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疲惫,却不困,思绪也称不上多么清醒,有种浑浑噩噩的错觉。
今天她被稽查师认为是特种,被枪击,有纯一保她,齐厌替她出气,崔劭带医生帮她处理伤口,可以后呢?
躲在他们的羽翼之下赖活着?还是干脆一头撞在枪口上死了算了?
顾南对自己未来的处境感到绝望,却并不悲伤,甚至想着,能痛痛快快地死去也是一件快事。
怕只怕不能像人一样活着。
性能优越的轿车行驶时几乎没什么颠簸感,仿佛只是一闭眼,车就停了。
崔劭在老宅下车,司机继续带着医生和顾南去崔劭的私宅做手术。
早在车上医生就叫好了助手,人一到,做好备皮,推进手术室上麻醉,眼睛一闭,彻底失去意识。
等顾南再次睁眼,头顶的无影灯依旧亮着,手术还没有结束。
医生注意到顾南醒了,随口道:“空腔比想象中的大,粉碎性骨折,手术很麻烦,不过不用担心,快结束了。”
顾南转动着眼珠去看墙上的电子表,时间显示为晚上九点,这场手术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
“再推点麻醉剂。”医生对麻醉师说。
候在一边的麻醉师走上来进行静脉推注。
很快,顾南再次意识昏沉。
陷入黑暗的最后一秒,她好像听到了匆忙的脚步声,和年轻护士疑惑的声音,“医生,报告好像有问题……”
第375章 恭喜团团正式拥有梦想
顾南又一次梦到了孤儿院。
更准确地说,是梦到了自己小时候。
她所在的孤儿院全名望南慈幼院,是青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私人孤儿院,比市政府的儿童福利院还要早两年成立。
院长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知女性,决定投入慈幼工作那年才刚满三十岁,顾南就是在慈幼院成立的第二年被遗弃在大门口。
六岁之前,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名,只有院长妈妈抓阄给她起的小名,团团。
理所当然,她还有个小伙伴叫圆圆。
是个生有六指的男孩,两岁时被一对夫妻领养了,没有和她一起长大。
顾南是孤儿院里少有的几个没有残缺和疾病的健康孩子之一,听院长妈妈说有不少人想要领养她,但她不愿意,生人一抱就又哭又闹。
顾南一开始信,后来不太信。那或许只是三岁之前的原因,亦或是原因之一。
三到六岁的记忆顾南记住的不多,一些零星的片段告诉她,还有其他原因院长妈妈没说,比如她是个女孩子,比如她比同龄的孩子早慧,看起来像个受了委屈就跑路的白眼狼。
会去孤儿院领养孩子的夫妻一般年纪偏大,重感情,看的不是孩子聪不聪明能不能有出息,而是会不会听话地陪在他们身边,给予足够的情感回馈。
很显然,顾南不粘人,主意大,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六岁那年,是顾南人生的转折点。
她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能够去学校上学。还有了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
她随院长妈妈姓顾,取院长妈妈顾望南之中的“南”,自己为自己取名顾南。
她背上崭新的书包,从老师手中接过墨香四溢的书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她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厉害的程序员,然后挣好多好多钱——
这个梦想要感谢理工学院的义工姐姐,顾南是从她们口中得知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是女性,而且那个年代的程序员特别,特别挣钱。
虽然后来世事境迁,互联网行业发展飞速,顾南的出生和出身注定了她赶不上黄金浪潮,成为不了义工姐姐们口中人均百万富翁的程序员,但她还是很感激她们。
没有她们,她或许要到高考结束后才会接触到程序员行业,而那时她早已错过了漫长的知识积累期。
22岁的顾南以优秀毕业生身份从学校毕业,顺利拿到大厂offer,一定程度上,是她们成就了她六岁之后的人生。
而现在,顾南再一次回到那间决心成为程序员的启蒙课堂。
义工姐姐站在讲台上,笑容和熙地把她叫起来,问:“团团小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
顾南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以第三视角看到年幼的自己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程序员。”
稚嫩清脆的声音,义无反顾的语气,好像这世间没有什么困难能将她打倒。
义工姐姐笑得很开心,带动其他小朋友为她鼓掌,昂扬地说:“让我们恭喜团团小朋友正式拥有了梦想。”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年幼的自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她的肩膀抖动了两下,耳朵殷红,细瘦的脊背却绷得傲气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