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是天生的将才,看他这几年的打法就知道,轻易不出兵,但一出兵就是往死里打,完全不给对方留活路。 这时候称帝实在是一步烂棋,扼守长江防线的庐江太守陆康忠于汉室,如果不是要防备刘表沿江而来怕是已经发兵来讨伐他们。 更要命的是,他们家主公带着大军被困在广陵,荀小将军却不只派去广陵的那一支兵马,再加上已经快打到寿春城下的豫州大军,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无生。 便是有心挽回颓势,在他们家主公的一错再错之下也是无力回天。 阎象放下手里的笔,一瞬间沧桑许多,“到时候再说吧。” 他们大老远来到九江,总要等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 杨弘摇摇头,走到田野跟前继续问,“海平是哪里人来着?” “老家在北边,家里已经没什么亲人,不说也罢。”田侍中两眼含泪,似是舍不得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生活,说着说着就呜呜呜的哭了起来,“在下生来便亲缘淡薄,幸由族人抚养长大,然而这些年族人也相继离去,亲朋好友走的走散的散,莫非在下是那天煞孤星转世?不然怎么每次略有安稳便出现变故?” 杨弘和其他人都吓了一跳,赶紧过去安慰,“是这世道的问题,这年头因为战乱颠沛流离的多的去了,怎么就天煞孤星了?” 亲朋好友走的走散的散多正常,就北边前些年的乱象,说是十室九空都还有因为瘟疫毫无生机的村寨在幽幽的盯着他们。 这世道太乱,除非天子能支棱起来重振大汉国威,不然这乱七八糟的日子还长着呢。 以前也没看出来田大人这么多愁善感,怎么刚说几句就开始哭? 弄得他们也怪想哭的。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泪,忍住。 可是氛围已经烘托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很难忍住眼泪啊。 o(╥﹏╥)o ……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袁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广陵三城,在周瑜抵达广陵控制住广陵太守张超之后,被夺走的三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他们手中。 广陵不似中原那般一马平川,但骑兵冲杀的势头也丝毫不减。 周瑜亲自率军追杀,袁术军中大乱,将士四散奔逃,尽数被提前埋伏在芦苇丛中的兵马俘虏,仅有寥寥数人逃归九江。 但是其中不包括袁术,也不包括为袁术“出谋划策”的孔融。 荀晔没功夫和战俘打感情牌,直接让大功臣周瑜带上俩人进京复命。 造反是死罪,撺掇造反亦然,孔融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让传承千年的孔氏在这里画上句号,但也能大大降低他们在读书人心中的威信。 这次战事开销不小,最好能多带回来点儿赏赐补上他们的消耗。 袁术被俘第三天,寿春城破,乌程侯孙坚暂领扬州刺史。 第四天,鼻青脸肿的虎崽子带着黄盖、祖茂两员大将还有一万精锐水师回到下邳,“大哥!策幸不辱命!” 荀晔:!!! 乌程侯这什么毛病?怎么每次都照脸打? “两位将军怎么不拦着点儿?瞧这打的,又得大半个月养不回来。” 黄盖和祖茂还没来得及说话,孙策便努力睁大他那肿的几乎睁不开的眼睛叉腰道,“男子汉大丈夫不拘小节,这点伤不算什么。大哥你看,咱有水师了!” 从今往后都是他的兵!挨打也值得! 第164章 问大山要人 * 荒诞的称帝闹剧戛然而止, 好像就是给天下诸侯提个醒儿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朝廷已经凉了弟兄们可以收拾收拾准备开抢了”“试试不一定逝世”。 事实证明,试试就逝世的可能性很大,但朝廷已经凉了是真。 虽然称帝的袁术连一个月都没撑到就被压到京城处决, 但其中出力的并不是朝廷,而是已经坐拥大汉半壁江山的荀晔。 什么?不是姓荀就都归他? 不重要,反正都姓荀。 总而言之, 袁术用生命为天下人展示出汉室已经衰微到何种地步。 天子尚在京师, 此时称帝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当初诸侯联军打董卓有多名正言顺, 现在打袁术就有多理直气壮。 拥护汉室的要讨伐袁术, 想将汉室取而代之的更要讨伐袁术, 一石惊起千层浪,水面下的各方势力都被他给激了出来。 打董卓的时候还有人因为担心董卓的报复不敢吭声,打袁术甚至不用担心报复,就算不出兵也得扯着嗓子骂几句表明立场。 但是地方势力可以只打雷不下雨, 朝廷不行,朝廷不光要骂还得立刻着手安排讨伐逆贼。 袁术和之前那些扯个旗子就号称天子的贼匪不一样, 贼匪自号天子在他们眼中和蚂蚁要当皇帝差不多, 两根手指就能轻松灭掉,袁术那是真的有资本让大汉江山改名换姓。 朝廷能忍? 朝廷不想忍,但是朝廷在西凉乱军的步步紧逼之下甚至无暇自保,更无兵可以讨伐逆贼。 如果没有荀氏迅速击溃袁术,接下来的淮南将会变成各方大混战, 越打朝廷越没有威望, 越打朝廷的存在感越低, 打着打着就可能有哪支军队失了方向错将洛阳当成寿春。 番邦外族知道趁朝廷虚弱入侵,已经滋生出野心的各路诸侯更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 比起那些刚到地方就借口兵乱和朝廷断绝往来、状告邻居意图谋反、招兵买马虎视眈眈、对朝廷的政令不闻不问的州牧刺史汉室宗亲, 到任后专心治理地方时不时讨个贼剿个匪到京城讨赏赐的荀氏懂事的不能再懂事。 他们甚至不随意任命郡守级别的官员,想要官职还知道拿功劳来换,这难道还不算懂事吗? 皇帝陛下对他们家小将军的滤镜有八百米厚,对他们家小将军派来的功臣也和颜悦色好说话的很。 小将军长的好,小将军身边的人也都不差,光他见过的这几个就都是人中龙凤,小将军身边肯定还有他没见过的大美人。 朝中吵架让他们吵去,玉玺在他手上,别的事情做不了主任命官员还是可以的。反正他给出的任命诏书只是个名头,能不能让地方听话还得看官员自己的本事。 小将军不缺本事,只缺这份名正言顺。 嗨呀,他们两个简直是绝配。 小皇帝对着地图琢磨了半宿,然后大手一挥给出了三份诏书。 周瑜为吴郡太守,孙策为会稽太守,曹昂为广陵太守。 扬州不太好打,小将军打完袁术后得先拿下吴郡,不然占据九江也不好守。 豫章和庐江也很重要,进可以攻打荆州退可以防备荆州的进攻,不过庐江太守陆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