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典籍万金难求,就是书肆中那些寻常的书简也常有一书十金百金之价。 荀小将军得神人入梦才有此等便携精巧的书本,虽不是孤本但也极为难得,就按五百金一本怎么样? “五百金?”荀晔差点没绷住表情。 资料刚到手的时候他也豪情万丈的想过不要脸的一本书卖五百金,后来匠人试验造纸屡战屡败,他甚至阴暗到想一本千金。 但是那时候只是想想,等到书真的印了出来,再看看天下现状,还是非常现实的把价位调整到五十到一百金。 前期研发其实没费多少事儿,就是他着急看到成果才显得那么难。 工匠都是家里的工匠,投入几乎为零,成本几乎为零,不管是五十金一本还是一百金一本都是血赚。 在这两万钱能买美婢壮奴的年景儿,百八十万钱可以换四五十个奴婢的身契,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没那么厚的家底舍得拿千金买书。 千金市骨那是意在招揽人才,千金买书能得到的就只有一本书。 算了算了,百八十金得了,大不了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荀小将军以为他考虑的够周全了,但是现在却发现他还是小觑了世家大族的家底儿。 荀晔没想到这位没多大名气的韩先生张口就能报五百金,韩胤却以为他报价报低了,看荀晔表情不太对连忙改口,“此书虽是上天所赠,但在下实在无甚家资,八百金、不、千金,千金一本,将军以为如何?” 方才说五百金确实是他心存侥幸以为年轻人不通俗务可以糊弄一下,既然糊弄不了,那就只能拿出诚意重新报价。 韩胤隐晦的表示在这种事情上讨价还价传出去不好听,两千金是他能承受的最高价位,再高就不行了。 儒家典籍何其多,他想要的可不止一本两本。 荀晔:…… 你们世家、这么有钱的吗? 还好他没直接报价,要是上来就说五十金一本百金一本能直接把生意干废。 五百金直接翻倍到千金,家里有矿啊这么豪横? 荀小将军心情复杂,但是非但不能表现出来高兴,还得让韩胤觉得就算千金买一本书也值的不能再值。 纸质书乃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儿,路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印书需要时间,先生将书目留下,印好的之后直接命人送去南阳。”双方达成一致,荀晔才又说道,“家中匠人识字有限,所有书籍都得府中长史亲自把关,不过先生放心,书印好后立刻就会送到先生手中,袁府君处还有劳先生多多美言。” 韩胤满口应下,“将军乃人中龙凤,我家主公也并非无理取闹之人,即便不结亲也不耽误我家主公与将军交好。” 经过一番交涉,双方都觉得自个儿赚大发了。 荀晔客客气气将大客户送走,回过神来整个人都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 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珍惜,书印好之后肯定不会立刻给韩胤送去,怎么着也得拖延到过年。 不过前面那句“印书需要时间”不是假话,工匠刚掌握印书的技巧没几天,印书容易雕刻模板难。 但是汉武帝时官学设《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后来博士逐渐增加,《易经》分四家,《书经》分三家,《诗经》分三家,《仪礼》分两家,《公羊春秋》分两家,统称为五经十四博士。 虽然不知道韩胤要哪些书,但是市面上能见到的书无外乎以上几本。 大儒注解属于私家书籍,大部分都只能传抄转阅不能售卖,不然可能会被其门人喷到身败名裂。 阶层固化就是这样,知识只在上层流通,底下人想学习那是千难万难。 印书的工匠识字不多,有些甚至一个字都不认识,让目不识丁的匠人来用活字印刷术实在是难为人,他们现在更适合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印的册数越多成本越低。 不过雕版一次要刻一整页,现在走精品路线不能有错,错一点就得废掉重来,所以要多花点时间在雕刻模板上。 等过些年能大批量印书培养读书人,到时候只要模板别错太多就都能用。 这年头传抄出错的概率更高,模板出错只需要标出来即可,比传抄时错字漏字更容易发现。 贫寒学子能有便宜的书读已经不容易,没人会在意拿到的书上有几个错别字。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市面上能见到的基础典籍都印出来。 一本书卖一百金,卖出去一本就能养十四个骑兵或者三十三个步卒,三百本书的利润就足够养四千精锐骑兵一年。 一本书卖一千金,换成钱就是一千万,放到前几年甚至能买个太尉来当。 正所谓治大国若摆小摊,灵帝卖官以俸禄等级来定价,三公一千万钱九卿五百万钱,只要有钱除了皇帝什么官儿都能当。 曹老板他爹花一个亿买太尉是特殊情况,大概是因为曹老板当官太正直到哪儿都想着惩除奸佞,当官太正直容易得罪人,曹老爹只能多花点钱让皇帝手下留情。 一书千金,在颍川只有四千骑兵和八千郡兵的情况下,卖出去一本书就足够整个颍川的士兵战马都吃的肚儿滚圆。 这还是不怎么起眼的没怎么听过的文人,要是换成袁术本人,自小奢靡的袁公路怕是能报出两千、三千甚至上不封顶的价位。 难怪大汉十三州所有州郡的百姓都背井离乡,钱粮都到世家大族口袋里了,被盘剥的百姓当然活不下去。 所以他们家的家底也这么厚吗? 荀晔不敢想。 在叔祖应召进京之前荀氏只在颍川郡出名,而且出名也不是太出名,主要是叔祖那辈儿的长辈德行出众,不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样在官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应该、应该没有太有钱吧? 长辈们的衣食住行的确很讲究,但是也有他和他爹这种不怎么讲究的,不过他们父子俩隐居在乡下也没缺过钱就是了。 嘶,天下乌鸦一般黑,恶龙竟是我自己? 荀小将军神情恍惚,脚步虚浮的飘到郭嘉办公的地方,想和聪明叔聊聊到底是他不正常还是这个世界不正常。 可惜猪猪陛下已经走了,不然、不行、猪猪陛下应该不太能了解他的心情,书籍的价钱到唐宋才打下来,赵大陛下应该更能感同身受。 儒家典籍的字数都不多,少的几千字多的也不过十万字。不过这是不算大儒注解的字数,算上注解那字数就多的很了。 总之就是,书肆里能见着的书印出来都是薄薄一本。 一本书,一千金,抢钱的速度也不过如此了。 郭嘉刚和毛玠算完颍川各城府库的存粮能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