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让外戚再次伟大 >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3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31节(2 / 2)

于南衙禁卫的见证下,礼部官吏当着九名考官的面,一一取出誊写卷所对应的原卷,祛除糊名,以造册验明正身。

在看到自己与其余八人一并首肯的会元真名陈在眼前时,有那么一瞬间,王希元竟不知自己是庆幸还是震颤:庆幸的是外戚如此,想来辅佐幼主未必偏私。

震颤的则是……

他收回心神,知晓这些话说不出来,也无人可说,只能一声叹息。

王希元是徐照白的老上峰,叫一句他的字反倒更显亲厚。早年徐照白尚在翰林院做侍诏抄写,王希元已然可入政事堂行走,这二十余年,两人虽不算挚交,但总有君子之交的往来,他听罢不以为忤,只低头一笑道:“我也读过了,当年我再气盛些,想来才写得出这种大开大阖之纵横,王大人不必有忌言,我知你也在烦忧,贡院这两个月难熬,老师嘱咐我送来些温补之物,大人暂且颐养,身体要紧。”

参与省试的官吏待遇其实要比考生好了上百倍不止,尤其是主考,王希元在贡院有专门的房间和随侍的仆从,他本就有些年纪,寻常多食素菜,油盐也多为保养而少添,吃食本就不那么讲究,于贡院内反倒养生。今日放出来,他精神也还算矍铄,无有萎靡,只是入宫时废了些体力。

故而听到徐照白这样安慰,王希元不免垂下眼帘,苦笑摇头:“你知我为何烦忧。你看,我本秉公行事,无有偏颇,却是自找烦恼了……”

“老师的意思是,经此一役,太后与国舅的羽翼已成,是不可能避免今后的龃龉了,不过只要我们问心无愧,行事磊落,终究大家都是为基业国事与苍生奔忙,就算有些分歧,只要不涉及国本与黎民,其他都往后放放。”

徐照白言语总是这样徐若春风,可此时并不能缓解王希元的烦闷。他并不想成为这风口浪尖话题中的热议,也不想朝局在今日已稳的基础上再有任何波澜。

“王大人,官家……总是要长大的。这朝政,早晚我们都要亲手奉还。”徐照白轻声细语,说得却是雷霆万钧,“我们能做的,总归还是有臣子身份所限,今后的路如何走,并不是外戚一朝崛起就能动摇,且走一步看一步,先天下之忧而忧固然是好,但忧早不能御之,只是为难了自己的一片苦心。”

王希元微微点头,他不知自己有没有真正被说服,待徐照白离去前,他想问一句,难道你的老师就会这样顺遂放手,任由滔天权势为他人做嫁衣裳?但他什么也没有说。

这些年,他虽偶尔装聋作哑,但并不愚钝如外表般老迈。

事已至此,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但愿国舅爷人如其文,胸中韬略定能使其不偏不倚,辅弼圣主临朝。

不过有件事,他还是必须说的。

“曹嶷此人……梅相曾要你与他多多同携,倒不是你多需要他提携,而是他性狭而急,要你多多担待。他对国舅爷早有怨怼……从前他对太后,也并不如何恭敬。两方或许都有芥蒂在心中。今日国舅龙腾虎跃更上一层楼,他心中未必好受。你如果能劝,还是良言得尽,如若不能……便独善其身吧。”

徐照白含笑谢过,执礼告辞。

第38章 礼上之礼

几年之内, 柯云璧的未来夫婿身价涨势直上青云。

起初,大家都觉两家般配,除了未来夫婿亲爹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人品问题,其余都很得体。小伙子家资丰厚亲戚靠谱, 自己虽然是富贵乡里闲人一个, 但好在四姑娘也差不多安乐内敛, 一起顺顺当当过日子,定能举案齐眉。

忽然,富贵闲人成了当朝国舅, 身家和声势水涨船高。

而后,国舅爷以外戚之身竟然考了京畿道的解元!简直就是文曲星加福星降世,世无其右,已是炙手可热的佳婿首选。风言风语自四面八方涌入柯家人的耳朵, 此次入京最终不虚此行, 柯学士夫妇确认了自己的眼光无误, 为了女婿国舅爷没有半点陈世美的迹象, 可喜可贺。

如今,谁也想不到的是,国舅爷连中两元,变作举世无双的人中龙凤。此门姻亲也从门当户对变成了祖坟喷火。

省试发榜后, 柯夫人天天佛前礼拜,碎碎念念的内容只有一个:感谢皇帝年幼,无有什么公主女儿的掌上明珠,不然这么好的小伙子, 定然被抓去亲上加亲了。

对于这种念想,柯云璧向母亲及时指出,首先, 宫里有一位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殿下,其次;假如真是攀龙附凤为求富贵之人,是不会在意这年岁的差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最后,还是看人,和皇帝年纪大小如何无关。

柯夫人怒斥女儿让她盼着自己些好。

柯云璧这次没有回答,因为她期盼的那朵花,还要等一等才能到她的手上。

其实柯夫人也没有没告诉女儿的话,她在佛前所求,一是女儿婚事平稳落地,二是这次又没考上的二儿子能谋得安稳恩荫,顺顺当当过这一辈子,她别无所求。

这话如果是对别的兄弟姐妹说了,她怕旁人瞧不起自己那老实的老二,夜里也是一个人对着丈夫悄然落泪。

柯学士在这件事上看得比夫人更开,边说边轻抚老妻因哭泣颤抖的背脊安慰道:“儿女自有福气在,你信前世的因果,我信此生的能耐,可都是你我能托底却不能决定的,放心,我不会苛责庭儿,他秉性朴厚笃厚,媳妇也是持家有道的,我为他谋一个可安分守常的恩荫差事,一家子怎么不能把日子过好么?我们百年之后,大女婿和云康都是有能耐的,马上就要有个怕是星星都有本事能给摘下来的小女婿结亲,怎样都不会让他日子难过的。”

柯夫人不是不清楚这个俗世常理,但慈母心肠至刚至柔,此刻忧患而伤心在所难免。

柯学士不是没严厉教育过二儿子,平常人家都是慈母多败儿,他家却不是。但凡他耳提面命二儿子读书,三儿子就立刻表示自己会好好上进请父亲放心千万别迁怒二哥。后来他索性不再自己为儿子开蒙,打包全送去书院,在两兄弟面前,好像督促严厉的自己才是那个破坏兄友弟恭手足情深的坏人。

但这也是好事,寻常人家多个孩子,一碗水总难端平,有父母心疼病弱乖顺的,有父母则偏爱嘴甜讨巧的,没人想孩子们势同水火,弄出兄弟阋墙之祸。柯学士亦然。

柯家颇有家资,虽不是那高门士宦,可柯学士致仕时顶着学士头衔与正二品的品阶,不敢说永葆家业,但庇佑子孙三代总有余裕。

这几天柯云康很害怕父亲再斥责兄长,每日下了衙门就蹲到二哥书房里。对于十次没考上科举的二儿子,柯学士多少有些隐约失望,但再看一家人的和睦融洽,他又深感欣慰。

是了,一场泼天富贵眼看就要当头而下,总不能什么都叫自己家占了不是?

……

礼部登造定在三月中旬,与此同时,殿试的时间也最终确定,三月二十一日,时令春分,是浑天监察院挑了许久才定下的好日子。

寒冻之灾猝不及防,后几日又下了几场初春之雨,然而因伴随东南风,这几场雨又是“一场春雨一场暖”了。

待到梁道玄全然康复,前往尚书省礼部登造的当日,各个街巷已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日之景,各宅门户内种植的春花皆已隐约可闻淡香,家中刚有几个花骨朵绽开的桃花树枝头落了两只灰胖灰胖的喜鹊,姑母见了直呼好兆头,折了一支喜鹊踩过的桃枝,插瓶后放在了梁道玄的屋内。

梁道玄本想说,今天他要去领会元的恩赏,当然是好日子了,不过他从来都不是扫兴的人,只含笑应了姑母的口彩,又说多住几日沾沾喜气搬回国舅府。

然后他便启程出发。

尚书省在朱雀大街正东一侧,与皇宫的距离仅次于中书省,却比中书省更加气势恢宏,前有一座楼坊,上书“猷为永守”,用得是《尚书·洪范》典故,这是太【】祖亲笔所提,意在希望尚书省这些实权的官吏,能讲方法有作为,但最重要的,还是永远秉持操守。

在此楼坊前,百官下马落车,步行朝前。

此刻不是尚书省六部各衙门晨起上衙的时辰,因此几乎走在这条路上的都是本次省试得第的考生。

众人衣衫的颜色都尽可能鲜艳,不过大家都避开了绿色——绿袍是殿试后,圣上所赐衣袍,“布衣入门,绿袍出殿”是读书人毕生所求的荣耀。在殿试结束名次确定后,所有人要当场更衣,再执书写殿试名次的牙笏,按照甲序以此排列向圣上谢恩。之后穿着这身御赐的绿袍骑马游街,前往期集所。

所有人都避开忌讳颜色,同时尽可能让自己显得神采焕发。

梁道玄的出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大家都是读书人,并不当面指指点点,但考试结束后各自多少有新旧老友,此时一并成行,见了新晋二元国舅,不免要待他走过去后低声道一句:“当真一表人才……”

梁道玄打听过柯云庭的成绩,早早放弃了与未来大舅哥一道前来的期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