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百里昀一动不动,他瞪了百里昀一眼,百里昀只好去马车上把林杳叫下来。
见孟醒要带着林杳去旁处说话,他就怕孟醒当着林杳的面说了他什么坏话,当即就想悄悄地跟过去。
孟醒回头看了他一眼,转身从马背上的包袱里抱出了一只小狸猫。
“柿奴!”林杳望了望孟醒,“你怎么把它带来了?这一路颠簸它可遭罪了。”
“带过来给你看看。”孟醒将柿奴给了林杳,说着转头瞪了百里昀一眼,“你每次去找我阿嬷,都最爱同它玩了。”
百里昀气笑了,这小狸猫都带来了,他还怎么过去?怕只是靠近一两步身上就会起红疹。
“孟兄啊孟兄。”百里昀叹了口气,远远地朝他竖了个大拇指,“好计谋啊好计谋。”
孟醒手里静静地躺着枚玉质的竹子发簪。
玉体莹润通透,恰似一泓清澈的秋水被凝固于此,颜色是温润的青白色,就像清晨竹林间被薄霜轻覆的翠竹,透着一股冰清玉洁的冷冽与高雅,每一寸玉质都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发簪的造型栩栩如生,竹节处微微凸起,表面的纹理细腻而逼真,簪头的竹叶更是精妙绝伦,每一片竹叶都像是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而成,叶片薄如蝉翼,玉的质地让竹叶更显灵动,仿佛一阵微风拂过,它们就会轻轻晃动起来。
“这是……”林杳垂眼看向这支竹玉簪,“孟阿兄你不是送过我一支了吗?怎么又送一只?”
“两支不一样。”孟醒笑了笑,“那支我也说了,是用普通的岫玉制成的玉簪,不是什么精贵的物件,只是多年未见的见面礼。”
“这支却是不同,这是我寻了探州我所能寻到的最好的玉石,请了最好的玉石师傅来打造的,绝对独一无二。”他先是提高音量夸夸其谈了几句,而后才恢复了平常的音量,“这是送别礼。”
第44章
“我叫,林杳。”
说着, 他又把手中的竹枝玉簪往前再递了递:“莫要推辞。”
“不推辞。”林杳接过了竹枝玉簪,“能得孟玉师亲制玉簪,我之荣幸。”
“我也没有旁的东西可送了。”孟醒笑了笑, “对了, 阿嬷说山高路远她一把年纪实在无法去黎州祭拜救命恩人,希望你能代为祭拜。”
“自然, 也代我向阿嬷问安。”
“知微。”孟醒突然问道, “你可知为何前吏部尚书会收养你?”
“他说他与我爹是旧识。”
“我有一个猜测。”孟醒压低了声音,“或许冯家人知道你爹的过往。”
“猜测成立。”林杳说,“只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已经找不到人去问了。”
回到马车上后, 林杳陷入了沉思。
时间转动回十余年前的那一夜。
漫天飘雪,铺天盖地。
黎州大街十分安静,雪厚厚地覆住了青石板砖,只是有几串脚印破坏了这茫茫雪地。
檐角酒幡微动,花灯微转,光影流转。
“小兔崽子!站住!”
追逐声在黎州大街响了起来,一个衣衫褴褛, 穿着单衣的小女孩头也不回地往前跑,后头跟着几个凶狠叫唤的男人。
落雪太厚, 堪堪没过来女孩的小腿, 她跑得越发吃力, 越发踉跄, 却还是在拼了命地往前跑,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眼。
却不料雪地里有一块小石头, 根本来不及她思索,她直接扑倒在了厚厚的雪地里。
林杳不顾脸上头发上沾着的碎雪, 立马爬
了起来还想继续跑,力道颇重的一鞭就狠狠地落到了她的背上,她吃痛地又倒了下去。
“小兔崽子,我看你还敢不敢跑!”
那拿着鞭子的中年男子直接又举起了鞭子啪啪又给了她两鞭,抽得她只抽气。
她手脚冰凉,可身上流出的鲜血却是热乎的,在洁白的雪地上落下了朵朵红梅。
那中年男子抽完似还不解气,又把她从地上拽了起来给了她一耳光,痛得林杳眼中泪水夺眶而出。
“再跑一次试试呢!”中年男子朝她吼着,“费了老子这么老大的劲儿,要是再卖不出一个好价钱,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后面几个跟着追的男子也跟了上来,道:“大哥,人抓回来了就别耽搁时间了,赶路要紧,我们得尽快到元安。”
从林杳逃跑到被抓回马车,前前后后不过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