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被莉莉安娜的身世之谜和魔神的末日威胁分成了两个部分,而作为串联起所有剧情的莉莉安娜,她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整个故事来说就很重要。
我不敢说我对莉莉安娜的安排是成功的,因为在阅读了很多差评之后,我意识到莉莉安娜的角色刻画应该算是弃文的最主要原因,她前期的平庸、摆烂、懦弱以及她表述给男主角克里斯托夫的一些关于爱情的幼稚浪漫的想法,让很多读者感到失望。
但是要说为什么这样安排莉莉安娜,我必须要和瑞拉一起讲。瑞拉的灰姑娘梗也是很明显的,她醒来时住在阁楼里,她引起了王子的注意和好感,她在舞会上穿水晶鞋,并且还丢了一只。灰姑娘把树枝种在母亲的坟前,而树枝也是克劳尔莱恩的代表意象。
既然都说了克劳尔,那我也顺便说一下克里斯托夫吧,没错,克里斯托夫也有自己的童话梗!《冰雪奇缘》里公主安娜的男主角就叫克里斯托夫,他的鹿叫做斯文——这里纯粹是callback“安娜”,克里斯托夫本人和冰雪奇缘里那个憨厚的小伙子并没有相似之处哈哈。
从一开始要决定这个故事有两个重要女性角色,而且是双穿越开始,我就在想怎么分配莉莉安娜和瑞拉之间的剧情,我觉得单纯一方是引导者一方是跟随者的话,会容易陷入“做错事——姐姐教育我——我又做错事——姐姐又教育我”的圈子里。
并且在这种体系里如何体现被引导者的成长呢?是否一定要引入疏离、异心、背叛、冰释前嫌诉衷肠这样的剧情?我不太想那么写,最后我选择的方式是,为她们分配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让她们在不同的时期,可以不断交换位置,成为对方的指引者,我希望她们是一起进步的,而不是永远是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或者说难听点,拖后腿。
我写人物有一个习惯,就是我希望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不是我说她是什么样她就是什么样,我希望她呈现出的特质,看起来是她的成长经历,她的家庭,包括她生活的地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共同塑造的,有一种“啊她看起来是真实存在的,拥有成长轨迹”的那种感觉。
莉莉安娜没有穿越前,出身于城市的小康家庭,父母双职工,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是衣食无忧,而且是独生女。她生下来就拥有父母所有的爱,且父母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她对新世界的适应来源于“哦也轮到我穿越了”的一种自嘲式融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她其实都是窝在莉莉安娜的壳子里当局外人吐槽。
而对比瑞拉,瑞拉穿越前出身于农村,家庭清贫,一路读到博士,她成绩都是靠自己奋斗来的,在面对穿越到救济院的状况时,她的反应就是:我遇到了问题,那我就解决问题。她完全没有质疑这个世界真实性的步骤,第一是因为她并没有像莉莉安娜一样阅读过那么多小说,第二就是她一直就是个在奋斗、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换环境的人。
所以在故事的第一部分,瑞拉需要用她的平民视角去把陷入了“反正一切都是已经设定好的套路”的莉莉安娜给拉出来,让她不再把“我”和“莉莉安娜斯诺怀特”视作两个不一样的存在,在这里,就需要瑞拉的坚定和鲜活,以及她穿梭于救济院和首都学院这两个阶级差距巨大的地方的经历去发挥作用。
瑞拉的热情和正直同时也造成了她的理想主义,她迅速观察到了这个世界也存在被压迫的人们,正义感让她觉得,她可以对此做出改变,然后很快,她就向莉莉安娜提出了她的想法。
所以在故事前期,瑞拉一直都是一个推动者,她推动着莉莉安娜去接受、去思考,去反思,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很多读者会觉得莉莉安娜身为女主角,人格魅力却明显不如身为配角的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