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 快马加鞭一天能跑个来回,就这么点儿时间愣是让他们连下三城。 阳城在颍川东北角,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南而下发起进攻,吓的阳翟令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就快马加鞭赶到颍阴报信,生怕晚一会儿连阳翟也没了。 他是阳翟县令不假, 问题是城里的世家大族通敌之前不会和他打招呼, 他不知道阳翟会不会和已经被拿下的三座城池一样主动打开城门迎新刺史进城。 孙文台屯兵阳城是因为阳城离洛阳近, 颍川郡的治所可不在阳城而是在阳翟。 阳翟就在阳城西南,中间连一座可以缓冲的城池都没有, 又是颍川郡的治所,怎么看都躲不过去。 苍天啊,你们袁氏兄弟俩争家产可以私下里决斗,活下来的那个就是名正言顺的袁氏继承人,何必牵扯到那么多人? 他们颍川人杰地灵贤才辈出还有错了?有本事先去打汝南啊! 阳翟令悲愤不已,解释完情况后就蹲在墙角当蘑菇。如果袁绍袁术在旁边,毫不怀疑他能扑上去和那兄弟俩肉搏。 郭嘉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知道乱世中多找几条后路没错,也知道袁术因为招揽黄巾贼的事情不受豫州世家待见,但是前脚说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后脚就迎袁绍的人进城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答应了之后不能反悔,所有人都是自由的,就算到并州接受官职后觉得不满意也随时可以离开,主要是现在这场面闹的实在难看。 但凡没有提前约定好要离开,或者阳城不曾主动打开城门迎周昂进城,他们都没有资格说城里世家什么,偏偏现在是那些家伙说了要去并州私下里却又和袁绍达成合作。 怎么着?一人不事二主的道理不明白? 别说什么为了减少伤亡才开城门,正常人看到有陌生军队兵临城下都是先谈判再做选择,二话不说就立刻开城门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城里有内鬼。 李二陛下重重点头,“郭嘉说的对。” 荀晔知道周昂能发展这么快城中世族功不可没,他不明白的是曹操刚当上东郡太守没多久为什么要掺和进豫州的事情来。 兖州的世家大族不比豫州少,想在那儿站稳脚跟不容易,总不能单纯为了给袁绍撑场子吧? 不理解。 但是现在周昂已经以阳城为根据地蚕食颍川,孙坚收到消息后肯定会立刻回防,两军开战容易误伤无辜,现在离开已经变得有风险,且越拖延风险越大。 等到孙坚和周昂封锁颍川各处要道,到时候想走都走不成。 问题来了,颍川其他城池有多少人私下和袁绍有联系?就算立刻离开,愿意和他们走的又能剩几个? 虽然他们家叔祖的确比袁氏兄弟更靠谱,但是并州实在太远,只这一点就能让大部分人纠结到底要不要走。 去并州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换成投奔袁绍就不一样了,只要协助袁绍拿下豫州,他们就能留在原籍继续当地头蛇。 荀晔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奉孝叔,我怎么感觉咱们像是被忽悠了?” 明晃晃的骑驴找马,那些世家当他们是冤大头啊。 李二陛下继续附和,“没错,是这样。” 荀晔:…… 他刚酝酿好的情绪,义父能不能不要打岔? 李二陛下摊手,“好吧好吧,你们先讨论,我出去晒太阳。” 傻小子的眼神太过明显,不开口也能看出要表达什么。 荀晔看看外面火辣辣的太阳,虽然阿飘爹们都不怕阳光,但是灼灼烈日之下还是有种出门就会魂飞魄散的感觉。 回神,继续说正事儿。 “奉孝叔,我觉得咱们的计划得变一变。” 郭嘉抿口茶水平复心情,然后面色如常问道,“你想怎么变?” “周昂能兵不血刃拿下城池,进城后肯定不会为难百姓。世家大族都有部曲私兵,真要打起来的话他周昂是外来者,谁胜谁败还不好说。”荀小将军眯眯眼睛,看上去锐气十足,“我们先按兵不动,看看颍川世族到底是何反应。” 世家大族大部分都靠不住,但是叔祖特意叮嘱过的那几家在他登门拜访后都直接带上收拾好的行囊来到颍阴,这些天也一直有隐居山野的士人登门投效。 荀氏的名望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他们家奉孝叔父这些天的努力也没有全白费。 现在这样也好,犹豫不决的让他们继续犹豫,回头就算再想跟他们走他们也不要了,省得过些天到了并州又被嫌弃这里不行嫌弃那里不好。 匡扶汉室需要兵强马壮奉天子以讨不臣,另建新朝更要圈地盘高筑墙广积粮壮大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说什么都是假大空。 他能猜到颍川世家的想法,不管是汉室再次涅槃还是新朝建立中间这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都不好过。朝廷已经成为摆设,各路诸侯都开始圈地盘,世家大族为求自保干什么都会慎之又慎。 连汝南袁氏都差点被杀干净,他们这些小虾米更不敢瞎折腾。 但是,这不是把他们荀氏当冤大头的理由。 他这几天辗转于颍川各城,就像毕业季到高校进行校招工作的HR,好不容易成功和颍川大学的士子们签订三方合同,结果合同生效之后那些士子集体违约还不付违约金,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 换个立场代入,如果他辛辛苦苦要死要活毕了业又历尽千难万险签了工作,临到上岗对方却说“对不起,我们offer发多了,岗位有更合适的人选,请您主动解约”,浪费他的时间精力还什么赔偿都不愿意给,他刀了对面的心都有。 言而无信!不可原谅! 荀晔磨了磨牙,甚至有种留下来加入混战的冲动。 等等!为什么不加入呢? 颍川世族不如他带来的兵马可靠,并州猛将众多,只需要再分出三千精兵他就有把握守住颍阴。 孙坚和袁术的合作关系非常塑料,塑料到都不用他特意派人去挑拨离间就会分道扬镳。 反正都是为了粮草,跟袁氏合作和跟荀氏合作没有区别。 不,他比袁术靠谱的多,至少他干不出前线正在打仗就切断粮草供应的缺德事儿。 武将和武将之间更容易惺惺相惜,他现在没有当家做主也还不到转职的时候,还能以武将的身份和乌程侯较量一番。 没有什么问题是打一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打一架。 算算年纪他应该和孙策差不多大,实在不行就“天下大佬皆我叔”。反正他年纪小,喊声叔不吃亏。 这是他第一次以荀氏子弟的身份在颍川亮相,第一次亮相就吃闷亏以后还能得了? 不能让步!坚决不能让步! 他荀明光吃米吃面不吃亏,休想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