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爽动作一顿,面上带笑,“吕奉先乃朝廷任命的中郎将,自由朝廷来管,司徒大人多虑。” 王司徒看似为朝廷着想,言下之意却是让他不要仗着有吕布这等猛将就得意忘形? 他荀慈明进京后对朝堂政事能避则避表现的还不够明显?王司徒醉心权势,还不准别人有其他追求? 再说了,吕布杀董卓更多是因为私仇,和家国大义没有半点关系,他哪儿来的本事使唤连董卓都掌控不住的吕奉先? 旁边几人心头一跳,连忙表示天色已晚要换个地方继续商议政事。 局势还没稳定下来,可别刚除了董卓就内讧。 荀爽一如既往的宽和,让众位大臣自去商议,他留在宫里看顾陛下。 吕奉先诛董卓除奸臣确实大快人心,但是血腥也是真的血腥。他们这些久经风雨的老臣尚且看的心头不适,陛下小小年纪亲眼目睹血腥场面怕是半夜会做噩梦,需得有靠得住的人在宫里守着。 董卓进京后扶植党羽排除异己,往日都是杨彪杨大人留在天子身边看护,不过杨大人前不久因为反对迁都被罢免,现如今并不在城里。 早先卢植卢尚书因为反对董贼废立天子而被罢免,董卓明面上同意卢尚书回老家,暗地里却悄悄派人追杀,好在卢尚书机警没有走官道,不然怕是难逃一死。 杨彪、黄琬等人被罢免后为了避免董贼暗下杀手都搬去了城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只能等他们自己回城。 消息传到城外需要时间,估计要两三日才能再见到几位大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陛下这半年没少看大臣血溅崇德殿的场面,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做噩梦,现在可能已经习惯了。 荀司空这是不愿与王司徒起争执故意找理由避开。 其他几人面上不好说什么,只在心里感慨司空大义。 今天事情多不好在别人都忙的时候回府休息,留在宫里也好。老司空年纪大了不能折腾,留在宫里陛下睡了他也能睡,出宫的话得和他们一起去官署熬通宵。 王允脸色不太好,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拂袖和其他人一起离开。 荀爽但笑不语,送走脚步匆匆的同僚们然后好脾气的带天子回寝宫。 董卓伏诛不到一天,京师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王子师现在就开始揽权未免有些太着急。 人呐。 老人家无声叹气,他知道权势迷人眼,也知道所有的平静都只是暂时,但是没想到人会变化的这么快。 何进死后有董卓,董卓死后下一个是谁? 如此是非之地果然还是不适合他。 小皇帝早就习惯血腥,只要不让他看到尸体就能很快恢复如常,“司空大人在想什么?” 许是面容和蔼的缘故,虽然荀爽和吕布都曾是“董卓心腹”,但是小皇帝对他和对吕布完全是两个态度。 老司空被董贼强征至京城,宁肯被天下人讽刺也不曾透露出一分一毫,直到今日殿前发难才让人知道这半年来一直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如此竭诚尽节的贤良忠臣,信不过谁也不能信不过他。 荀爽收回思绪,看看说话间又有了昔日陈留王的影子、不似往日惴惴不安的天子笑道,“董贼伏诛,朝中有王司徒等肱股之臣辅佐陛下,老臣想着很快就能再寻一灵秀之地潜心经籍。” 他本就无意权势,被董卓强征至京师也是意外,好在福祸相依,同样也给了他为家族谋后路的机会。 朝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太耗心神,有选择的话他还是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著书立说。 老人家就要有身为老人家的自觉,不要掺和不该掺和的事情。 “朝中正是缺人的时候,司空大人这就要走吗?”小皇帝听着有些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只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董贼已死,朝中无人再残害忠良,司空大人乃是诛董首功,朕不愿让司空大人离开。”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u???é?n?2??????????????????则?为?屾?寨?站?点 等荀小将军招安其余西凉兵马回来他们就论功行赏,老司空和荀小将军都是大功臣,哪有刚立下大功就离开朝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司空大人被人排挤了呢。 不行不行不行,大功臣必须有大功臣的牌面,得风光大赏才行。 可惜董卓老贼已经将司空大人升至司空,接下来升无可升,既然品级无法再升,那就想想怎么封爵,反正他不会委屈他的大功臣。 小皇帝心里如此想着,面上丝毫没有透露出来。 这种事情不适合悄悄说,不然传出去容易让司空大人被诟病,得在群臣都在的时候光明正大的商量。 荀爽也不想在小皇帝面前说太多,于是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杨大人一直在关注城中局势,没有意外的话很快就会回来。” 小皇帝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听到这话惊喜异常,“真的吗?杨司徒走了好久,朕可担心他了。” W?a?n?g?阯?f?a?b?u?页?í???????ε?n??????????⑤?????o?м 其实并没有多久,董卓提出迁都长安到现在也才不到一个月,但是杨司徒是得罪董卓被罢官,谁都不知道老贼丧心病狂之下会干出什么,他天天提心吊胆不光担心自身安危,同样也担心朝中大臣的安危。 不过如今已有王允王大人代替杨司徒的司徒之位,杨司徒回来后也不好直接把王大人赶走,等过两天看看三公九卿能空出来几个,这次他要亲自给杨司徒挑个好的。 董卓已经魂归西天,这次他可以自己做主。 没有权臣乱政,大汉一定会好起来。 荀爽看着小皇帝畅想将来,没有出声打扰。 天子稚嫩,以为朝中乱象仅仅是因为董卓,殊不知这大汉江山早已千疮百孔,除非天子能乾纲独断,不然乱政权臣永远除不完。 乾纲独断不是天生的,朝中权臣一茬接一茬,他们会让天子有成长起来的机会吗? 算了,他早晚都要离开,说的越多越觉得为难,还是不说为好。 不知道明光现在到哪儿了,臭小子请天子写诏书的时候说起来一套又一套,要是董越和段煨都不肯听命…… 唉,这让他如何睡得着? 日落西山,暮色很快席卷而来,几十轻骑在官道上飞驰而过。 董越和段煨都是凉州人,且都是备受董卓看重的凉州人。 看名字也知道,董越受看重的原因和他的姓离不开,虽然他和董卓并没有亲缘关系。 董卓进京后大肆提拔董氏族人,连董太后的侄子董承都能硬扯上关系提拔,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董越升任中郎将非常正常。 段煨不一样,他最开始入董卓的眼是因为他是太尉段颎的弟弟。 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与皇甫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贾诩回西凉老家半路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假称是段公外孙便幸免于难,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