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只能吃十天半个月,对他们来说就是足足三个多月的粮草。 自从他们仓库多了足够支撑三个月的粮草,老大脸上的笑就没压下去过。 虽然三个月后粮仓又得空掉,但是也不耽误他隔两天就去粮仓溜达溜达感受有粮的快乐。 直到隔壁传来袁绍的死讯。 其实吧,他们觉得袁绍死了也不是坏事,老大甚至可以笑的更大声,但是他们也不知道俩人小时候关系到底有多好,总不能连伤心都得拦着。 “这都一整天了,大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缓过来?”曹仁嘟囔了一句,然后把问题抛给程昱,“先生,您感觉大哥现在缓过来了吗?” 被强行拉过来的程昱:…… 他能说他感觉他们家主公正在一边伤心一边琢磨怎么扒拉袁本初的遗产吗? 冀州那么大,肯定有公孙瓒关注不到的地方,袁本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冀州本地那些人才不会轻易离开,随他从京城去冀州的豫州籍士人应该能搜罗过来几个。 虽然袁绍手底下的人良莠不齐,但是总不能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最近豫州的士人都不爱出远门,兖州本地的士人又大部分都心高气傲用鼻孔看人,没法从兖州招揽人才那就只能放眼别处。 其实兖州的人才也不是都不能用,就是主公现在拳头不够硬,要是能像荀小将军那样直接不听话的就掉脑袋保准都能消停下来。 可惜,实在可惜。 …… 荀小将军也觉得很可惜。 所以他决定临走之前给曹老板提个醒儿,不听话的手下该哄哄该杀杀,感觉扛不住了找隔壁邻居帮忙不丢人。 虽然现在的曹老板手底下没几个高端谋士,但是一个程昱掰成八瓣儿用足够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实在不行文武双全的曹老板还能自己顶上。 W?a?n?g?阯?F?a?B?u?y?e?ī?f?u?????n????〇????5?.?????? 不慌,问题不大,小小兖州轻松拿捏。 曹操也想和荀小将军一样“小小兖州轻松拿捏”,问题是兖州不是他想拿捏就拿捏,除非豫州能把吕布或者孙坚让出来给他镇场子。 他就问一句,镇场子的大军来了之后还有他说话的地儿吗?兖州到底谁说了算? “兖州当然是曹府君您说了算。”荀晔非常确定的回道,“温侯和乌程侯都是猛将,但是都威猛有余细致不足,让他们主政的话兖州就会变成公孙瓒主政时的幽州。您要知道,百姓不光需要能抵御外敌的猛将,还需要能让他们安生过日子的父母官。” 比如曹府君您。 当老板不好玩,操心太多容易英年早秃,不如专心当个内政大佬。 降低游戏难度的机会就在眼前,心动吗亲? 原曹魏阵营现荀氏阵营的谋士天团在朝你招手,真的不心动吗亲? 曹操:…… 说实话,很心动。 荀小将军说之以情晓之以理,描绘出来的大好蓝图格外诱人,勾的曹老板恨不得当场认大哥。 是的,荀小将军虽然年纪小,但是也不干没有好处的事情。 少年郎争强好胜,走到哪儿都想当大哥,偏偏他还真有当老大的能耐。 “时候不早了,曹府君您休息,我先走啦。”荀小将军说的干脆走的也干脆。 本来就是临走之前的告别,现在弄的只有他一个人开心。 把烦恼留给别人,好男儿绝不回头看爆炸。 留在东郡看热闹的骑兵数量不多,没一会儿就只剩下扬起的尘土。 曹洪戳戳旁边的夏侯渊,“妙才,小将军找咱们大哥说什么呢?” 夏侯渊无奈,“要不你去听听?” 曹洪连连摇头,“我不,命重要。” 上次在门口拉着程先生说悄悄话被大哥发现就差点被揍,这次在城门口连个能遮挡的地方都没有,他傻了才去凑近偷听。 “有点舍不得他们离开。”夏侯惇叹道,“听说豫州的陈王颇有大志,你们说荀小将军有没有需要我们去帮忙的时候?” “有没有可能,陈王的大志在荀小将军的拳头威慑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曹仁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问道,“前些日子还能听说陈王招揽了多少流民训练了多少精兵,这几个月你有听说过陈国的消息吗?” 夏侯惇摇头,“还真没有。” “由此可见,陈王已经怂了。”曹洪凑过来下结论,下完结论又忍不住发问,“也没听说颍川和陈国开战,陈王没挨打就怂了?” 他以为这年头的权贵都得挨过打才服软,就跟颍川那些世家大族一样,明知道荀小将军手下不留情还是心存侥幸要搞事,吃一次教训不够还得吃两次三次。 陈王好歹是皇室宗亲,皇帝都压不住他搞事的心荀小将军压得住? 曹子廉存不住问题,想到哪儿就直接问。 夏侯渊搓搓下巴,“颍川去年收留了不少流民,陈国这些年也一直在招揽流民壮大国力,会不会陈国的百姓都被吸引去了颍川,陈王想闹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陈国在豫州其他地方兵荒马乱的时候是个好地方,可一旦其他地方稳定下来,陈国对流民的吸引力就趋近于无。 如果摆在面前的是颍川和陈国,他、不只他、连带着旁边这几位也肯定都毫不犹豫的选择颍川。 这些天和那几个黄巾首领聊的多,得亏他们是私底下聊的,要是让士兵听见估计全都能跟着荀小将军跑。 之前还嘲笑黑山贼首张燕留不住手下,现在看来是他们太无知。 在普遍不把士兵的命当人命的现在,荀小将军手下的兵活的相当有保障。 伤残会有安排,阵亡会有抚恤,逢年过节甚至还有集体的香火可以吃。伤兵残兵阵亡的兵待遇尚且如此,活着的士兵待遇肯定更好。 虽然这些都是当兵应得的,他们豁出去性命冲锋陷阵,上头就该给他们足够的保障,但是天底下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地方几乎没有。 前几天说到这个的时候黑山贼出身的兵和那几个还没正式成为荀氏的兵的黄巾贼首还吵了起来,因为黑山亲兵待遇高,黄巾出身的贼首要先去种地然后才有资格当兵,就算能当兵待遇远不如黑山亲兵。 同样是冲锋陷阵,同样是战死,凭什么待遇差那么多? 那黑山亲兵也振振有词,他们家将军说了,生命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价格不一样。而且人也要为过去的行为负责,先来后到的道理懂不懂啊? 将军还说了,有些人的死重于泰山,有些人的死轻于鸿毛。他们死在战场上就是重于泰山,死在劫掠百姓的路上就比泥还轻贱,身份还没正式转变的家伙没资格讨要待遇。 将军说将军说将军说,气的几个黄巾贼首恨不得当场拎刀去杀几个负隅顽抗的黑山贼来泄愤。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