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2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4(1 / 1)

谋反的帽子, 甚至还会被召他们进京的袁氏卸磨杀驴倒打一耙。 袁氏是四世三公的庞大世家,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让他们进京是抬举他们西凉武夫,一旦觉得他们碍事立刻就能将他们踢走明哲保身。 机遇与危机并存,局势那么紧张, 董卓愣是不走寻常路用那三五千兵马诳时惑众在京城站住了脚, 然后就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袁氏调董卓进京只是想借他的兵力撑场子, 董卓对袁氏也没有多少真心,时机一到便是踹掉袁氏单干。 趁机进京的凶悍武将目标明确, 调兵进京的世家大族却傲慢的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最后落得那么个下场也不稀奇。 利用武将容易被反噬,连四世三公的袁氏都落得族灭的下场,王司徒哪儿来的自信觉得他们会老实听话? 听他个大头鬼! 如今京城只有那些只能看不能打的禁军,朝堂对王允的意见也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他们起冲突的话天子肯定站在他们这边。 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何乐而不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将军以为如何?” 贾校尉语出惊人,听的荀小将军一瞬间以为他们不是来救驾勤王,而是杀来京师夺了鸟位的反贼大军。W?a?n?g?址?F?a?布?页????????w?€?n???????②????.???o?? 反客为主?号令百官?这是他们现在能干的事情吗? 先生,进度有点快,兵行险着也不是这么行的,有没有稳妥点儿的法子? “稳妥点儿的法子?”贾诩遗憾不已,却也没说没有别的法子,“将军传信给并州的援军,让他们立刻捉拿于夫罗进京就是。” 王允把他们打发去孟津是为了抵御于夫罗的进犯,只要于夫罗没了,他们自然没有奔波劳碌的理由。 “此计甚好。”荀晔连忙点头,大概王允是贾诩开启搞事模式的必要条件,这不,轻轻松松就把贾毒士搞应激了。 唉,安安稳稳对大家都好,你说你瞎折腾什么? 荀小将军在心里对王司徒的失智之举指指点点,然后谨慎的让贾校尉稍安勿躁。他马上派人去通知并州那边包于夫罗饺子,京城这边还是稳一点更好。 贾诩眸光微动,“王司徒离众叛亲离已经不远,只要将军振臂高呼,事后便能以大将军之尊坐镇京师,将军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富贵险中求,他觉得刚才的提议更适合他们。再说了,他们现在也没那么险。 不用背负“挟天子令百官”的骂名就能执掌大权,再没有比现在更适合反抗权臣暴政的时候了。 荀晔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大将军?他吗? “先生,那是王允,不是董卓。”倒行逆施众叛亲离的是董卓,王允虽然过分但是还没过分到那种地步,不要把形容董相国的词直接套到王司徒身上,人家罪不至此。 贾诩眯了眯眼睛,“将军,在下说的便是王司徒。” 什么罪不至此?打扰他种田就是罪大恶极。 董卓当政的时候他天天被使唤的没有歇脚的空儿,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好不容易董卓死了还找了个合适的活儿,结果还没高兴几天王允又开始折腾。 董卓当政他被折腾,王允当政他还被折腾,那董卓不是白死了吗? 为了让董相国不白死,只好请王司徒也死一死。 他能怎么办?他也是被逼无奈啊! 荀晔一边听贾校尉诉说辛苦一边写信,贾校尉说的差不多了他的信也写好了。荀小将军让人快马加鞭将写好的信件送去晋阳,然后回来做贾诩的思想工作,“先生莫急,等过两日于夫罗被押解进京再做决定也不迟。到时若王司徒继续无理取闹,本将军便在满朝文武面前和他据理力争。” 占理就据理力争,不占理就无理取闹。 吵架而已,他长这么大吵过那么多架还真没输过。 现在就入主京师是真的不行,他也没那个资历当大将军,换成吕布来也不行。 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朝廷还是得有个王司徒上蹿下跳当他们刷声望的工具人,不能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大将军会有的,地盘也会有的,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 黄河北岸的河阳津,冀州来的匈奴骑兵驻扎于此,军营周围近百里的村寨都已被劫掠一空。 营帐之中,于夫罗烦躁的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有京城的消息了吗?” “如果没有在京城耽搁,传令兵半个时辰左右就能回来。”副将脸上有道疤,表情也不怎么好,“单于,我们真的要听命于王允?” 虽然他也感觉跟着袁绍没前途,但是看京城的情况,那司徒王允也不是什么好鸟儿。 “再等等,再等等。”于夫罗深吸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安抚旁边的人还是在安抚他自己。 “我说过既然去了冀州就安心留在那里,现在可好,京城靠不住冀州也回不去,并州更是连碰都碰不得。”张扬苦着脸叹气,“留在冀州好歹能吃喝不愁,现在连养兵都得靠抢。” 这些天周围的村寨已经被抢干净,等营中粮草再消耗干净怎么办? 攻城是不可能的,他们就这么多兵,损兵折将去攻打注定攻不下来的城是得不偿失。 不对,是只有“失”没有“得”。 有安稳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你说你图啥? 于夫罗捏紧拳头怒目圆睁,“你闭嘴。” 张扬叹了口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被骂回来后哼哼唧唧继续当他的透明人受气包。 要不是被胁迫同行他才不愿意在这儿待着,瞪什么瞪,再瞪也不是他主动跟来的。 也不知道倒了几辈子的霉才被这个煞星给缠上,都说匈奴首领于夫罗是随他投奔袁绍,要不要睁开眼睛看看当家做主的到底是谁? 真要是随他投奔袁绍的话当家做主的应该是他,他不愿意离开冀州还会硬绑着他走吗? 好好的将领不做非要当丧家之犬,还拉着他一起当丧家之犬,真是无法无天、倒反天罡! 气死他了。 于夫罗已经焦头烂额,没空管张扬有没有生闷气,“要是王允真的靠不住……” 要是王允真的靠不住,那麻烦就大了。 他之前冲着袁绍的名望和张扬一起去投奔,到地方之后才意识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和他根本不是一路人。 袁氏对董卓挥之即来招之即去最终却被董卓反杀,但是袁绍好像并没有从其中得到什么教训,对待偏远边地而来的武将依旧是藏不住的轻蔑。 既要用他还看不上他,看不上他还非要用他,这是什么道理? 难怪之前麴义走的那么干脆,他要早知道袁绍是这个德性他也不去。 千金难买早知道,好在现在跑也来得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