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1(1 / 1)

吧。”吕布漫不经心的回道,“回去也不是什么好出路,那些胡人比京城的软刀子凶残多了。” 之后要怎么办等他杀了董卓收回兵马再说,现在商量这个还太早。 并州苦寒,他老家五原郡更是极边,中原腹地出身的世家子还能跟他跑去偏远边地和胡人干仗? 荀晔摸摸鼻子,准备解决完董卓再好好和吕大将军规划将来。 他不是什么正经世家子,不对,这和他是不是世家子没有关系,腿长在他自己身上,只要想去他哪儿都去得。 毕竟他最开始就是拿京城当中转站,即便吕布不说他也要想办法把人哄回并州。 并州好并州妙,边边角角最适合苟,吕大老虎只需要安心打仗,动脑子的活儿他另有安排。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仆从说黄门侍郎荀攸来访。 荀晔愣了一下,连忙起身出去,“兄长应该是来找我的。” 吕布摆摆手,“去吧去吧,自己家别客气。” 他和荀司空都只是点头之交,和荀侍郎更是没有半点交情,怎么想也不会是来找他。 除非明天计划有变。 吕布手上动作一顿,这时候亲自到他府上找人,该不会计划真的有变吧? 荀晔将忽然找过来的堂兄带去他住的小院儿,准备好茶点落座之后才问道,“兄长怎么亲自来了?” 将军府周边住的都是董卓亲信,之前有什么事都是派人来传消息然后他出去,他名不见经传去哪儿都不起眼,攸哥好歹是个名士被人看到就不好了。 “董卓急着迁都,为兄来寻幼弟合情合理。”荀攸说道,“明光,明日早朝你可愿随叔祖进宫?” “随叔祖进宫?”荀晔不太明白,“可是宫中有变故?” “并无。”荀攸抬眸,眼里是少见的郑重,“宫中没有变故,让你随叔祖进宫是为了将来。” 京城风起云涌,京城之外也不曾消停。关东联军陆续出兵,虽说胜少败多,但也牵制住了董卓手下大部分兵力。 前几日董卓令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和越骑校尉王瑰携诏书去河内、酸枣、鲁阳劝降,结果袁绍下令杀死胡母班、吴修、王瑰,袁术也将阴修捉拿处死,只有韩融因名望德行幸免于难。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袁氏兄弟独断专行不讲道理,盟军内部必然不会太平。 冀州牧韩馥坐镇邺城为河内的袁绍、王匡提供粮草,只是袁绍野心勃勃,且之前已经和他有过冲突,二者真要相争他冀州牧的位置坐不稳。 韩文节为人厚道,族人乡亲都已在邺城安顿好,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会一直在那里避难。 即便冀州易主,有几位叔父上下打点,族人乡亲的安危也可以保证,但是袁本初的为人……总归不太稳当。 关东联盟的诸侯都有私心,董卓死后联盟各路兵马极有可能陷入内乱,到时哪儿都躲不开战乱。 董卓祸国殃民罪不可赦,他死后被他提拔上来的官员极有可能被黜落,不过奉诏除贼救天子于水火之中是天大的功劳,谋划诛杀董卓可以功过相抵。 荀氏在两次党锢之祸中损失惨重,家中已多年无人官至一方主官,叔祖被董卓提拔为司空完全是意外。 族中长辈位极人臣是好事,奈何提拔他的是狼子野心臭名昭著的窃国贼。 问题就出在这里。 忠义难两全,董卓再怎么作恶多端也是提拔了叔祖的人,若留在朝堂难保会有人以此攻讦,所以叔祖功成之后只能退隐。 即便不退隐,叔祖那么大年纪也不能再折腾。 稳妥起见,他们必须趁除掉董卓的机会给家族多谋几条出路。 荀晔听的认真,等荀攸说完才问道,“兄长的意思是,以诛灭董卓之功出任一方主官?” 荀攸点头,“冀州能保持安稳再好不过,如果将来冀州生乱,至少让族人还有别的地方可去。” 叔祖年迈无法远行,之后会在洛阳周边寻一灵山隐居,只要朝廷还在,筹谋除董的功劳足以保他老人家平安。 中原越来越乱,冀州远离中原又没有脱离中原,不知将来会如何发展,倒是蜀地山高路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这边事情结束他会去蜀地看看。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年纪尚小的从弟未有着落。 别说一直跟着吕布,筹谋诛杀董卓时以吕奉先为主那是依仗吕奉先的武力,那人勇武却无甚智谋,总不能一直跟在他身边当一小小主簿。 还有先前的安排,吕布进宫诛杀董卓,高顺将董卓亲信诱至相国府聚而杀之,张辽联络各营并州兵稳住局面,明光呢?为何要去看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尉? 平时谋划出力再多天子都看不到,所有人都在关注宫中,天子只会凭他看到的情况来论功行赏。 从弟年岁尚小,又不像他是应召进京,不在天子面前露脸等事情结束上奏表功会吃大亏。 荀晔纠结了一会儿,到底还是说道,“兄长,贾诩此人不可小觑。明日我随叔祖进宫,劳烦兄长去贾诩府上将人看住,寸步不离的那种,千万不要让他有机会和外人接触。” 虽然他感觉以他的资历当一方主官不够格,但是再一想也没什么不够格的,某些人寸功未立单凭家族威望都能官至高位,他这好歹还有点真功劳。 当就当,不心虚。 不过贾诩依旧不能放过。 话说回来,看守贾诩的活儿攸哥好像比他更合适。 既然贾诩那儿有攸哥,那他和张辽明早一起进宫,到时候宫里有什么意外也能搭把手。 荀攸不明所以,但是看他郑重其事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进宫虽有风险,但于你于家族皆利大于弊。你弓马娴熟精通武艺,若吕布刺董失败,有你在场也能以防万一。” 事关重大,有备无患。 他们本来准备让越骑校尉伍孚怀刀入宫,但是董卓纵横沙场几十年,伍校尉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只怕不是董贼的对手。 明光虽然也不曾见识过沙场征战,但是这些天的表现足以让众人信服,他比伍校尉更合适当那个后手。 荀晔:…… 不知为何,感觉像是不放心吕布挑大梁所以才让他一起进宫,在天子面前露脸好方便事后论功行赏反倒是其次。 如果刺杀董卓失败,到时所有人都整整齐齐黄泉路上作伴,哪儿还有什么论功行赏? 刚还想着这次的风头都留给吕大将军,他再磨蹭磨蹭做做心理准备下次有机会再并肩作战,没想到机会硬追着他不放。 行吧,现在调整还来得及。 幸好吕奉先没跟来,要是让吕大老虎听出言下之意是对他不放心,这次的计划估计也要胎死腹中。 …… 第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