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人身形修长,容貌英俊,赫然正是沈惊鸿。
他刚到巷口,斜刺里就伸出一只手,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大哥,让我好找!”
沈惊鸿一惊,定睛看去,竟是赵九。
不等他开口询问,赵九便将齐安被抓一事简单讲了出来:“……不能靠近,有官差在那边把守,就等着将咱们一网打尽呢。”
沈惊
鸿脸色由青转白,狠狠一拳打到墙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
“怎么办?劫狱吗还是……”赵九满脸难色,等他拿主意。
沈惊鸿没有说话。
他们都很清楚,有过一次劫囚车事件后,朝廷肯定会严加防守,不给他们可乘之机。或许还会设下陷阱,等着他们去跳。
可齐安又是他们过命的兄弟。
深吸一口气,沈惊鸿道:“先暗中召集兄弟们吧,大家慢慢商量。”
“好。”
……
齐安自从被关进大理寺狱之后,就时常被提审。
审讯的官员所问的不过是那几个问题:出身来历、同伙是谁。
齐安一概不答。
如此这般过了两日后,他渐渐回过味来,提审他是假,要抓他同伙是真。
齐安不想连累兄弟,曾想过自杀一了百了,可又担心届时大家不知道他已死,仍中陷阱。为此焦躁不已。
这日,齐安又一次被传唤。
主审的官员是大理寺卿杜允之,旁边陪审的除了两个少卿,还有刑部的官员。
——本来这样的案子轮不到大理寺卿亲自审理,但陛下交代过,就不一样了。
大堂外,一群闲来无事的百姓在看热闹。
又同之前一样,审问、用刑。
公堂之上,齐安受刑数次,从头到尾只有一句:“我不知道,全是我一人所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先押回狱中。”杜允之一拍惊堂木,“退堂。”
众差役答应一声,拖了齐安就往大理寺狱去。
然而,刚一出公堂,围观的百姓中,有人头戴斗笠,手持兵刃袭来。须臾之间,已接连击倒两个差役,直奔戴着枷锁镣铐的齐安。
“有人劫囚!”
“保护大人!”
“救命!”
……
一时之间,百姓、官差乱做一团。
方才审讯的众官员还未离去。
杜允之又惊又喜,连忙高声吩咐:“快,拿下!把他们一网打尽!”
尽管早已料到会有同伙前来,但也没想到是这种情景。他一声令下,数十个埋伏已久的好手立刻冲了上去。
现场越来越乱。
此次来劫囚的,只有一人。那人头戴斗笠,一身短打,用头巾遮住了面容。
齐安看其身形,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沈惊鸿。
眼看他孤身一人前来营救,齐安心中豪气顿生,眼眶一热,高声喊道:“不用管我!这里有埋伏!我杀了那狗贼,为父母报仇,又多活了一个多月,已经够本了。别为了我搭上自己的性命,快逃吧!”
不是他不想走,而是官府这边已然布下天罗地网,以沈惊鸿之能,独自脱身尚且不易,何况还要救人?
“少废话。”沈惊鸿压着嗓子,“我来就……”
然而他话未说完,就见齐安嘴里喷出一口鲜血,紧接着脑袋一歪,竟是已经气绝。
有官差吆喝道:“不好,嫌犯咬舌自尽啦。”
现场乱糟糟的,沈惊鸿一颗心瞬间跌到了谷底,爆吼一声:“齐安!”便又冲了过去。
可惜官差太多,从多个方向围攻。他且战且躲,几乎自顾不暇,根本无法近前。
“快!拿下他!”
凉风吹来,沈惊鸿陡然清醒了几分:齐安已死,他需保重自身。
何况齐安此举的用意也很明显,就是不想连累他。
他不能辜负齐安的好意。
沈惊鸿动作迅疾,扔出两颗霹雳弹,同时呼哨一声。
霎时间,“轰”的一声响,伴随着浓浓的烟雾。
官差们咳嗽不已。
一匹骏马不知从何处疾驰而至。
沈惊鸿冲出人群,利落地翻身上马。
就在此时,一支羽箭破空,朝他后颈射去。
射出这一箭的不是旁人,正是贺庭州。
眼看着劫犯要跑,他搭弓射箭,一为阻拦,二也为泱泱的那一箭之仇。
然而,沈惊鸿何等警觉?他听声不对,立刻偏头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