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开也惊讶地朝这边看了一眼。 然后继续生火去了。 “你无需露出如此表情。本座所知晓的秘密,可比‘不语’卷上所记载的还要多。无论如何,那毕竟是一件死物。”意平静地说道。 孔伯升露出一丝苦笑:“果然万事都瞒不过大人。学生确实听家里说会有一个‘机会’,但具体是什么,便是学生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方才是正常的。不过,本座不妨告诉你,你为何只能取得甲等,而许开却能取得‘甲等最上’的原因。” 孔伯升面色一肃,正襟危坐:“学生洗耳恭听。” 意再度随意地往地上一坐,孔伯升也跟着小心地坐下,动作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许开,过来。” 许开听到这个声音,露出一张难以置信的脸指着自己:“叫我什么事?” “先过来。” 于是许开极不情愿地过来了,随后随意地坐下:“又怎么了?” “你觉得,十万年来的诸子百家,其经典、其著作、其文章,如何?” “很好,不然也不可能支撑起蓬勃的文气之道。” “那么,你觉得他们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 孔伯升闻言一愣,这个问题非常浩瀚复杂,即使通读各家经典也不完全不够,还需要对每一家都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才能着手回答这个问题。若是他,也只能模糊地回答一些观点,但却不可能答出来。 难道许开此前一直在藏拙,他其实学识渊博,纵然是他也难以企及,这才取得了“甲等最上”的评等? 许开的回答却出乎预料:“自然是有。” “有何不足?” “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主观臆断,去妄揣客观世界。”许开一边说着一边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了一个锅。 “……你在做什么?” 原本打算耐心倾听许开有何高见的孔伯升,看见许开动作之后一愣,不由得开口说道。 许开已经放好锅,又拿出一些调料:“做火锅。” “现在是做那些的时候吗!” 孔伯升差点想把锅给掀了。 但又想到这里是在天意榜之前,自己不应该如此随意。而且看天意榜,似乎也忍了许开很久了,不如就由着他去,这样或许能降低天意榜对他的观感。 但天意榜却不为所动,而是继续以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你继续说。” “嗯……其实这也不算错,毕竟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不过是各家对于世界的解释罢了。但问题却在于,这些揣测却阻止了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比如《淮南子》对于闪电的解释,更加让人坚信闪电除了天地生成,便只能有文人使驭,却没有发现,即使是经由普通的凡人之手,也能够产生出与天上的闪电一般无二的电力。闪电,不过是电的一种形式罢了。” “而除了这一点之外,《易经》中有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一张八卦图,仅凭一张图而擅自定下世界的形式,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将其升华为客观世界的规律与起源。《易经》是从何处发现的无极、太极,又要如何证明它们的存在?没有经历过可重复性实验的验证,这些想法终究也只能作为一种猜想存在。” 这两句话差点把许开肚子里的墨水榨干了,连《淮南子》里关于天雷的解释都是他从程有为那里听来的。 意转向孔伯升:“所以你明白了吗?许开开辟新路,发现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世界,自然可以取得‘甲等最上’的评等。你的作答虽然精彩绝伦,也有自己的新的见解,却终究离不开前人之语。” 孔伯升不甘地说道:“大历圣人创立‘心学’,也开辟了一条新路,为何依然只能取得‘甲上’的评等?” “本座所说的新路,并非是开创新的一家一派,而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就像孔圣的文气之道,就像初代帝皇的国运之道。” 孔伯升露出了混杂着惊愕、难以置信、不甘的表情,他咬紧牙关,最后还是说道:“请问大人,可否让我与许开辩经一二?” “这事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问许开。” 孔伯升转向许开:“许兄,我有一事不解……” 许开说道:“我不辩。” 第194章 你应思考的问题 “许兄,我有一事不解……” “我不辩。” 孔伯升的话语戛然而止。 他不明白,为何许开不愿意? 正当他愣神时,许开却已经站起身来,在那边继续生火,随后大殿内一番翻找,也不知道在找什么。随后他对着意说道:“你把烤架放哪了?” 就跟回自己家了一样。 意的面色深邃如深渊。 孔伯升深吸一口气,也站起身来:“许兄,为何不愿与在下辩经?难道你认为在下不够格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