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人间一两风 > 第6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60章(2 / 2)

百里昀眉头微蹙,他突然有些犹豫了, 思索片刻后道:“皇位更迭,关乎天下苍生, 容不得半点马虎,且不说这扶持凛王之路艰难险阻,各方势力必定拚死相争,单说这其中变数颇多,又如何能确保万无一失?”

韩检接口道:“子书,此事自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已谋划多年,并非毫无准备。如今局势虽复杂,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未必不能成功。你聪慧过人,且经过这一番磨砺,心性沉稳,我们相信你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百里昀心中暗自权衡,他如今进退两难。

一面是太子,儒雅随和,若是太平治世,定是位好君主。

一面是凛王,据说是有治国安邦之才,可传闻中他是酒囊饭袋,若真如参政和同平章事所言他能给大梁一个治世,未尝不是比太子更好地人选。

可太子是储君,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且不说朝中人拥趸太子,单说太子本人,若他真想继承大统,那是名正言顺的,而至于凛王,在后世的史书中,他会是谋权篡位的那一个。

沉吟良久,他缓缓道:“二位大人,此事太过重大,容我与家人商议之后,再给二位大人答覆。”

查松年与韩检对视一眼。

查松年点头道:“子书,我们明白此事需谨慎,只是时不我待,还望你能尽快做出决定,这天下的命运,或许就掌握在你我手中了。”

百里昀再次行礼,告辞离开偏殿。

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宫墙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

他心中思绪万千,脚下的步伐异常沉重。

韩检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像是自言自语:“鹤臣,当真走到这一步了。”

查松年没有说话,垂着眼眸,低着头不知在沉思些什么。

韩检望着殿外刺眼的目光,想到了那日......

景元十九年,秋闱放榜之日的拜访。

养拙亭中,秋风猎猎,查松年道出了当世之时“看似繁华昌盛,实则深幽难测”之语,吓了韩检一跳。

许久,掌院卢昉轻轻一笑,转身走向了他的身旁,拂袖轻叹:“你又待如何?行走至今,以你的性子,我猜,你已然是孤臣了吧。”

查松年仍是身姿挺拔,肩背笔直,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孤臣又如何?孤臣也可做那提灯之人。”

卢昉搭在石桌上的手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自嘲地笑道:“我这把老骨头可提不了灯喽——”

“先生——”未待他说完,查松年转身移步至石桌前,双手撑在桌上,沉声道:“往日你不是这般教导学生的!你明知当今之法,已是——”

卢昉轻哼一声,冷冷道:“天鸣新政,你难道忘了吗?自古变法之人犹如逆风执炬,举步维艰,所谓新法,谈之易,守之难。难矣!难矣!”

“学生不怕。”查松年淡淡地说。

“所谓君子,铮铮铁骨,自是不会怕,怕便不会做了。”卢昉忆起往昔,嗟叹道,“可我们没有死在满朝的笔伐里,而是死在了百姓的口诛中。”

“学生不解。”查松年凝眉,“既是对百姓有利,百姓何故会口诛,究其根本,只能说天鸣新政本身便不完善。”

卢昉抬眼瞧他:“你今日前来,到底所谓何事?”

查松年撩起衣摆,屈膝跪地,左手压在右手上,拱手于地,头缓缓至于地,稍作停留,道:“学生要去做明知不可为之事,寒窗苦读十余年,各地为官三十载,今乌帽在顶,肩承社稷,愿以三尺微命,蜉蝣之身,舍身取义,以身入局,虽九死,亦不悔。”

字字泣血,声声诀别。

秋风起,撩动他们的衣袍,原本浸这桂花甜香和放榜喜悦的风,此刻却骤然冷了下来。

韩检愣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松年幼年失父母,行至今日,已无牵无挂,志之所趋,无畏险远,唯有先生,松年记挂,先生授我诗书,待我如子,今道异途殊,然志之所趋,无畏险远,松年唯恐日后行事,累及先生,故在此拜谢先生多年教诲之恩,学生无能,望先生珍重,待功成之日,再叙旧谊。”

言罢又是一拜。

卢昉轻叹一口气,看向别处:“一如你年少时,多年未改,还是如此执着决绝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