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第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第11节(1 / 2)

(' 冯凯点点头,挥手带着吕所长和卢俊亮走出了病房。

“找两个人看紧他,然后把人和案子一起移交给海关吧。”冯凯对吕所长说。

“我说嘛,我看着也像是走私的。”吕所长心领神会。

“走私啊?”卢俊亮恍然大悟。

“是啊,被抢了、被捅了,都不敢报案,你说他是不是干非法勾当的?我让医生先去试一试他的态度,就是为了确定这一点。”冯凯说,“他拉的货又不是违禁品,那就只能用走私来解释了。”

“我真是跟不上你们的思维啊,你们这都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刚才听你们对话,把我给绕得云里雾里的,你都没跟何强明说这么一回事。”卢俊亮说。

“走私也是重罪,我要是说出这个名词,得把他吓着了,那还怎么继续问?”冯凯说,“扔箱子让货车停车,然后抢劫,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车匪路霸’啊,这种事,只有我小时候才听说过。”

“车匪路霸?”吕所长好奇地问,显然这个名词对他来说有点新鲜。

“你小时候就有了?”卢俊亮问。

“啊,你当我什么都没说。”冯凯掩饰道。

他很快又陷入了沉思。

“扎着小辫子”的男人,这个描述他似乎什么时候听到过……

这帮车匪路霸不抢国营运输公司运输的建材,只抢走私的生活用品,是因为建材不好销赃呢,还是知道这些生活用品更值钱?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抱着“黑吃黑”的态度,有目的地来实施犯罪的?因为他们清楚,这些搞走私的人即便被抢了货物,也不敢报警?

又或者,这帮车匪路霸抢劫,只敢在天黑作案?所以他们才遇到了何强这个倒霉蛋?

在陶亮的年代,有些超载的货车司机,为了逃避处罚,会选择昼伏夜出。所以天黑后,路上什么样的车子都会有。但这个年代,国道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就会很黑,路况也很差,夜间行车太不安全,很少有吃“官饭”的货车司机会给自己找不自在去赶夜路的。

他们遇到何强,到底是有意选择,还是纯属巧合呢?

冯凯想着想着,忽然记起来了,“扎着小辫子的男人”,不就是那个偷煤的吗?

他一直还没空去管的那个货车司机韦星报警的偷煤案,韦星说自己从后视镜里看到从他的车上跳下去的,就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男人。

是同一个人吗?

从偷煤到抢劫,犯罪升级得这么快?

何强的这件事情,虽然不算是命案,却牵扯出一起走私案。和命案一样,走私案也是大案要案,但走私案并不归冯凯他们刑警部门管辖。吕所长不敢怠慢,又和冯凯商量了下后续对策。对于走私案,他们已经通过一点小策略,让何强不得不招供了犯罪事实和接头人的情况。下一步,公安将会把这起案件连同何强一起,交给海关。海关缉私部门,也会顺藤摸瓜,查抄走私分销团伙的仓库,然后把盘踞在龙番的这个走私团伙一网打尽。如果条件具备,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破获更多的走私案件。

而何强被伤害的案件,要等海关抓获了走私分销团伙的全部成员后,再进一步办理,侦破的难度也不大,如果到时候需要公安的配合,吕所长他们派出所也足以胜任了。

但何强的车辆在国道上被抢劫的这个案件,因为当时天很黑,犯罪分子又蒙着面,何强对当时的具体情况能够描述的内容很少,提供的线索也寥寥无几,给公安的侦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冯凯现在担心的是,不知道这伙车匪路霸是第一次作案,还是以前就作过案。如果是第一次作案,碰巧遇上了走私货物,那还好说。如果以前就作过案,而且每次都是“黑吃黑”,导致之前没有人来公安局报案,这就比较麻烦了。

不过现在无论怎么猜测,都只是猜测,没有连环作案的充分依据,冯凯也无法通过何强的寥寥说辞来对案件进行突破。

当然,没有条件进行突破,也只是个借口。要是冯凯说真心话,那就是抢一点货物,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是非法的货物。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蔡村的命案,这一起案件是他负责的,不管以前是不是走错了路,现在要重新侦破,也必须由他来进行。

所以和吕所长交代好了移交的细节之后,冯凯让派出所派车把他和卢俊亮又送到了蔡村的现场。

蔡村的现场,此时正热火朝天。

顾红星带着刑警大队大部分民警,正在按照现场的分区,把灰烬清理出来,然后在屋外的院子里进行编号和筛查,每个人都干得汗流浃背。

“你怎么来了?”顾红星看到冯凯后,眼神有一些躲闪。

“你交给我的案子办完了,我不就来了吗?”冯凯说。

“这么快?”顾红星惊讶道。

“可说呢,凯哥就是神,随便几个推理和策略,就把案子的事实搞清楚了,还把走私嫌疑人给诈招供了。”卢俊亮一脸崇拜地说道,“原本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故意伤害的案件,没想到拖出来一条走私分销的线索!牛啊!”

“走私?”顾红星吃了一惊。

卢俊亮于是绘声绘色地把他所看到的全过程,都和顾红星说了一遍。

“走私,这也是大案子。”顾红星沉吟道,“不行,不能让吕所长一个人去,我也得去海关和他们说一下。如果有其他司机参与走私运输,也要考虑其他司机被抢劫后不敢报案的情况。抢劫案,可是由我们来办理的。”

“那你去吧。”冯凯卷起袖子,准备加入“筛灰”的队伍中。

顾红星刚准备离开小院,见到冯凯准备投入“战斗”的架势,又走了回来,说:“你说,这个抢劫案,和韦星报案的那个偷煤案,都发生在郊区,都针对货车,那么有没有串并的可能性呢?”

冯凯心中一惊,关于“扎小辫子的男人”的细节,卢俊亮刚才并没有向顾红星汇报。虽然这一线索,并不能作为并案的充分依据,但是相近的区域内,犯罪分子又有同样的特征,确实该引起注意。顾红星现在看案子的角度,早已不是以前只关注眼前的事情的小技术员的角度了。公安工作确实锻炼人,在不断的办案过程中,民警们都会建立起一种“直觉”,这种直觉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又确实存在。这可能就是经验给公安民警带来的“改造”吧。现在的顾红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案件也更加敏感了。

其实冯凯也注意到了串并案的问题,只是他对抢劫这种小案子不感兴趣罢了。

“能不能串并,这个,暂时还不好说。”冯凯没看顾红星,在墙根处找了一把铁锹,准备去铲灰烬。

“那你得问啊。”顾红星追着说,“问韦星、问何强,看看他们对对方的描述,有没有感觉相似的地方?我觉得,同一区域内,从事这种违法勾当的人,不会有很多吧?”

“知道了,回头问。”冯凯敷衍道。

“你现在就去问。”顾红星坚持。

“你是不是就看不得我办蔡村这案子?”冯凯突然火了。因为他从顾红星的眼神里读出,顾红星这是在想方设法地把他从蔡村的现场支开。

顾红星被冯凯的突然发怒镇住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知道冯凯读出了他心中所想,尽管这种“所想”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而是迫于领导的施压。

“这案子我不能办吗?我问你,这案子我是不是不能办?”

冯凯的音量越发不受控制。

“不是,不是,顾大不是这个意思。”卢俊亮连忙从中调停。

“你是刑警大队的人,你就要服从指挥!公安民警以服从为第一要务!公安队伍,不能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顾红星定下神来,反击道,但声音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