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2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9(1 / 1)

局面,荀将军这次便将朕带走如何?” 第95章 朝堂大乱斗 * 小皇帝面上不显, 心里却已经开始欢呼雀跃。 京城不安全,长安不安全,天底下除了小将军身边哪儿都不安全, 他早就想光明正大的找小将军抱大腿了。 感谢王司徒的无理取闹,要不是王司徒在这里胡搅蛮缠他还没法把话说出来呢。 当他开玩笑也行,当他被气到瞎说也罢, 反正他说出来了。 朝堂上都是人精, 肯定明白“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就是真心话”的道理。现在心里有点准备, 将来他真的跑去找小将军的时候就不能再骂他了。 嗨呀, 他真是个有急智的大聪明。 满朝文武都被他刚才的话给说懵了, 不过没关系, 他可以再解释解释,“洛阳城四面环山,又有黄河、洛水拱卫,看上去的确是易守难攻。但如今的形势诸位都清楚, 乱军层出不穷,谁都想来京城争一争, 朕年纪小见识少实在害怕, 京城的安危就全靠诸位爱卿了。” 他们大汉没有天子必须一年四季都留在京城的规矩,偶尔也得让皇帝去行宫歇一歇。 他在京城也是摆设,爱卿们可以当他生病外出休养就行,反正京城有他没他都差不多。 这么想,他留在京城的话将来京城被围朝堂就会被一锅端, 他不在京城到时候还能远程帮忙写诏书求援, 不然让朝中大臣求援都没地儿求。 他年纪这么小都知道人心靠不住, 爱卿们都是大人肯定比他更清楚这个道理。 拍拍胸口想一想,如果没有朝廷的诏令就派兵进京解围要被问罪, 天底下几个人敢出头? 何况现在这天下本来就没有多少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 就拿这次来说,他前些天写了不只一份诏书,来支援的除了荀小将军就只有这位没收到诏书的麹将军。 王司徒想闹就闹吧,看看最后没法收场的是谁。 他觉得不是他,也不是他们家小将军。 哈哈。 荀晔也觉得没法收场的不是他,但是他感觉小皇帝待会儿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怎么说呢,都知道天子是摆设,但是这个摆设必须得有,不然就算朝廷文武官员齐全的不能再齐全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天子身边随时可以再拉起个名正言顺的草台班子。 还有就是,就算京城不安全,天子也不能把害怕想跑之类的话放到明面上。朝臣不好是朝臣的问题,天子早早离开让京城的百姓怎么办? 什么叫“京城的安危就全靠诸位爱卿了”?这是天子能说的话? 这年头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但是皇帝也得有这个觉悟。刚才的话要是传出去不光小皇帝那原本就没有多少的威望会骤降,连太傅杨彪都得跟着受牵连。 太傅天天进宫教导天子,就教导出这么个结果? 看杨太傅那吃了十斤苍蝇屎一样的脸色,唔,祝陛下好运。 当然,他非常欢迎陛下和他一起走,如果将来有机会也绝对不会将陛下拒之门外,但是这些事情他们心里知道就行,说出来真的会挨骂。 崇德殿中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众臣看看还没有意识到说错话的小皇帝,一半怒视王允一半怒视杨彪。 怒视王允的大臣想的是:都是这老不修的错,他要是安安稳稳的论功行赏不就没有后面这么多事情了? 怒视杨彪的是不敢瞪王司徒的大臣,这波人想的是:反正今天司徒大人已经没法收场,能拖下水一个是一个。 和胡言乱语的天子相比,年轻气盛不给老臣面子的荀小将军根本不是事儿。 麹义饶有兴趣的看戏,怎么都没想到领个赏能领出来那么多事儿。 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儿连支能打仗的军队都凑不出来,一群弱鸡竟然还斗的像模像样,今天这一会儿发生的事情足够他回去和人讲一个月,肯定能把那群没见识的同僚讲的一愣一愣的。 朝堂局势他也看明白了,都不用动脑子想,看他们的反应也能看出来。 大概都知道朝廷弱势管不住地方,外面诸侯拥兵自重,京城朝廷搞政斗也斗的很不走心。 没有看错的话,朝中官员主要分两派。人多的那派听王允的话,另一派低调行事只做好分内之事其他什么都不管。 天子?天子不重要。 小孩儿才刚刚十岁,就算是太傅杨彪都没想过让天子亲政,总的来说这朝廷就是王允王司徒的一言堂。 如果这次来的是个没脾气的软柿子,被王允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下来估计真的会忍气吞声。 可惜他麹文泰不是受气的人,他们荀小将军也和软柿子不沾边。 董卓死后的朝中争斗所有人都清楚,当初各方到底是什么想法已经不重要,反正荀氏已经成功在并州站稳脚跟。 荀小将军的风格和其他世家子弟不太一样,大开大合很能得罪人,但是得罪人不意味着做的是坏事,要他说这世上比这小将军还有良心的人不多,能被他得罪的都得反思自个儿身上的问题。 再说了,得罪人又能怎样?没能耐反击就老实受着。 如今并州已经是铁板一块,颍川这次把有小心思的清理了一遍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人敢闹事,朝中官员心中透亮,不少王司徒的拥趸都悄无声息的变成了观望观望再站队。 都是滑不溜秋的泥鳅,心眼一个比一个多。 还是并州好,简单粗暴没那么多事儿,就是骂人也骂的浅显易懂,不像这宫里连吵架都要引经据典咬文嚼字。 大臣们懵了一会儿慢慢都缓了过来,然后在小皇帝的震惊中开始新一轮的互相攻讦。 荀晔默默退回原处,这次是真的压低声音和麹义说话,“麹将军放心,功劳肯定不会少,但是得等到他们吵完才能出结果。” 王允刚才和他吵是自降身价,现在互相发难的是底下人,不管是王司徒还是杨太傅都不会亲自下场指着对方的鼻子骂。 说错话的是天子,他们也没法开口。 麹义难得好脾气,“无妨,这朝会还挺有意思。” 荀晔:…… 说实话,他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有意思的朝会。w?a?n?g?阯?发?布?页????????w?e?n????〇????5???????? 听说古代朝堂起争执的时候武德相当充沛,但是他只听说过明朝的朝会吵着吵着变成群殴,都是古代王朝其他朝代应该也差不多。 下次阿飘爹来的时候问问,多打听打听没坏处。 所以眼前能打起来吗? 荀小将军煞有其事的想着,在场武力值最高的就是他和麹义,打起来也不怕。 好在混乱没持续太久,小皇帝反应过来后满眼惶然的宣布退朝,退朝前还不忘让小黄门将早先准备好的封赏诏书宣读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