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2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93(1 / 1)

立场上骂他不干人事…… 他还说那些人在他到任之前就逃之夭夭是心虚呢! 立场不同没什么好说的,杠精去别的地方杠去,他没空和不讲道理的大喷子争高低。 祢衡:??? 祢衡听到眼前人说他“有才辩”什么的时候愣了一下,他年纪尚轻名声不显,出了平原国就没几个人认识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州牧大人竟然听说过他的名字。 但是后面的话就不像前面那么顺耳了,“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正常情况下这话都是他说别人,头一次有人这么说他。 祢衡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他平时傲慢惯了,从来只有他点评别人没有别人说他的份儿,也可能是他无甚名气还没到别人评价他的时候,总之就是“不过如此”这几个字绝对不能放到他身上,“州牧大人莫非是恼羞成怒……” “本将军看你才是恼羞成怒!”荀晔啧了一声,直接大力出奇迹将人拽到田边用事实说话,“你满口青州各地人心惶惶官署上下惴惴不安,我问你,青州各郡国有多久没能正常春耕?不说整个青州,就说你口中那位弃官投奔别处的孔融,北海国的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过的是什么日子你清楚吗?” 木屐不适合快步走,祢衡的个头儿也比不过荀小将军,反应不及直接被拽的踉踉跄跄。 身体受制于人,不耽误他嘴上继续咋咋呼呼,“孔北海到任后召集百姓聚兵讲武,亲写书札和青州各郡共同谋划讨贼之事,还设立学校推举贤才,天下皆知孔北海之名。” “天下皆知孔北海之名,都知道北海国在他的治理下奸民污吏横行霸道正常百姓无处谋生?好到斗米十千饿殍遍野?好到百姓宁肯落草为寇也不愿找官署求助?好到整个青州在他的筹谋之下都宁随黄天赴死不向苍天求生?”荀晔抱着手臂反问,问完之后也不想听祢衡反驳,反正听了也没什么意义,“小小年纪不学好听风就是雨,纯粹是吃太饱了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既然祢处士为孔北海打抱不平,不如留下来和北海籍贯的百姓共同劳作几日,看看到底是现在好还是之前好。” 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打的少。 还好这家伙不是他家孩子,真要是他家的孩子他能把人挑在枪尖上教训。 祢衡,平原祢氏。很好,他记住了。 荀小将军越说越气,直接召来亲兵把人弄走,“此人对本将军无礼,送去徐和将军那里劳改半个月。” 张饶、徐和那支黄巾军早先因为孔融名声大试图投降,结果不光没投降成功还额外带走了好几万的北海百姓。 既然祢衡觉得孔融治理的北海好的不得了,那就让真正经历过孔北海理政的百姓给他讲讲当时的北海国到底是什么鬼样子。 有才就能胡说八道了吗?我爹我叔我伯我全家都有才我说什么了吗? 什么人呐!简直不可理喻。 荀小将军骂骂咧咧,不光在心里骂骂咧咧,整个草棚都能听到他的怒骂。 就很不世家。 祢衡懵了。 虽然他喜欢羞辱权贵瞧不起所有人,但是他毕竟还是个未及冠的少年郎,从小到大嘲讽过那么多人最多也就是挨几句骂,对方还都骂不过他,这还是头一次根本不给他对骂的机会直接把他抓起来。 劳改?什么意思?抓他进大牢吗? 荀晔没空和杠精对着杠,有自信杠成功也不想费这个功夫,书房里那么多活儿等着他干,田里那么多情况等着他视察,真当所有年轻人都无所事事啊? 做人最重要的是有价值,能做学问是好事,有文采能写文作赋是可以给后人留下文化瑰宝,但是有后人的前提是先人能活下来,先人都饿死了还哪儿来的后人? 深呼吸,冷静,收。 他是提前一步进入成年人世界的天命之子,不和有眼如盲的喷子一般见识。 …… 齐国屯田大营,张大帅出去执行秘密任务,目前营里的大小事务由二把手徐和代理。 整个大营都在劳改,处理营中事务也不耽误他们白天下地干活。 祢衡被送到田里的时候,徐和正在清理水渠里的淤泥。 “就这一个人?没别的了?”徐将军甩甩手上的泥点子,毫不客气的说道,“主公从哪儿找来的人?感觉让他通个水渠都能自个儿把自个儿淹死。” 就这小身材板儿别说干活儿了不拖他们后腿就不错了,是老大在外面犯错了吗?主公为什么送来这么个玩意儿? 祢衡咬牙切齿,“少瞧不起人。” 区区农活手到擒来,没干过不代表他学不会。 外面的传言没错,荀青州果真是个武断专横之人,哪里比得过孔北海礼贤下士? 徐和撇撇嘴,听亲兵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表情更是古怪,“这小子说咱家主公到田里是装模作样?不是,你小子从哪儿听的谣言?说人坏话都不过脑子的是吧?” 祢衡梗着脖子反驳,“难道不是?” 徐和嗤笑一声,将铁锹扔给旁边的兵,光着膀子压迫感极强,“你懂耕地、翻地、播种、除草、除虫吗?懂得根据地势高低安排水渠流向吗?懂得收割作物进行秸秆再利用吗?懂得堆肥来滋养农田吗?” “不、不懂又能怎样?”平原祢氏大小算个世家,他身为世家子还没有沦落到亲自耕种的地步,不会种田很正常,“耕作是农人的事情,荀青州又能懂多少?” 此话一出,都不用徐和开口,带他过来的兵就直接怼了回去,“荀青州又能懂多少?徐将军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我们家将军教的,你说荀青州能懂多少?” 这世上绝大部分世家子都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其中不包括他们家将军。 他们家将军有仙家爱重,可以在睡梦中接受仙人教导,若非将军懂得如何使庄稼丰收又怎么会每到春耕就往田里跑? 也就他们家将军脾气好,换个脾气暴躁的当场就能把人拖出去砍了。 第142章 胸有城府牛 * 荀青州在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 要不要搞个上山下乡让那些某些人亲身感受一下耕种的快乐。 但是再看看紧张劳作的田间,又感觉分不出精力去额外找事儿。 本来春耕时间就紧,再腾出手就教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肯定耽误正事儿。而且官署里的官员虽然大部分都不会种地但也不会和祢衡那样到处乱喷, 人家从早到晚也在为政务忙碌。 书院里的学生在正农忙时会安排劳动课,官署里的官吏还真没那个条件。 他刚到青州不到半年,恢复民生没那么快, 调整之后的教育制度也需要时间让底下的学官适应。 地方官署不能只依靠主动前来投效的士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