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抗争从未停止,十八岁时填报电影学院算是最后一桩,在那之后黎春泥和玉建修对他失望透顶,再也没有干涉过他。
这些都是这些年方思弄从玉求瑕的只言片语间窥得的过去,也足够让他感觉窒息。
所以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玉求瑕想死的动机。
一棵小树从最无助的时候被拗成了一个它不喜欢的形状,从那之后所有的生长都只能按照开始的那个轨迹。
小树乖顺一些也就罢了,可玉求瑕不是那样乖觉的小树,他总想着要往自己的方向长,所以那些紧紧固定着他的铁箍便在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而现在,他们被拉入了一个“世界”,玉求瑕却是最先反应过来,它属于戏曲。
那些伤痕最早帮他找到了答案。
方思弄因为“黎春泥”这个名字瞬间想起很多过去里的玉求瑕,那些画面无不笼罩着一层阴霾。他看过玉求瑕在初雪的早晨对着窗外流泪,看过玉求瑕在走下领奖台的瞬间变回无动于衷的脸,看过玉求瑕在灯红酒绿中怅然若失的眉眼,看过玉求瑕在酣畅淋漓的性/爱过后用未熄的烟头自残……哪怕快要三十岁了,哪怕黎春泥和玉建修已经双双离世,他却仍然不自由,也不快乐。
方思弄想,也许,也许,玉求瑕从来也没有走出来过。
他早该想到的,儿时的创口如何巨大深邃,他走不出来,玉求瑕也走不出来。
哪怕深恶痛绝,哪怕避若蛇蝎,它们也住在他们身体里的每一处,从来不曾离开。
其他人当然不知道方思弄和玉求瑕的心路历程,只是被“黎春泥”这个名字和它所代表的成就说服。
对现当代的普通人来说,比起戏剧,戏曲对人们来说更为遥远,就算是已经经历过许多世界的井石屏,在戏剧方面进行过恶补,对《琵琶记》这个本子也并不了解,人对未知怀有恐惧是正常的,井石屏低低地跟玉求瑕说了一声抱歉,接着道:“那我们怎么出去?”
玉求瑕没有在意井石屏的质疑,只说道:“这就是现在的问题,我还没能确认主角。”
元观君道:“没事,已经知道剧本就比较好办了。”
“不过。”玉求瑕又说,“方思弄在室友胸口上发现了‘印记’,是一只琵琶。”
余春民:“这你不早说?那主角不就是他?”
“不止一个。”玉求瑕隐瞒了方思弄身上也出现了“印记”这件事,只说,“不止一个人有这个印记,这也是我今天找你们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帮忙留意,看其他学生身上是否也会有‘印记’。”
井石屏皱眉问:“你是说,你觉得这个世界的主角不止一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