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让外戚再次伟大 >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1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104节(2 / 2)

“玉淑自幼受祖父教诲,侍读膝下,为的就是给祖父分忧,祖父若有示意,但说便是,孙女绝不推诿瑟缩。”

徐玉淑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徐照白望着这一双形似自己的眼睛,忽放柔了声音:“孩子,祖父从未问过你,是否愿意做这后位……如今你也见过陛下和太后了,那祖父便问你,是否愿意染指凤座?你要明白,这便是你唯一一次替自己抉择的机会了,想清楚再开口。”

徐玉淑没有任何犹疑,只是微笑:“自然愿意。”

“为何?”

“容孙女冒犯不孝,敢问祖父,为何寒窗苦读,数十年如一日,伴君如伴虎,朝朝暮暮如履薄冰呢?”

祖孙二人坦荡地对视,徐照白竟也展眉而笑。

“不亏是我寄予厚望的孩子。那好,接下来的路,你要好好走,不,你要骑上马,一路疾驰,不能回头。”

……

“只是一个消息,便乱至如此,看来,哥哥走前说得话,确实是有些道理的。”

所有人都以为此时此刻,当皇帝遇刺的消息传遍行宫时,太后梁珞迦已是焦躁愧痛,难以入眠,然而此时与沈宜在内殿独自讲话的太后却是极其平静的。

“宋福民方才的话,太后已然听过,陛下与国舅无恙,现下主动权在太后手中了。”沈宜自怀中取出一张纸来,上面笔迹略显潦草,却仍旧遒劲有力,“这是照太后吩咐所记,今日通传行宫之外的待选女子名单,请太后过目。”

梁珞迦取来一看,不由哂笑:“这不几乎就是所有了?”

“只有五个人没有动静,崔小姐便是其一,奴才见她时,她正在哭泣。”

梁珞迦并不言语,望着烛火,许久道:“沈宜,你还记得先帝驾崩后,哀家哭了多久么?”

沈宜略微开口,却再度闭紧了嘴巴,短暂的犹豫后,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实话实说:“太后只在人前于礼崩泣,人后不曾掉过一滴眼泪。”

梁珞迦哑然失笑,摆摆手道:“你下去吧,让哀家一个人想一会儿。”

更漏声响起,沈宜走出内苑,只见外面仍旧有几位臣下焦急等候,照例,他转述告知,太后心痛欲崩,如今禁卫已派出,也已调兵来行宫,但是朝政暂且太后无法处理,还且等一等,待陛下安然无恙归来再议。

……

梁道玄虽说觉得已是胸有成竹,但到底是在带着小外甥冒一种从未有过的风险,最终还是一夜未眠,早晨起来,姜霖就见他眼下发出淡淡乌青,人也憔悴。

“舅舅一把年纪,才是要睡觉的时候。”姜霖看了看辛公公,“倒是朕足够年富力强。公公该把劝着朕的劲头多劝劝舅舅才是。”

梁道玄气得笑了,可惜是在人前,不然高低得给外甥后脑勺来一下清醒清醒:“陛下这话阴阳怪气,倒很像徐师傅的真传。”

“难道不是舅舅言传身教么?”

有了昨夜舅舅给透的底,姜霖今日要显得松弛多,他自己也有思量,此时一旦禁军来到,接驾回宫,他全然主动,到底是谁搞手脚,他又想搞谁的手脚,那就任由他和母亲来斟酌了。

算算时日,当初舅舅十分英明,让宋福民和自己同时出发去往两个方向送信,行宫离得要比五陵镇近上半日路程,此时想来接驾的队伍已在路上。既保证了他的安全,又及时告知母后自己无恙,使得母后不至于毫无准备处于惊恐当中而乱了分寸。

自己今后若是有舅舅这番心力运筹帷幄,想来再大的麻烦,也能应对。

正想着,就听辛公公的女儿辛明乐——也是此宅商户的夫人,急忙赶了过来。

“见过陛下。”她礼数周全,行礼后才道,“方才有个人拿着宫内的腰牌,我不敢声张,只让人拖住,那是个姑娘家,说要见……要见陛下,有要事相告。”

第136章 阴晴众壑(四)

“是母后差遣来的女官?”

姜霖说这话时看着梁道玄, 却也是侧来问辛明乐来人的特征样貌。

辛明乐并未入过宫,也不曾与除去养父和梁道玄以外的朝中内外人士打过交道,迟疑答道:“民女不知,只是那姑娘虽荆钗布裙, 然则青春曼妙年纪, 清丽芳华, 实在不似有年纪有官资的嬷嬷女官……”

“不妨让老奴去看看。”

相比女儿,辛百吉更清楚宫中人物和门道,因这人知晓他们藏匿的地点, 开口便要面圣,到底什么来历尚且未知,实在不好由小皇帝出面。

梁道玄更为慎重,以手止住辛百吉已预备朝外走的身形, 询问一直负责看顾戒备的侍卫:“今日府上周遭, 可有来历不明之人徘徊?”

“回大人的话, 无有。府外一周皆为巷陌, 四周尽是私宅,极易探查,方才属下已细细转过,与前几日无异。”

这样可靠的回答并不能让梁道玄完全安心, 他吩咐辛明乐且让人进到内宅,这样即便有变,也能立即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络,及时应对。

辛百吉这才跟去, 然而带回的消息却让人大吃一惊。

“辛公公,你说是谁?”

姜霖听完那个名字,整个人都呆住了, 秋日深深,深宅门户内十分幽静,唯有窗外花木扶疏的簌簌声穿插在沉默当中。

梁道玄只是短暂的怔忪,很快,他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没有让辛百吉再度重复已是肯定得不能再肯定的答案,反而挥手道:“陛下自己去看看吧。”

应该也没有什么危险了。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他的想法发展。

姜霖的头脑一时混沌,与其说是不安,不如说是极致的诧异后留下的短暂空白。

在舅舅的授意下,只留两名侍卫在小院外,他独自一人,推开了内苑小斋的门。

这本是给宅子女主人使用的小花厅,用意是书房,用来处理家中日常事务,从店铺田产租赁到宅内琐事,故而厅内陈设少有书籍,多是些账簿册本,桌上撂着一把已有些年头,被敲打出光泽的紫檀木珠算盘,以及整齐码放的大小算筹。

在这乱中有序的桌案前,站着一个身穿深蜜褐色绨布披风的少女,她看见姜霖,缓缓摘下兜帽,以得体的不能再得体的宫廷礼数,屈膝颔首,俯身叠拜:

“臣女徐玉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面几个字还算严正,可最后的三个字,忽然绵柔得犹如她的面庞,又渐渐变作了叹息般的尾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