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21(1 / 1)

从彭城赶到下邳的传令兵喝口水缓过来气儿, 也不管躺在床上的陶谦能不能听见,直接竹筒倒豆子般把彭城国的情况尽数告知他们州牧大人,“那乌程侯之子至东海郡后放言南下,不料却虚晃一招突袭彭城国, 短短一日内连下傅阳、武原两县。彭城之兵尽数被调至下邳,国相大人无兵可用, 为保百姓不得不降。” 彭城国是徐州城池最少的地方, 别的郡国都是十几二十座城,他们彭城只有八座城池。 敌军在一天之内夺走两座城池不是因为他们只能夺走两座城,而是那位领兵的小将军停止攻城转为劝降。 国中兵力尽数被调走,莫说彭城上下已经没有抵抗之心,就是想抵抗又能拿什么抵抗? 可喜可贺, 作恶多端的笮国相逃跑的路上被路见不平的贼匪杀死。然而这么一来, 他逃跑之前将徐州所有兵力都调到下邳的举动就显得更加可恶。 既然自始至终都没打算守城, 又何必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为了让敌军来的时候好一网打尽?为了让其他郡国只能投降? 如果不是确定荀氏不会和笮融这等恶人有牵连,他都要怀疑笮国相是荀氏派来的内奸了。 传令兵是彭城人, 平心而论,他对做主调走彭城兵力的笮融笮国相怨气很大,对纵容笮融为非作歹的州牧大人怨气也很大。 奈何他人微言轻有怨气也没用,没人会听一个小兵的话。 陶谦年纪不小,接连几次打击之下顺理成章的起不来床,动也动不得话也说不得,口齿歪斜只剩下眼珠子能活动。 他倒是想挣扎起来带领徐州百姓迎敌,可惜之前做的孽太多现在想支棱也支棱不起来。 糜竺安抚完门口的百姓跟上来,等传令兵说完彭城的情况后才慢条斯理的告诉州牧大人他们商量出来的应对之策,“大人,外敌来势汹汹,若想守住下邳至少要有精兵十万。笮国相出逃之前调至下邳的兵丁数量勉强足够,然东海郡和彭城国皆落入敌手,军心不稳何谈迎敌?大人身为州牧,应当为城中百姓和军中将士着想,不能只顾自身的忠贞气节。因此我等一致决定,献出印绶,弃甲投戈。” 传令兵没忍住抬头瞅了一眼,同时在心里嘀咕:忠贞气节?这玩意儿州牧大人有吗? 糜从事说完同僚们商量出来的决策,也不管陶徐州是什么反应,挥退屋里的所有人继续讲他们为什么一致决定投降。 彭城国国相是他亲弟弟,那边情况如何他最清楚不过,能等到传令兵过来再和陶谦摊牌已经很不容易。 选择投降的理由很简单: 首先,青州和徐州开战是徐州不占理,他们在大义上落下风。 其次,荀氏手下没有笮融那等五毒俱全恶贯满盈的祸害,也不会纵容贪官污吏逍遥法外。 最后,他们这些徐州官员觉得跟着荀氏更有前途,投降是为了百姓为了将士更为了他们自己。 毕竟州牧大人在笮融担任下邳国相后变成了什么模样不用再强调,连赵别驾那等清正耿直的人都忍无可忍,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事已至此,他们也算仁至义尽,州牧大人好自为之。 另一边,赵昱等人在等待糜竺带着州牧印绶回来。 “我刚问了府上的大夫,州牧大人应该撑不了几天了。”陈登捂着腮帮子说道,“话说回来,你们留意孔文举去哪儿了吗?” 笮融出逃之前特意安排了孔融写檄文和青州对骂,孔融也很对得起他这几十年来经营的名声,写出的檄文尖酸刻薄刁钻辛辣,和对面写出来的不相上下。 如果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就更好了。 他们都是士人,知道檄文需要扬厉铺张夸大其词,但夸大其词不代表可以无中生有,文章中再怎么发散唾骂也得有个支撑点才行。 两边檄文的文采不相上下,但是放到一起比较孔融依旧落了下风,因为他檄文里的那些关于荀青州的罪名根本不成立。 在笮融调集整个徐州的兵力来守卫下邳之时,他们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硬仗,万万没想到不光对面虚实不定,下邳城中的笮国相也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孔融就是他祭出来的幌子。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要他死事先安排的再谨慎也没有用,该死还是得死。 几个人全部忘掉给青州通风报信的事情,默契的将笮国相出城遇到流匪不幸身亡归咎到多行不义必自毙上。 让他活着的时候无恶不作,这就叫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笮融死了对他们来说是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对孔融而言却未必。 陶谦治理下的徐州认可他的名声,荀氏治理下的徐州认吗?肯定不认。 他都把人家得罪死了,人家凭什么给他好脸色? “前些天还看到他府上有人走动,这两天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或许也准备收拾家当离开下邳。”赵别驾回道,“孔文举虽目中无人却也不似笮融十恶不赦,只要不耽误正事儿就随他去吧。” 陈登不太放心,“还是得派人盯着才行。” 正值投降的关键时刻,不能在这个时候掉以轻心。 王朗沉默的站在旁边,等陈登和赵昱聊完孔融的事情才忧心忡忡的开口说道,“荀青州在青州境内推行均田,此事诸位可知?” 在场众人都是徐州本地世家出身,听到这话都安静了。 青州的均田令声势浩大,想不知道都难。 官府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会让世家大族私下里干的坏事无处遁形,给所有百姓分地更是大大的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如果可以的话,他们都不希望政令推行到自家所在的地方。 但是吧,攒家底的前提是有命活着,活都活不下来说什么都是虚的。 笮融在陶谦的纵容下已经不满足于彭城、下邳、广陵三郡的漕运赋税,要是没有战事耽搁,他怕是已经将手伸到徐州全境。 陈登抚平衣袖上的褶皱,“总比让笮融搜刮了强。” 王治中是东海郡人,赵别驾是琅琊郡人,对笮融的凶残只是听说还没有见过,他陈元龙就是下邳本地人,两位不清楚笮融搜刮起来有多心狠手辣的话他可以用自己家当例子讲给两位听。 连他这个陶徐州亲自任命的典农校尉都逃不过花钱保平安,底下的官被勒索的多厉害应该不用说了吧? 如果两位想听,他也不介意喊几位苦主过来讲讲。 反正他们现在就在下邳城中,苦主遍地都是。 赵昱:…… 王朗:…… 倒也不用。 赵别驾和王治中都是因学问声明而被陶谦征召,不说大公无私满心都是百姓,至少不管当官还是不当官都被百姓爱戴。 他们两家虽然还没被搜刮到,但是都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