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6(1 / 1)

张辽和吕布在并州时就认识,后来又同在丁原帐下听令,别人看不出吕大将军威严表面下是茫然恍惚他看得出来。 他强调了那么多遍不是所有荀氏子都是温文尔雅的端方君子,荀氏也有更偏爱武力的子弟,奈何某人就是不听。 现在可好,傻了吧。 还好他们家明光贤弟偏爱练武也没放弃习文,让他处理军务也不是干不来。 拜托,那可是颍川荀氏,文是基本功,武才是锦上添花。 话说吕奉先这半年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怎么连个能活跃气氛的属下都没有?让初次见面的客人自说自话不太好吧? W?a?n?g?址?发?b?u?Y?e?ⅰ???ū?????n?②?〇???5????????? 还是得看他张文远。 张辽眼神暗示了好几次,发现吕布沉着脸一点反应都没有,最终还是一个人扛起了所有,“京中形势复杂,居心叵测者甚多,虽说吕将军府邸门庭若市,但是可用之人难得,今后有劳明光为将军出谋划策,免得咱们将军被人算计。” 话说的不太客气,好像吕大将军在京城孤孤零零连个能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荀晔下意识抬头,感觉张文远今天会因为不会说话被扫地出门。 然而他担心的有点早,在场除了他没有人觉得张辽的话有问题,吕布本人甚至慢吞吞举起酒杯点头道,“文远说的对。” 他不耐烦一个个的考验手下人忠心,也不觉得那些因为董卓来投他的家伙会有“忠心”这玩意儿。 这位荀明光和张文远关系不错,再加上颍川荀氏声名在外,至少不用担心这人在背后给他捅刀子。 事实证明,再放心也得先见面再谈,不然就会出现刚才那种尴尬场面。 荀晔:…… 完蛋,矮子里面拔高个,他在这儿好像真有当谋士的潜质。 爹!孩儿出息了! 从今天起,他荀明光就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的不世出之才,吕大将军有眼光! 双方会面圆满成功,荀小将军升职为荀小先生并火速上任。 品秩高的官员将领身边多有幕僚属官处理杂务,吕布自个儿早先就是主簿,不过他对这个需要动脑子的差事深恶痛绝,转投董卓封候拜将后看到竹简连碰都不带碰的,平日都是高顺身兼多职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 得亏高伏义老实,换成其他人还真不受这个委屈。 之前事情少高顺忙得过来,最近董卓良心发现给他“看重”的义子拨了不少人马,吕中郎将终于不再像之前一样是个光杆司令,但是手底下有兵军务也随之而来,就算没有他吕布也得任命个主簿来干活。 很好,这波双赢。 吕布不喜欢弯弯绕绕,但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讨董联军声势浩大,老东西想让老子继续留在他身边当护卫总得给点好处。” 老东西既要仰仗他的武力又对他防备的紧,生怕他一言不合被别人勾搭去然后像砍旧主丁原一样把他也砍了,真要看重他就不会给只给他几千新兵蛋子和其他地方不要的歪瓜裂枣,而是把被拆分打散的并州军还给他。 他杀丁原是单纯为了金银宝马吗?要是丁老头不压着他当那劳什子主簿让他带兵打仗不就没这事儿了? 啧,假惺惺。 不过新兵蛋子也比什么都没有强,好歹张辽这傻蛋也跟新兵蛋子一起回来了,不然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法把人弄回京城。 且等着,他迟早把该属于他的并州兵马都夺回来。 正厅没有外人,食案撤下去后只剩下他们四个人,仆从远远候着不敢靠近,吕大将军不担心隔墙有耳,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忌。 张辽这小半年过的也是跌宕起伏,俩人凑到一起除了骂董卓还是骂董卓,昨天骂了一天不耽误今天继续骂。 荀晔坐在旁边和高顺一起当听众,终于明白张辽刚才为什么敢那么直白。 有共同敌人董相国在前面拉仇恨,这关系想不好都难。 还有就是,吕大将军您是不是也太直白了? 刚上任的荀主簿神情复杂。 吕布想带兵冲锋陷阵,丁原将他提拔到身边却不让他带兵让他当处理文书的主簿,吕主簿忍无可忍,于是在董卓的挑拨下嘎了丁原。 他开始也想带兵,吕大将军将他提拔到身边也让他当处理文书的主簿,如果荀主簿也忍无可忍…… 嘶,还好他对这个差事没太大意见,不然吕大将军就危险了。 第15章 洛阳保卫战 吕布和张辽坐在一起为备受打压的并州军鸣不平,同时大骂董卓狼子野心不得好死。 幸好他们知道压低声音骂,要是嚷嚷到让院子里洒扫的仆从都能听见,不出半个时辰董相国就能亲自带兵包围将军府。 荀晔高深莫测的摇摇头,假装手里有把羽毛扇,适应角色的速度飞快。 不是对府上的卫兵仆从有意见,而是以吕大将军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将军府大概率是个筛子。 俩人都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骂来骂去还是那么几句,荀晔听了一会儿便收回视线转为和高顺聊天。 不管工作合不合心意态度都要认真,当主簿要当主簿的样子,没正式上任也不耽误他提前了解情况。 吕大将军想过除了打仗什么都不管的美好生活,总要有人替他负重前行。 ——加油阿牞!你是最棒哒! 高顺坐的端正,找他唠家常他放不开,说起正事却能有板有眼条分缕析。 当初事发突然,他们将军还没来得及真正掌控并州军便被董相国以“看重”为由困在身边,能调用的兵力几乎没有。 现在手底下倒是有了七八千兵马,但是质量堪忧,没有一年半载的训练上战场就是送死。 然而士兵不管能不能打仗都要吃饭,手里有兵就得操心人马的吃喝嚼用。 军中粮饷由董相国亲自把控,给多给少什么时候给都是相国府说了算。 他之前没兵不用和相国府打交道,但是见过其他将领麾下主簿去相国府交涉。 董相国麾下嫡系凉州军从来不为粮饷发愁,非但钱粮充裕,时不时还有大批赏赐分到士兵手上。 洛阳城中虎贲、羽林、北军五校、西园八校等卫兵总共三万左右,那些兵丁多是从民间选拔而来,没经历过正经操练战力不足,董相国也看不上那些兵马,所以禁军的粮饷经常会被拖欠。 但禁军有朝中大臣为他们奔走,那是直接统属于大汉天子的兵马,是朝廷的颜面,不至于真的让禁军将士真的拿不到粮饷。 纵观整个京城,待遇最差的还是当初丁执金吾带至京师的并州军。 他们将军和董相国身边所有亲信的关系都不好,如果没有意外,荀主簿接下来必定会遭到相国府的刁难。 荀晔心里嘀咕:那不是和董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