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设法的限制世家发展。 两次党锢让世家大族元气大伤,但是看看现在的局势就知道,世家没有伤到根本,倒是外戚和宦官全部被铲除。 世家势大,现在已是割据州郡自治,再大下去可就…… 不、还不到忧心那些的时候,他们要说的是荀氏小子在青州举行的科举取士。 若此法推行至大汉全境,那世间还能再有经久不衰的世家吗? 先前那小子说人手不够用要用特殊的法子取士应急,当时他还没意识到这应急之法有多惊世骇俗,如今反应过来怕是也迟了。 那小子向来不按常理行事,也不像大部分世家子那样端着,发现这法子推行起来能解决选官制度上的大部分问题后肯定不会再放弃。 问题是,世家愿意吗? 这可不是推行均田制时退让的一点点,这是直接掘世家大族的命根子啊。 “我以为明光在青州推行均田的时候太傅就会来找。”荀悦好像不在意掘世家大族的命根子带来的后果,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太傅,世家子于家学之上已经占尽优势,如果这样还比不过庶族,那的确该恼羞成怒。” 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考不过庶族子弟,丢不丢人? 杨太傅:…… 啧,父子俩一个比一个难缠。 “太傅,饿殍遍野的场面您见过吗?”荀悦收了笑容,定定的看着眼前竭诚护卫汉室的老者,缓缓开口,“您举孝廉之后平步高升,或许不知道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子。干旱时赤地千里,洪涝时颗粒无收,疫病一来十室九空,秋收之时螟蝗蔽日。朝廷在民间遭灾时本该第一时间就去救灾,但是十次遭灾有九次的赈灾粮都发不下来。” 但凡朝廷能给人一点点希望,民间也不会有那么多忍无可忍的百姓揭竿而起,也不会有那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隐居不出。 别的不说,就看他们家明光。 他们家明光小小年纪就能让青州百姓改过从善恢复正常生活,是他天纵奇才吗?不,他只是知道耕种为生的百姓需要什么。 连入世未久的孩子都知道百姓饿了得吃饭病了得吃药冷了要加衣裳,朝廷呢?朝廷只觉得天下百姓都是不需要吃喝只需要干活缴纳赋税的工具。 荀悦垂下眼帘,“太傅,这世道在吃人。” 唯才是举没有错,他们家明光也没有错。 既然没能生在太平盛世,那就想办法让世道变成太平盛世,而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战火兵燹残害世间。 如果天下世家都反对,唔,冒昧问一句,对面有几个能打的? 不是他瞧不起谁,而是看现在的实力对比,对面好像真的不太够看呀。 将领打得过吗?文臣比得过吗?就算所有世家出身的官员都撂担子不干,他们颍川荀氏那么多人也不都是废物。 他们家明光有句话说的很好:世家子不干有的是人干。 要知道天底下不只有世代簪缨的高门,更多的还是勉强传承的小士族。对那些本就无法因门第获益的小士族而言,科考不是挤占他们的位置,而是能让他们更上一层的登天梯。 小士族想往上爬,就算上面压着的是传承千百年的庞然大物也一样,真到那个时候他们家明光不会孤立无援。 除此之外,给百姓分地也牢牢的将百姓都栓在了他们这一方。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ǔ???ε?n?2?????????﹒?????m?则?为????寨?佔?点 大部分情况下平民百姓都不会对局势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乱世不一样,黄巾之乱应该已经让天下人知道愤怒的百姓有多大的力量。 杨太傅满脑子都是那句“这世道在吃人”,缓了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科考也好,均田也好,仲豫,这些并不是那孩子该操心的事情。” 即便要变也应自上而下从朝廷开始改变,而不是让一个有能力推翻朝廷的新星在地方耀眼灼目。 荀悦又笑了,“太傅,如果明光不操心,单指望朝廷的话这些政令还有推行到地方的那一天吗?” 恕他无礼,他觉得朝廷不一定有他们家明光可靠。 哦,不对,是一定没有他们家明光可靠。 第151章 威名远扬牛 *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 太阳已经升的很高,微微的风吹动树叶却带不来凉意,甚至连树荫下也没法乘凉。 盛夏已至, 敢在正午出门的都是勇士。 小皇帝认认真真的做完作业,扭头看看不远处低声谈话的两位老师,再次感叹岁月静好。 之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 但是和外面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相比, 他这过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人活着不能太贪心, 太贪心什么都不满足属于自讨苦吃, 还是他的心态好。 功课已经做完了, 让他听听太傅和荀侍郎在说什么。 猫猫祟祟.jpg 两位老师余光扫到悄悄往他们这边挪的天子, 话题一转丝滑的从剑拔弩张换成唠家常。 他们刚才谈的话题不适合让天子听,万一把人吓着就不好了。 杨太傅无声叹气,他知道和荀仲豫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荀明光那小子能大张旗鼓的推行政令肯定提前和家里打过招呼,不然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臭小子他爹也是, 以前好歹能维持住温和的表象, 现在连表象也懒得维持,比不懂事的毛头小子还要咄咄逼人。 “你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多的老夫也不说了,只希望下次那小子再干什么大事能提前说一声,老人家实在经不起吓。” 荀悦眨眨眼睛, 温声道, “今年的科考成效非凡, 明光想明年举办考试的时候顺便再办一场武举,这算不算大事?” 杨彪缓缓睁大眼睛, 颤巍巍的抬起手,“你们、你们简直……” 扶持庶族士人也就算了,武举只要武力足够就能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吕布不够用要选出千八百个吕布吗? “太傅放心,武举并非只看武艺,最基础的识文断字也是要懂的。”荀悦解释道,“只是比起文举难度要小一些。” 其实他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费劲再举办一场武举,士人大多文武双全,即便有偏向也很少对另一方面一窍不通。 虽不似温侯那般骁勇,但领兵打仗足够用了。 他们家傻小子天生力大无穷,所以他一直觉得武学这种东西更看天赋,就算再办一场武举也选不出第二个吕奉先第二个荀明光。 不过那小子说办都办了不如一步到位,免得将来文武分家士人只学文不习武在武力上吃大亏,他这叫未雨绸缪,不是没事儿找事儿。 行吧,当家做主的是他,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杨太傅抬起的手指抖啊抖啊抖,抖了半晌也没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