自己那个“也”字暴露了行踪。

她懒得纠缠,平静地反问:“你还没吃饭吗?”

听起来像一种关心,这个判断让宋云开的烦躁指数直线下降,再开口时情绪已经趋于稳定:“吃过了。你一点前联系瑞廉开会,记得给我回复。”

“突击查岗”产生了微妙的撞破感,姜近隐约觉得,宋云开不希望自己和丁俊驰过多接触。

是察觉到自己在公司内部打探消息的意图了吗?

她和丁俊驰在通话结束后默契地没对此发表议论,聊了几句关于新来的销售副总的话题便匆匆回去处理邮件。

电话里轻描淡写,没想到,宋云开在邮件中给她派了一个重大任务。

他最终还是决定发动公关战,曝光前几天那场车祸。

姜近面对笔记本电脑花了十分钟整理思路,分析眼下的情况。

宋云开预判,辉跃测试车被抢,当然意识到自己剽窃创意的行为已经暴露,他们很可能会提前原定上市时间。

辉跃和君腾是目前唯二两家以绝对的互联网思维做汽车的企业,其他车企大多有传统车企的底子。

互联网看中高速和迭代,不讲究十全十美万事俱备地上市。

只要产品能解决用户的主要痛点,它就可以上市,其余不完美之处会在后续保障服务中逐渐解决。

没有什么能在“最后一分钟营救”时刻叫停辉跃,除非出现去年十月君腾遭遇的那种安全信任危机。

去年10月6日,君腾新海超级工厂发生火灾和爆炸,消防部门出动的十几辆消防车划破了凌晨的宁静。

当时君腾公关和公关公司处理不及时,又正巧长假期间网友们闲来没事爱吃瓜。

无数

附近居民拍摄的视频流传于网络,舆论发酵得很快。

事后君腾不得不对此做出公开解释,是电池部门实验发生意外。这引发了一系列对电车电池易燃的热烈讨论。

君腾因此推迟了新车型上市计划。

十一月,君腾测试车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环全国试驾直播,展示新电池在极寒极热条件下的性能实验,这种形式很新颖有趣,在社交平台上吸引千万粉丝观看,挽回了一部分对电池的信任感。

宋云开想推迟辉跃新车发布,也得让这种情况在辉跃重演一遍。

这么做风险未知,很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智驾领域一直是君腾的投入重点,也同样是新车主要卖点,公众对智驾产生怀疑,君腾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也打不出好牌。

他既然已经决定,应该是考虑清楚了。

姜近想起做功课时看过的一个宋云开访谈,那是在三年前一个汽车行业峰会上,宋云开说智能驾驶要推向市场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阻碍,关键是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人开车撞了人,他要负法律责任,”

“但如果是在智能驾驶状态下撞了人,谁来负责呢?”

“我们除了要建立大众对科技的信任感,还得推动相关法规提前对这些可能的意外做出解释。”

主持人接话:“但你正推动的这件事客观上也是有利于竞争对手的。”

宋云开说:“如果是一件造福所有人的事,可以把竞争先放一边。”

姜近道不明现在内心的纠结处,只是觉得他抱着无私的初衷却遭到背刺,太不公平了。

她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公关公司进行准备,约好了下午一点的碰头会,接着给宋云开回复。

做完简报,她突然停顿一下,犹豫着说:“其实……还有个别的办法……”

宋云开没给她太多支支吾吾的时间,飞快地打断:“我不要其他方案,只要这个方案尽快落地,你催一催瑞廉出计划。”

“嗯,好。”姜近顿时也扔了包袱,干脆利落地答。

挂断电话,她兀自一笑。

不该这么幼稚。

以后要伸手管闲事得三思而后行,免得多了嘴出了力对方还不领情。

因为会议连着会议,下班时间延迟到七点半。

乌云压顶,大雨滂沱像要淹没整座城市。

姜近的住处距离公司步行十几分钟,开车更快。可谓近在咫尺,眼下成了尴尬的距离,步行要成落汤鸡,自己车没开过来,打车单价低没车接单,只好一边等雨势变小,一边观测叫车软件上的等待排位从三位数减少到两位数。

等待开始时,一楼大厅里聚满因雨滞留的君腾员工。

姜近认识的人不多,有几人和她打过招呼寒暄几句,很快就叫到车离开,人群渐渐疏零,她有点饿了。

宋云开离开公司时八点半,车驶出地库在第一个路口就堵了,视野里一片红色刹车灯,让人插翅难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