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第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第18节(1 / 2)

(' “现在我们的战斗机是歼几了?”

“歼8,空中‘美男子’!”

“咱们强大起来了!”冯凯心潮澎湃,“等你们看到歼20的时候,更自豪!”

“那得等多少年啊,哈哈。”卢俊亮说。

“很快,都看得到。”

“上个月,中央宣布裁军100万呢。”顾红星说。

“那是,我们现在要和平与发展。”卢俊亮说,“香港回归的法案都签署了。”

三个人一边松快地聊着天,一边开车向市区驶去。

第二天中午,顾红星和冯凯就坐在了开往广州的火车上。

本来卢俊亮也想去,但被顾红星拒绝了。因为三个人住招待所得开两间房,去的费用就高很多,而且有广州当地警方和乘警的协助,两个人足以把一个人犯安全带回龙番了。

一路上,顾红星都抱着卢俊亮从捕兽夹上拍下来的指纹照片,记忆着指纹上的特征点。而冯凯,上了车就呼呼大睡,算是把这迷迷糊糊两个月里消耗的精力都从这20多个小时的睡眠里给弥补回来了。

26个小时后,两人终于抵达广州站。

广州果真是大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到广州站,顾红星和冯凯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震惊了。他们感觉把全龙番的人都集中起来,大概也就这么多人吧。

广州市公安局很周到,派了一个民警开着吉普车来车站接他们。冯凯在上学的时候,侦查学的老师就总说:“我们公安啊,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确实,在信息不发达的当年,各地公安机关就始终秉持着“全国公安是一家”的精神,这才能顺畅地跨区域办案。

“我是刑警支队一大队的副大队长,我姓石。”来接他们的警官自我介绍道。

“感谢,感谢石大队。”顾红星和石大队互相敬了个礼,热情地握手,“我是龙番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顾红星,这是冯凯。”

冯凯也和石大队敬礼、握手。

“你们也是个省会城市,怎么还是大队啊?”石大队带他们上了吉普车,边发动车辆,边用夹杂着粤语的普通话说。

“我听说,我们就快要提级、更名了。”顾红星回答道。

“恭喜你,顾支队。”冯凯小声说道。

顾红星耸了耸肩膀,表示他对这个无所谓。

“广州发展得真好,改革开放就是好啊。”冯凯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高楼,说道,“几十年后,会更好。”

“是的,会更好。”石大队附和道。

“那个人,怎么样?”顾红星坐在车上问道。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把赵林的具体情况,发传真给了广州市局。在他们坐火车的时候,广州市局就已经安排调查和寻找了。

“我们这边现在的暂住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所以没费什么力气,都摸清楚了。”石大队说,“这个人现在在电器工厂里面做工。据调查,他平时话不多,为人和善,而且,身体啊,柔柔弱弱的。我们的人已经布控了,24小时盯着他,就等你们的手续到呢。我觉得,抓捕工作会进行得很顺利。”

“唉,和善的人也会犯罪。”冯凯感慨了一句。

“是吧?”石大队笑了笑,说,“人嘛,总有多面性,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多的是。”

“那倒不是。”冯凯说,“这人,有点可惜了。”

石大队也没追问,因为案件和他没有关系,他们只是配合抓捕而已。

“我们这次来,还有一个别的案子。”顾红星说,“也是一起命案。受害者曾经在你们广州打过工,现在怀疑凶手是她在打工的时候认识的,所以希望你们能配合我们做一些调查。”

“这没问题,你们和我们的领导说,反正你们这次的行动,我全程陪同。”石大队说,“只是,你们能够提供的资料有多少,这很关键。我们广州常住人口540多万,流动人口一直在逐年攀升。总人口数很多,如果资料不全,想找个人很难。”

“没事儿,我们试试。”顾红星说,“主要这个受害人是1980年就到你们广州了。去年才开始推行身份证,所以我怀疑她连身份证都没有办。”

“只要她在广州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籍贯,还是有希望找到的。”石大队说。

说话间,吉普车已经开进了广州市公安局的大院。

在石大队的带领下,顾红星和冯凯来到了刑警支队长的办公室。支队长姓廖,身材高大魁梧,和石大队一样热情好客。

双方寒暄后,顾红星就拿出了介绍信和协查函。

廖支队认真检查了介绍信和协查函之后,说:“在工厂车间里动手的话,影响太大,我的意思是,等他们下班以后,这个赵林回到了宿舍,咱们再动手,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也不急于这一时。”顾红星说道。

“你们打头阵,还是我们的人打头阵?”廖支队问。

“我来。”冯凯说道。

实际上,冯凯是担心当地警方认为这是个命案嫌疑人,动手的时候就会比较粗鲁。他还是陶亮的时候,就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本来使出五分力就能控制住嫌疑人,如果对方是命案逃犯,就得使出十分力。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毕竟亡命之徒,是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行,那等到下班时间,我们动手。”廖支队说道。

可能有了“命案逃犯”的帽子,广州市局对赵林的抓捕行动布置得十分周密。刑警支队一大队和辖区派出所各派出了五名干警。有的负责封锁工厂通道,有的负责周围警戒,有的则实施抓捕。

在下班铃声响起的时候,12名警察,穿着便服,都已经各自抵达了抓捕行动的指定位置。

冯凯知道,搞这么大阵仗,有点不必要了。不选择正面硬刚,而是用投毒陷阱的方式来杀人,足以说明赵林并不是一个会狂怒暴躁的人,而是一个心思很深的人。这样的人,在被捕的时候,是不会做出过多挣扎的。因为被抓的这一刻,他自己早就预料到了。

“目标已进入宿舍。”对讲机响了起来。

“动手。”作为抓捕行动总指挥的石大队下达了抓捕命令。

“等会儿,我先进去,你们再进去。”冯凯拿着石大队的对讲机说了一句,然后大摇大摆地向工厂宿舍里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