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为总指挥还四处乱窜、时不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莉莉安娜认为不妥,是非常不利于士气的行为。
她原本就是第一次带领骑士团,外表还是个柔弱娇小的女性,如果给骑士们心中烙印下了“谁知道下一秒钟她会不会丢下我们自己离开”的疑虑,那此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还没有遇到那只,或者那几只,让整个边境骑士团都陷入了麻烦的魔兽。”终于抵达边境峻岭的山脚时,大骑士长用严肃的口吻对莉莉安娜说道,“殿下,这些魔兽很可能就在不远处游荡,到那时候,我们会需要的你的帮助。”
在之前围剿一只身躯庞大的魔兽时,莉莉安娜终于找到机会展示了一下她的第二个魔法,这让很多骑士对她的态度一下子恭敬了起来——不是说之前他们对她不礼貌,表面上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尊重,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都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所言实在非虚。莉莉安娜觉得自己出来一趟,无论是对魔兽的了解,对火元素魔法的了解,都上了好几个台阶,效率远非在首都学院听魔塔的人上课可比。
比如,她了解到了,不是所有魔兽都会拥有结晶,普遍规律是越强的魔兽拥有结晶的可能越高。
而为什么可以搅动四周元素的魔兽却不会轻易引爆自己身体里的结晶,只会在穷途末路时才会通过引爆结晶的方式和敌人同归于尽,是至今魔塔都还没有探究清楚的谜团。
莉莉安娜觉得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为直到目前,魔法师们只要碰触到纯天然的、尚未经过任何处理的魔矿石,都会立刻激发其中的元素导致魔矿石失效。
而这,其实是导致北方冬巡艰难最重要的原因,斯诺怀特家族对魔法阵的精研,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要一边和魔兽战斗一边保护四周的矿脉,这和南方直接在海上酣畅淋漓地大开杀戒,环境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意味着魔矿石就不会必须依赖平民一点点人工开挖了,大规模的开采必然带来魔矿石成本降低,其进入平民的日常生活的可能就会提高。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这次能撑过魔神灭世的考验,不然现在脑子里有多少设想——就像如今不得不暂时停止的平民学校项目一样——都是白搭。
本次出行莉莉安娜还有个感想,那就是,真的不能把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套用在一个具体的个体上,去轻易地得出“因为这个人的身份是骑士,所以他肯定不会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不会做什么什么样的事”之类的结论。
本次随她出行的四十九个骑士,加上大骑士长巴尔特班纳,一共五十人,身穿统一整齐的皇家骑士金属盔甲,行走时会发出令她莉莉安娜头皮发麻的“嘎啦嘎啦”的声音。
但脱下那副盔甲,有人会露出一张稚气未脱的脸,有人则是满身伤痕,稚气未脱的并不一定活泼,满身伤痕的可能也很健谈。
这些骑士的出身差别也挺大,有的是大家族的旁支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得一份地位,有的则是一个家族全部的希望,渴望通过建功立业提高整个家族的声望,还有的是出身落没贵族但自身天赋不错的人才……总之,哪怕就这五十人,莉莉安娜都感觉从他们身上窥见了首都贵族百态的缩影。
同时,她也感觉到了一种遗憾,那就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她是不可能去一一了解每一个人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刻板印象”,就像是便利店里的各种速食产品一样,也是一种无奈和妥协。
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在莉莉安娜与瑞拉以及克里斯托夫失联的第一天,他们就开始攀登一侧面朝大海的边境山脉。
这和莉莉安娜从前的“爬山”有本质的区别,她在从前世界跟随父母的游山玩水,去往的一概都是经过成熟旅游开发的地方,不说设施配套,至少山路修得都不错。
但现在出现在她眼前的山路,说实话,她真看不出那些茂密植物的缝隙间有什么路,全靠皇家骑士们在前面一路走一路烧。
这时候,莉莉安娜就很想念克里斯托夫了,要是他在,直接带她就飞到山顶上去了。
组建多元素混编骑士团刻不容缓,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莉莉安娜脑子里想。
按照地图,他们到达了第一个边境哨站,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莉莉安娜努力忍了好久,但是她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弯下腰干呕起来。
他们上山之前下过雨,哨站的废墟中明显可见散落的盔甲和骨头,此时山风换了方向,把废墟的异味吹到了所有人的鼻尖,骑士团的动静惊扰了前来觅食的动物们,一时间四周丛林响声阵阵,类似秃鹫的鸟类盘旋在头上,还发出难听的声响,试图驱离影响它们饱餐的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