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了好几次之后,莉莉安娜把学社的目标确定为了:把思想撒出去,把人才引进来。她是这么解释这句话的:我们的学社活动应该分好几个层次,而在最初、刚刚起步的时候,它的功能只是播撒一些容易引起这些贵族青年和少女兴趣、也不和他们的主流认知太相悖的内容。
然后我们慢慢地在里面夹带一些我们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通过加工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故事和传闻,引导他们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辨别他们的观点来辨别他们是否具备进一步接触的价值。
所以,我们的大学社活动,应该是公开的、欢迎四方的,不拘于在学院就读的学生,如果有老师、平民侍从、园丁……任何人,他们都可以来,在享用一份茶点的同时,听几个无害的小故事,讨论一些自然现象,让来的人尽兴而归就好,不必去追求给所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我们可以从这种活动里了解更多我们对这个世界还陌生的角落,通过和贵族的旁支乃至继承人接触,了解他们背后的家族,而当大学社的活动能确保周期开展后,渐渐地,我们应该就能从中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人了。
而对于这部分人,我们需要开展更小范围的活动,在这些活动里,选取更接近我们的纲领、但尚不涉及核心的话题去交流,进一步甄别他们是否能成为我们的同伴,通过这样一层层的筛选,到最后,对于能认同我们目标的人,我们将他们称为同志,而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他们也不一定是我们的敌人,也许有一天,也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朋友。
所以,凯特的工作很重要,她得完全领悟瑞拉写出来的那些东西,把那里面抽象的观点和看法,想办法融进通俗无害的故事里,这对小女仆来说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莉莉安娜也没有打算一开始就把这样的重担都压在凯特的肩头,在睡前相对闲暇的时间里,她都在和凯特一起修改那些故事,一不小心就忙活过头。
好在,第一次的学社聚会十分成功,“莉莉安娜斯诺怀特换了一个眼睛颜色,官宣即将启程前往赛尔斯为秋天的婚礼做准备”——这换算到从前的世界,多少也要在首都贵族们的社交圈里值得一个带着“爆”字头的热搜。
在这种情况下,由莉莉安娜本人组织、亲自散发邀请函的聚会根本不需要愁没人来,她庆幸自己去申请了学院能申请到的最宽敞的一个庭院,而且提前准备了很多遮阳伞和冰饮,这才把来客给勉勉强强招待好了。
而至于纷至沓来的“你的眼睛怎么变成绿色”的疑问,莉莉安娜只报以意味不明的微笑,反问道:“我觉得现在这个颜色更适合我,你觉得呢?”
这个问题的反应就各种各样了,有觉得她是和斯诺怀特家族彻底决裂、态度立刻变冷淡的;也有觉得她还是会嫁入兰斯洛特家族、依然热情逢迎的;当然,也有伊莲娜卡尔这种——“确实哎,绿色更好看!我也想把我这玩意儿搞成绿的!”
活动结束后,莉莉安娜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活动的备忘录,哪些故事素材用过了,哪些人可以关注关注,这些都需要记下来,凯特的羽毛笔都写劈叉了好几支。
但是凯特很快乐,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写出的故事能被更多人阅读,这让她非常积极地以女仆的身份到处游走、观察各种人对她写的那些小故事的反应,这种激励让她恨不得把除了吃饭、睡觉、照顾莉莉安娜以外的所有时间都拿来写东西。
而第一次的成功并没有让女孩子们就此满足,她们深知,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光靠一时的激情是不够的。
第一次的成功,不意味着今后每一次都能成功,而哪怕是第一次的聚会,莉莉安娜都感觉有的人是作为皇室的眼线、想探知她们搞这些活动背后有什么目的才来的,这意味着她们以后选取的话题要更加谨慎,而随着莉莉安娜和凯特前往南方,她们的工作转向幕后,台前就需要瑞拉一个人来支撑了。
“还算不错吧,玛利亚爱德华兹专门来了一趟,我看你后面和她聊得挺愉快的。”莉莉安娜询问瑞拉,“怎么样,你觉得你能行吗?”
“行,不行也得行,你去那边忙学校吧,首都的事情就交给我。”瑞拉也显得有了点信心,“我就把它们当组会或者学术会议嘛,这么想就没啥了。”
女孩们在那个时候不知道,她们的这次聚会被后世以一种相当浮夸的口吻评价道:
这标志着年轻的艾丽薇特第一次审视了自己尘封的姓氏与那顶璀璨的皇冠之间的距离,这是女皇建设属于她自己的势力的起点。这一天,她终于暂时放下华丽的金丝羽扇、脱下繁复的蕾丝手套,开始学习用自己的纤细手指搅动起权力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