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店小二和进来送水的两人,见状也默不作声地退了出去,还不忘为两人关好了门。
“没事。”谢微凉余光瞥见已经离开的店小二,摇了摇头,目光这才落在了站在她面前的竹沫的身上,“既然水已经送到了,你先去吧。”
“是。”听到她这样说,竹沫倒是也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便从床上抱起换洗的衣服,走进了屏风后。
而谢微凉见竹沫进去之后,则是来到了门口,确保这个方向完全看不到屏风后面半点,这才将门锁上,随后才回到了桌子前,继续写着自己没有写完的奏折。
白日里在关卡处那些小兵的言论,倒是为她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古往今来,人们都以为科举考试是只有经受过系统教育的学子才能参与的。
而直到现代,在普通高等教育考试之后,才有了更多可供社会人士参与的考试。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陌生的时代,依旧有人能够在闲暇之余,不忘钻研手中的书本,仍然想要参与考试。
谢微凉想,她或许也可以给这些因各种原因而未能读书的人一个机会。
而就在她思考的功夫,竹沫已经洗好走了出来,看到她依然坐在桌子前一动不动,索性直接走到了镜子边,用厚毛巾擦拭着头发。
陷入沉思当中的谢微凉突然感觉到鼻尖传来的清冽香气,下意识一愣,紧接着便扭头望去,看到的便是竹沫坐在梳妆台前的身影,倒也没出声打扰。
随后,她的目光落在了被竹沫放在床上的衣物,索性站了起来,径直朝着哪边走了过去,拿起了一副,随后来到了屏风后。
入夜,谢微凉躺在床上,脑海当中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奏章上的内容。
这样想着,她竟也逐渐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
翌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射进来,正巧照在了刚起床的谢微凉的脸上。
“小姐,您醒了?”谢微凉醒来的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已经穿戴整齐的竹沫。
“嗯。”她轻声应道,因着刚睡醒的缘故,谢微凉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什么时候了?”
“回小姐的话,已经辰时三刻了。”竹沫回答道。
话音刚落下,她便看到眼前的谢微凉顿时穿好了衣服,就连眼神也清明了不少。
“你去吩咐下去,再过一刻钟,楼下集合。”
“是。”听到谢微凉这么说,竹沫恭敬应道,随后便离开了。
而谢微凉也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自己,等她到楼下的时候,其他人也相继下了楼,正在楼下的桌子旁快速解决着早膳。
注意到她过来,竹沫连忙迎了上去,随后便在谢微凉稍显疑惑的目光中,为她拉开了凳子。
“老郑他们请老板做了些吃食,您些吃一些吧。”
闻言,谢微凉点了点头。
此去路途遥远,而他们虽然也带了些干粮,但总归是要留一些应急的。
几人简单用过早膳之后便又上了路。
随着南下的踪迹,谢微凉也很明显能够感觉到这一路上风景的不同。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她这次也是能更好地体会到沿路的风土人情了。
现在已是初春,正是一些作物播种的好时候。单单就这一路上,谢微凉便看到了不少正在弯腰忙碌的身影。
就在她看得入神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眼前多了一个冒着热气的杯子。顺着握着茶杯的双手看过去,谢微
凉便对上了竹沫关心的眸子。
紧接着,竹沫的声音便在她的耳边响起;“小姐用口水吧。”
“好。”听到竹沫这样说,谢微凉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口渴,于是便从她的手里接过杯子,微微抿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从口中顿时流入心底,随后又蔓延到了四肢,谢微凉顿时觉得身上暖和了不少。
突然,窗外一道熟悉的景色吸引了她的注意,谢微凉连忙开口道:“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突然听到谢微凉发问,竹沫先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她便反应了过来,目光落在窗外,随后又看了一眼手上的地图,回答道:“到鹊山了。”
“鹊山……”听到这个熟悉的地名,谢微凉喃喃道,眼神便不自觉多瞥了窗外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