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太原王氏联合并州世族给荀公使绊子就足够让他举步维艰。 别说王司徒本人,当时整个朝堂都觉得荀氏远走并州是去受罪,包括他们。 荀公年纪也不小了,可能用不了半年就得永远留在并州,也没人能想到他老人家能老当益壮到这种地步。 但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办法。 如今的王司徒心思越发难猜,也不似以前那样好相处,要是不小心说错话连求饶的余地都没有,官员不得不选择明哲保身。 其他人可以保持沉默,被司徒大人一手提拔上来的执金吾何斌和卫尉张喜却不能,硬着头皮也得开口,“大人,颍川援军已到京城,接下来要怎么办?” “让他们去孟津防备于夫罗。”王允神情莫测,“匈奴粗蛮,孟津兵力不足,京城有禁军防守,派他们去孟津再好不过。” 这话所有人都没法接。 要是京师禁军靠得住就不需要让人家进京,直接去孟津还省事儿。 现在兵马到京城了又说京城有禁军用不着他们要让他们去孟津和来犯敌军隔河相望,真的不是故意找茬吗? 何斌实在猜不透王允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知道这么明显的针对肯定不行,“大人,于夫罗不敢渡河,且诏书上写的是命荀明光支援京城,再把人派去孟津会不会不太妥当?” 张喜也谨慎的开口,“大人,将人派去孟津可能会被群臣诟病。” 王允已经拿定主意,自是不许再有不同的声音,“京师之危来自于夫罗,荀明光麾下皆是精兵,孟津乃灵帝所置京师八关之一,八关都尉统营八关军政拱卫洛阳,让他去孟津如何不算支援京城?” 京师之危来自于夫罗,于夫罗会不会渡河他很清楚,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荀明光和他的兵调的远远的免得坏事儿。 颍川离京城很近,近到快马加鞭半天就能赶到,但是只要消息封锁的好,就算荀明光和吕奉先都在颍川周围也于事无补。 闹事的是颍川境内的世族,他们能杀一家两家还能将人杀光不成? …… 寝宫之中,气势汹汹的小皇帝挥退伺候的宫人,跟泄气的皮球一样瞬间蔫儿了下来,“小将军,朕有话想对你说。” 荀晔跟在后面,不太清楚天子今天为什么这么刚,稳妥起见还是把那句“陛下,臣也有话对您说”收了回去,“陛下请讲,臣在听。” “是朕不好,朕要是仔细一点就能提前和小将军打招呼,小将军提前知道就能早做准备,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王司徒欺负。”小皇帝满眼愧疚,像个大漏勺一样见到人就把知道的消息全部漏了出来。 不管太傅和他强调多少遍,他依旧觉得他们家小将军备受欺负。 本来就是在受欺负嘛,不能因为小将军有本事欺负回去就说他没被难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唉,京城就是龙潭虎穴,受苦的有他一个就够了,小将军能不来还是不要来。 荀晔被说的有点心虚,虽然他确实喜欢在天子面前卖惨装可怜,但是被天子当面这么说还是感觉怪怪的。 大概是之前用力过猛,天子口中那个备受欺负的小可怜真的是他? 也、也行吧。 他赤胆忠心荀明光,满腔热忱不顾自身安危救驾勤王,找个对他没有偏见的史官来写这一段,肯定能把他们写成堪比刘备诸葛亮那样的君臣典范。 陛下说的都对,他就是这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耿直忠义小白花。 小皇帝唉声叹气说完,接下来就是荀小将军愁眉苦脸诉衷肠,“陛下,臣也有话对您说。” “小将军请讲。”小皇帝打起精神,“朕能帮得上忙的话一定帮。” “并非要陛下帮忙。”荀晔从角落里找出他落了灰的良心,语重心长的说道,“臣知道司徒大人心怀不轨,也明白京城不安稳。但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抗旨不听是大罪,进京还能看看司徒大人到底要干什么。只要陛下不被奸人蒙蔽,臣带着那么多兵肯定有自保的法子。” 对不起了王司徒,鉴于您最近各种失心疯的行为,这个“奸人”的名号您当之无愧。w?a?n?g?阯?发?b?u?Y?e?i??????????n?2????????????????m 陛下也不用心里过意不去,该愧疚的不是您。 权利之争向来各凭本事,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管谁胜谁败都和参与不到其中的天子没有关系。 殿中没有外人,他就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今王司徒针对他针对的毫不遮掩,将来若是他占了上风希望陛下不要骂他是乱臣贼子。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他有他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分心防备随时可能射到身上的冷箭。 小皇帝郑重点头,“将军放心,朕明白。” 小将军肩上是颍川的上百万百姓,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百姓,他要将心思用在造福百姓上,不能被迷恋权势的家伙绊住手脚。 如今朝中对王司徒的意见很大,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他能在董卓死后把持朝政,自然也能有别人将他赶下台。 权臣嘛,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别人家很正常,能雷打不动一成不变才奇怪。 “……臣先谢过陛下。”荀晔顿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就算他不说这些天子也能自我攻略给他找好理由。 难怪历来权臣都喜欢扶持听话懂事的小皇帝上位,这感觉真不赖。 听话懂事的小皇帝已经脑补出“荀小将军忍辱负重对朝廷的命令言听计,不料主政的王司徒得寸进尺,荀小将军忍无可忍为求自保不得不反杀王允成为新任权臣”的曲折大戏,“不管小将军做什么,朕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小将军已经那么努力,他这个摆设天子当然要自觉的听从摆布不拖后退,不然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有意见。 有权臣如此,君复何求啊? 他果然还是那个运气绝好的他。 荀晔:…… 他们两个的脑回路真的在一条线上吗? 荀小将军和天子“密谈”许久,在宫人上前通报说太傅回来时告一段落。 小皇帝慌里慌张的让他们家小将军赶紧离开,最好走另一条路别和太傅遇上。 太傅最近脾气不太好,小将军私下遇到太傅可能要挨骂。 好吧,太傅要是知道他和小将军说了那么多的确会生气,但是最大的可能是好声好气送走荀小将军然后回过头来骂他。 家丑不可外扬,教训他和教训其他小辈不一样,他再怎么着也是天子,教训他得关起门来教训。 荀晔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的绕远路离开皇宫。 话说回来,杨太傅又不是王司徒,最近事情多略有些暴躁应该也不会拿无辜的他泻火吧? 不明白,搞不懂,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