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惹皇叔 > 分卷阅读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4(1 / 1)

” 冯太后点头,抬步欲行。 “太子。”赵上钧却叫住了赵元嘉,“你过来,今日既到此,可抄上一卷太上救苦经,明日斋醮,供奉神前,为先帝祈福。” 冯太后心中大慰,叹息道:“五郎有心了。” 赵元嘉立即道:“道长所言甚是。” 赵上钧的目光又落到傅棠梨的身上。 此情此景,由不得傅棠梨做主,她微微俯身,神情谦恭:“儿愿与太子同往,为先帝抄经祈福。” 冯太后满意地点头。 当下,赵上钧出了天尊宝殿,赵元嘉与傅棠梨随后跟上,拾步上了青阶长道,经行多时,转过滴水月洞门,到一处静室。 静室筑于松边,廊庑宽长,竹帘垂门,有虚室生白之意,玄安、玄度侍立门前,见赵上钧至,恭敬地推门卷帘起。 傅棠梨跟在赵元嘉的身后,进门的时候,被两个小道士的目光扎了好几刀,她目不斜视,双手笼在袖中,腰身挺得直直的,从容而过。 室内,窗下摆着一方长案,墙上挂着一张古琴,地上铺了蔺草坐席,和赵上钧在云麓观的住所布置得大致相类,如同雪洞般素净,只案边多了一个青瓷云纹博山炉,烟云薄如蝉翼,隐没在角落的阴影中。 赵元嘉不觉感慨:“道长住处何其简陋,委实不必如此自苛。” 赵上钧的眉目都没有动弹一根,他盘腿坐下,略一抬手,小道士搬了两张案几进来,分别摆在赵元嘉和傅棠梨的面前,又捧了笔墨纸砚来。 “太上救苦经,写吧。”赵上钧发话。 赵元嘉在案上翻了翻:“经书呢?” 赵上钧看了赵元嘉一眼,平静地道:“救苦经一卷,拔亡魂于无边苦海,解幽魂与长夜重泉,有大功德,宫中年年皆送此经,言为圣上及太子所抄,供奉天尊座前,不过区区数百字,太子竟不能记诵,道意不诚,何以祈福?” 这可着实为难赵元嘉。倘若对面的旁人,他早就发作了,但眼前这个是他的皇叔,威慑四海的淮王赵上钧,前些日子,赵上钧与他对坐饮酒,似乎平易近人,而此时,赵上钧眉目冷肃,与那时截然不同,赵元嘉的畏惧之心又习惯性地冒了出来。 他只能讪讪地道:“时日久了,记得不太真切,还需温习一下。” 赵上钧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赵元嘉,他端坐不动,却自然有一股肃杀之意扑面而来。 赵元嘉不知皇叔今日为何如此严苛,让他仿佛面对考核功课的老太傅,他坐立不安,有些冒汗,求助地看了看左右。 玄安和玄度垂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毫无动静。 傅棠梨在心里长长地哀叹了一声,不得已,开口道:“儿熟读道经,可代太子抄写。” 她顶着赵上钧锐利如剑的目光,语调和缓:“儿既许太子,如一体也,儿所书,即为太子所书,可表太子孝意赤诚,并无不妥。” 赵上钧垂下眼睫,遮去眼中的情绪,玩味地重复了一边:“如一体也?”他居然微笑了一下:“言之有理。” 赵元嘉平生头一次觉得元延帝的选择是对的,傅家二娘子确实贤良且聪慧,堪为京中女郎之表率。 他看着傅棠梨,觉得十分顺眼,纡尊降贵地表示了一□□贴:“如此,辛苦二娘了,我为二娘研墨,算你我二人同心并力,皆有苦劳。” 这称呼,就从“傅娘子”跳到了“二娘”。 于是,赵元嘉研墨,傅棠梨动笔,开始默写那太上救苦经。 她的笔迹不似寻常闺中女子那般娟柔,一笔一划,峰峦跌宕,勾折明朗,似雁行长天,俊逸流程,写来但觉一纸清气。 赵元嘉免不了夸了一句:“二娘书法甚佳。” 傅棠梨温和地笑了一下,笔锋不停,低声应道:“殿下缪赞。” 今日难得晴朗,天光从窗外来,温煦明亮,青松叠影,落在案边,年轻的太子和女郎坐在一处,执笔共书,间或喁语,一派融洽。 赵上钧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目光一片幽沉,宛如深不可测的黑夜。 他的手指在案几上突兀敲了两下,声音淡漠:“这经文中‘我本太无中’是何意思?” 赵元嘉的嘴巴张了张,又闭上了,迅速地看了傅棠梨一眼。 傅棠梨下笔不停,目光不动,规规矩矩地答道:“天尊由元炁所化生,常人不得窥之。” 赵上钧又问:“那么,‘是名三宝君’何指?” 傅棠梨头皮发麻,勉强保持镇定:“三宝者,天宝、灵宝、神宝,为三洞尊神,谓之洞真、洞玄、洞神。” 赵上钧勾起嘴角:“‘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又各自是什么?” 傅棠梨汗湿重衣,如坐针毡,她不敢抬眼去看赵上钧,按捺住心神。 “道家有三十六部尊经,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每洞十二部经,原本秘传于紫微星阙,至高无上,诸天圣人共翊卫,不令下界知,故曰天上三十六,而后,天尊怜悯世人,传经于人间,以镇海天山岳,又曰地下三十六。” 赵上钧点了点头,平静地道:“我原本以为傅娘子不懂得这些,字字句句需要问询旁人,原来,傅娘子是懂得的,我误会了。” 这些,都是当初傅棠梨在云麓观逗弄赵上钧时所问的话,他居然记得清清楚楚,如今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都还给她。 这个男人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气量忒小。 偏偏赵元嘉不知其中波澜,还笑着道:“傅老大人乃当世大儒,只当二娘家学渊源,不曾想连道家经文也一并通晓,听着有点意思,改天得空可以和孤说说。” 这一番话,又把赵上钧的目光引了过来。 赵上钧面无表情,果断地吩咐:“无需改天,玄安、玄度,带太子去书房,把太上救苦经拿出来,为太子殿下细细讲解,使殿下熟记于心,融会贯通,下次见面我要考他。” 赵元嘉惹火上身,不太服气,还待出声抗辩,但赵上钧的眼睛看了过来,那样的目光,说不清是什么感觉,令赵元嘉瞬间几乎窒息。他心中一凛,也不愿意再和赵上钧同处一室,当下顺水推舟,起了身,跟随玄安、玄度去了书房。 说是书房,不过是静室另侧,一排格扇门将其分隔两重,推门即是。 回纹重叠的门扇虚掩着,隔着门,说话的声音虽则小了点,依旧听得分明。 玄安取了经卷,一板一眼地给赵元嘉解说:“殿下请听,经文曰,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 少了个研墨的人,傅棠梨依旧端坐案前,屏息凝气,继续抄她的经。 青瓷博山炉中燃着香,白色的烟气四下弥漫,宛如不可捉摸的蝉翼扇动着,缠绕在人的指尖,挥之不去。 “傅娘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