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7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75节(2 / 2)

“说不定……不止燕赵儒家新学一脉。”

王归元沉吟着说道:“高天君重理念轻出身,素来不拘一格,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他或许还勾动了更多志同道合者。”

例如,大妖。

大妖不乏嗜血狂乱者,但同样也有理智却冷酷残忍的存在。

昔年上古天宫既敕封过灵兽也敕封过妖兽。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汉末时,天宫旧属中同样有被高天随收服的大妖。

“人间儒家新学这边,潞山先生不过问燕赵之变么?”楚昆轻声问道。

潞山先生严傲云,如今的儒林大千世界新学第一人,又有后圣之名。

其人不知身怀腹有乾坤层次的悟性,同时还具有文曲星照层次的根骨,是为观照苍生,又称照苍生。

儒林大千世界世所公认,严傲云与文曲星观照天地的前圣程合并称,乃儒家新学之发端,二人在世之时便已有“程子”、“严子”之称。

前圣程合最先崛起,首先打破旧学原有局面,被誉为后圣的潞山先生严傲云紧随其后。

两代经天纬地的儒家天纵之才集中在短短百年内先后现世,终于奠定新学诞生根基。

但之后程合早逝,如今只剩下严傲云隐约为儒家新学之盟主与宗师。

程合起于燕赵。

严傲云起于淮东。

两浙、巴蜀旧学世家文脉崩坏后,受程严二圣影响,在这些地方也陆续有新学发迹。

程合故去,燕赵新学一脉由其弟子学生发扬光大,但不同人之间观念差异,渐渐发出不同声音,构成不同山头。

面对旧学打压,严傲云虽然也在程合故去后关照燕赵之地,但因为种种内外原因,儒家新学各派之间始终存在分歧。

不论旧学、新学,儒林大千世界中他们面对的敌手,始终不止彼此。

域外天魔来袭频率不一,时密时疏。

它们固然破坏儒家旧学世家名门根基,令儒家新学有了诞生和发展的机会,但当它们再次袭来时,儒家新学修士同样受到威胁。

地界群妖也不例外,虽然分作不同族群,但从整体而言,对整个儒林大千世界来说都是威胁。

此前地界妖族受压制,难以威胁人间,故而可以说那方大千世界是人族,是儒家修行者占据主导地位。

但受之后域外天魔侵袭,以及人类修行界儒家新学、旧学之争的种种影响,地界妖族随之有了抬头的趋势。

“师兄所言,那方大千世界在上古之后曾经出了一位儒家圣师,故而有其后各大名门世家文脉林立,根深蒂固的气象,想来是不差的。”

楚昆推测道:“那依照眼下情形看来,不管是已经超脱还是别的什么缘故,这位圣师看来已经不在了?”

雷俊:“我有类似猜测,不过当前尚不宜下定论。”

王归元:“后圣严子是那方儒林大千世界新学领袖,那眼下那边的旧学领袖是哪位?”

雷俊:“乐原先生吴海林,关陇吴氏昔年的老家主,如今吴家早已经交给子孙打理,他专心著书讲学。

儒家旧学原本最昌盛处在齐鲁、中州,后来便是因为他的存在,关陇西部学风之盛,渐渐压倒人间东部和中部。

巴蜀新学崛起,亦是因为他亲自过问而最终覆灭。”

不过巴蜀两地旧学文脉因为域外天魔侵袭而溃灭,种种原因下当前一直未能重聚。

不论原本在那里立足的世家还是其他地方的吴氏等家族,都未能填补其中空缺。

雷俊微微摇头:“要不怎么说那方大千世界,是儒家得了大气运呢,不止新学前后两圣,旧学方面同样有顶尖的大宗师。”

关中吴家,本身就是儒林大千世界人间有数顶尖名门世家,文脉旺盛,一定时间内稳定诞生身怀神来之笔根骨的天纵之才。

吴海林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成就文曲星照根骨之一的照方寸。

其人悟性亦是腹有乾坤。

如此天资,令吴海林个人修为实力领袖群伦的同时,亦反馈关中吴氏固有的文脉,令文华才气凝聚更盛。

“关陇,三晋、中州、齐鲁、荆楚、湘赣、闽越等等地方,当前仍然都是儒家旧学的天下。”

雷俊言道:“儒家新学内部存在分歧,儒家旧学内部如今也是声音噪杂。”

域外天魔和地界妖族的威胁尚在。

有些名门世家主张攘外先安内,外来妖魔虽然凶恶,摧毁文脉,但事后还有重建机会。

而那些在淮东、两浙、燕赵、巴蜀等地窃取文脉之气新近涌现的庶人,是更大的威胁,直接动摇原本士人传家立族之根本。

部分世家名门则主张优先团结人族修士,共同对抗域外天魔和地界群妖。

这其中有人是确实从整体环境出发考虑。

但也有部分人抱着令妖魔、庶人双方互相消耗的心思。

自诩士人的名门世家,对被他们称为庶人的儒家新学修士,态度方针历来有剿抚之分。

有人主张彻底剿灭,绝不姑息,稍有痕迹便以雷霆万钧狮子搏兔之势摧毁。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