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5(1 / 1)

能安心种田。 从京城带来的粮草总有消耗干净的时候,在粮草消耗干净之前他们必须做到自给自足,四舍五入他的差事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都重要。 没错,就是这样。 战俘营,郝昭忍了又忍忍无可忍,直接一拳头砸到旁边的二傻子肩上,“你是不是没脑子?” 郭淮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正着,反应过来后立刻还手,“你都能戴罪立功我为什么不行?我也不想种三年的地!父亲说了这世道成名要趁早,种三年地出来我都多大了?上哪儿成名去?” 吕奉先的勇武天下皆知,隔壁军营更是集并州凉州两州的精锐。不用三年,他感觉一年就能把作乱的羌胡贼匪打的服服帖帖。 一年一年又一年,黄花菜都凉了,休想让他种三年的地! 郝昭:…… 闭眼.jpg 他尽力了,就这样吧,回头郭家伯父问起来他也有话说,反正这事儿怪不得他。 郭淮看他不还手也停了下来,“还打不打?” 郝昭咬牙切齿,“滚!” 郭淮小声嘟囔,“滚就滚,你喊什么?” 反正小将军说了让他们收拾东西进城,就算这家伙不停手他也要紧着时间收拾行李。 虽然也没什么行李。 荀晔无视身后俩人打成一团,只遗憾没能钓出来更多的傻蛋儿。 士兵拔寨转移是日常,绝大部分兵丁都没有多少行李,日常衣物收拾好甲胄穿身上武器带上立马就能走。 也就他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所有人都有精甲刀兵,换成正常的军队连正儿八经的铁甲都找不到几件,有些兵丁被招募后甚至连片布甲都分不着。 当兵有风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碰到名声大但是却穷的叮当响的老板。 还好他们现在不穷。 另一边,吕布和张辽昨天就商量好怎么划分剿匪区域,一人一半谁都别多抢。高顺的活儿和他们俩不太一样,他得带兵去西河郡看看南匈奴到底是什么情况。 荀晔很想建议贾诩随军,让己方的毒士去祸害敌方的南匈奴简直是双倍的快乐。 但是他怕贾诩觉得随军受罪反过来帮南匈奴祸害他们,在没把握将人留下之前不敢太放肆。 留在晋阳也好,种田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贾校尉不用辅军,留下来辅农也不错。 讨虏校尉爆改劝农校尉,叔祖看了都说好。 大营里,高顺还在考虑带多少兵去西河。 之前他抵达晋阳的时候便以州牧的名义传令并州九郡,原本以为只有上党、太原两郡的官吏有回应,没想到雁门和定襄也都派人到晋阳汇报情况。 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离的太远没动静情有可原,西河郡就在太原郡旁边,连雁门和定襄都难得冒出声音,他们大半个月过去还在装死是不是不太合适? 吕大将军过去是直接开战,他过去还能先礼后兵,所以还是他去比较好。 南匈奴如今没有正经单于,自立为单于的于夫罗在冀州追随袁绍,摄政的老王态度不明,如果真的要打,还得防备更西边上郡乌桓添乱。 草原上的部落大大小小数以百计,上郡以乌桓人为主,住在西河、朔方二郡的主要是匈奴人,五原、定襄、云中、雁门四郡则是檀石槐死后再次分裂的鲜卑人。 匈奴人放着美稷王庭不待迁居离石,要么是部族内乱杀的太狠,要么是鲜卑人或者乌桓人插手想分一杯羹。 胡人的想法向来简单粗暴,地盘越大草场越多,草场越多能养活的牛羊越多,匈奴陷入内乱守不住地盘自然会有别人替他们守。 荀晔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然后问道,“现在去草原做生意的商贾多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i????????è?n?????????????????o???则?为?山?寨?佔?点 “不多。”高顺摇头,“羌胡不好相处,向来只有世家大族和那边做生意,这些年越来越乱,还敢和草原有来往的大族应该不多。” 地方豪强有部曲私兵,不担心那些胡人部落交易到一半直接开抢,汉地的货物运到草原价钱能翻十倍百倍,所以他们愿意组建商队过去做生意。 这几年动不动就碰上部落拼杀,羌胡杀红眼了才不管杀的是什么人,反正汉家大族不会特意因为商队调兵遣将攻打草原,他们杀了人之后甚至不用埋。 一次两次还好,连着许多次商队和随行部曲全军覆没,家底没那么丰厚的豪强就放弃了靠经商致富。 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没再打扰他们商量。 回头有机会问问赵爹怎么靠经济手段拿捏外族,他只知道可以用经济卡外族脖子,具体怎么卡却不清楚。 历朝历代数宋朝经济最发达,无视他们打了胜仗还割地赔款的“光辉事迹”应该能找到很多可以参考的地方。 可惜他的脑袋瓜该灵光的时候不灵光,没人提醒的话压根想不起来有什么可以吸收的经验。 网?址?发?布?页?????ù???e?n????????5???????м 算了,交给叔祖和攸哥头疼。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他这叫抛砖引玉,叔祖和攸哥肯定能根据他抛出来的小灵感想出具体可行的策略。 荀小将军在军营里溜达一圈,时不时拽个兵丁聊两句,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中午。 为粮饷当兵和为保家卫国当兵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然而目前天下所有的兵都是为了粮饷而当兵,让他们卫国不如单纯的强调保家。 再过个几年并州全境都是反贼,这时候教他们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鬼怎么看怎么奇怪。 他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还是怎么有利怎么来吧。 张辽一路上看他随时随地抓倒霉蛋聊天,看到现在也回过味儿了。别看只是聊聊天,聊过之后军心明显比没聊之前安稳。 他们之前在京城的时候浮躁的恨不得天天内乱,连斩了好几个试图闹事的校尉也无济于事,后来让高伏义带那些刺儿头离开京城讨贼剿匪消耗精力才好些。 发泄精力治标不治本,一旦消停下来该闹事还是闹事,不然昨天也不会把吕奉先气成那样。 他留意了,昨天闹事的其实还是先一步离京的那些兵,和他们同行的那些虽然也在看热闹但是都注意着分寸,打起来的时候没有起哄还记得拉架。 明显精气神儿都和那些暴躁易怒的家伙不一样。 小张将军虚心求教,“为什么只说说话就能让兵丁安稳下来?又没给他们发钱。” “你掉钱眼里算了。”荀晔瞥了他一眼,然后煞有其事的说道,“暴躁易怒是生病的前兆,用说话的方式治疗叫话疗。这不,效果很不错吧。” 张辽惊叹不已,“你们中原人就是厉害。” 荀晔矜持的点点头,“也就一般般啦。” 最擅长话聊的不是他们中原人,而是东北老乡。现在东北那旮旯不归他们管,等将来有机会打到那儿再看看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