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75章(1 / 2)

(' 老人的声音比刚开播时更加沙哑了一些。

“在翻译这些纸条的时候,我好像也代入了发电报的那个人,能感觉到他在发出这些字符时, 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

“他能清楚的意识到, 发送这些,可能会让自己落入险境,但如果不发……”

全承琮又叹息了一声,“同志为了保护他而牺牲, 周围危机四伏,战斗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胜利。”

“巨大的愧疚感和压力会击穿他的心理防线。”

“所以, 我总是在讲, 历史人物也是活人。”

“他们有情感, 有情绪,有羁绊, 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要带着思辨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要过度妖魔化历史人物, 也不要过度神话历史人物。”

“如果想了解和还原一个历史人物,最好能沏上一杯热茶, 用和朋友对话的心态, 隔着时光, 和他们聊一聊天。”

“尽可能的在得到结论之前,多去靠近他, 了解他。”

“为此,我也去了一趟h市的资料馆。”

【啊?那间资料馆, 全爷爷也去了?】

【对对,讲讲资料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这事就挺离奇的, 现在一边说是卖国贼,另一边说是民族英雄,简直是两个极端。】

“你们等一等。”

全承琮起身,去给茶杯里加了热水,又拿来两个档案袋。

“我跑了好几趟h市,先是私下去资料馆参观了一下。”

“说实话,里面的内容比较杂乱,也不成体系,不像是专业的人做出来的。”

“最吸睛的地方,就是和印文山相关的那些旧报纸。”

“桃色新闻,叛徒,血腥的枪决,很刺激人的感官,但却没有标注出,这些报纸在当时是由什么机构办的,又有几分权威性。”

“这些工作,我替他们做了一下。”

“其中刊载桃色新闻的这两家,都是最不入流的小报,口碑非常差,靠着编造名流的艳情史发家,将这些东西当做新闻来看,不如当做笑话来看。”

全老爷子的表情隐隐透出一丝嫌弃。

最后挽尊锐评了一句,“图片还行,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印文山本人就比较帅气。”

“至于这张刊载印文山被枪决消息的报纸……”

全承琮在平面上找出了这张报纸的图片。

上面醒目的三个黑色大字《大公报》。

“就是这则消息给印文山这个人物背上了上百年卖国贼的骂名。”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公报》……”

“这个名字,经常听我讲课的同学是不是很耳熟?”

“我先前也以为资料馆的这张,就是民国第一大报了,还因此怀疑过我手上的资料是不是有问题。”

“为了查证,我专门去图书馆查阅了那段时间前后,每一期《大公报》,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一期刊载过印文山消息。”

“这恰恰印证了我的一个想法,作为一个研究近现代史的老师,在我印象中,似乎没有看到过印文山是卖国贼这个说法。”

“我也询问了一些同学和同事,同样,大家都没有这个印象,只有一位来自h市的同事说,隐约听到过这个说法。”

“《大公报》当时几乎是全国发行的,为了落实猜想,我又去了一些其它城市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跟h市这张类似的报纸,这就几乎可以肯定,发行这张报纸的,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大公报》。”

“之后,我就去调查这张报纸的来源。”

“先是询问了h市当地政府负责这类机构的部门,他们给我的回复是,这家资料馆是私人经营的,政府没有参与。”

【啊这……】

【这个答案也是让人没想到。】

【不仅有野鸡专家,现在居然连资料馆都是野鸡的。】

“我去了h市的资料馆两次,想要见一见馆里的负责人,可是前两次都扑空了。”

“直到第三次,经过多方联系我终于见到了这家资料馆的老板。”

“在他的帮助下,我将他们馆中的《大公报》和我们馆藏的几张《大公报》进行了对比,终于有了发现。”

全承琮又举起一张展板,上面并列拍着两张报纸,乍一看非常相似,但仔细的左右对比,就能看出区别。

“虽然字体排版和印制都很相似,但细看就会发现不同。”

“h市这张报纸,应该是伪造的,简单来说就是山寨报纸,只在小范围发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