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郡上郡﹑知多半岛甚至是尾张各地大力支持基督教的发展,目的正如我之前跟你说的那样,就是要令织田家内寺院十去其九。」阿犬的样子看起来认真了一点。
「所以引来了石山本愿寺等佛教势力的不满……」竹中重治其实对于寺家这些反织田家行动是早有预料。
竹中重治提醒了陈思聪﹑赤濑清六和织田信昌等同僚,要他们小心那些僧众的动向,所以在和泉﹑郡上郡和知多半岛都没有发生过一向一揆。
「是啊,被他们背刺了一下,死了几个可以说得上话的武士,啧啧……」阿犬的话只看字面意思好像并不怎么在乎,但再加上她的语气,就可以感觉到她字里行间的愤怒。
「……是的。」
接着阿犬就没有再聊下,因为她不想再听到任何劝阻。
竹中重治抬头看向快要日落,血红色的天空,仿佛是在哀悼比睿山里的死者一样。这时他也在心里为整座比睿山上的人祈祷,希望他们可以安息成佛。
日落西山,火光升起。
本来漆黑的夜空被大火点亮,比睿山成为一个大火球。
大火之中,不只传来了一些还没有死绝之人的惨叫声,还有阿犬那听起来像是哭声的笑声。
第六十五章 不差一个
火烧比睿山,不接受任何投降。连带着天台宗座主在内的一百日本佛教高僧,阿犬屠杀了近四千人。
四千人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以织田家打得最为惨烈的一次败仗为例,朽木谷外织田信长被浅井长政伏击,也仅是死了三千多人,至于上村合战﹑姊川之战,两军位共战死的人其实不到四千,因为不少足轻后来都逃回到领地上。
比起隔壁国家那些屠城﹑坑杀和屠杀比起来,绝对只是毛毛雨,还不到他们的零头,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合战大多都是低强度的而已。在战国,死一百人都能叫作大败是常态,只有真正的决战才会变得惨烈。
即使是时常透支领地生产力的阿犬,在大部份以总大将出战的知战之中,都会带上一部份的农兵。
原因是生产力不足,二十年之前的阿犬把战国想像得太简单,这个时代是难以完全兵农分离。即使是职业足轻比例最高的织田家,也不过是占了总兵力的三成多不到四成而已。
农兵在战时是兵,战后是农民,种地的人死绝了,如三河国那般,之后还有什么可以吃的呢?难道真的要出海把东南亚的粮食运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