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7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78(1 / 1)

要准头足够好,脑袋瓜砸一个爆一个。 凉州的工匠不如中原,但是他们也有中原没有的东西,造连梃的木头是特制的,再选拔出精锐兵丁加以训练,上了战场完全可以把敌人的头骨砸碎。 区区朝廷、咳咳、总之就是,连梃用习惯了之后在战场上真的很好用。 张辽搓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莫名感觉脑袋有点凉。 等着,他打会儿就申请给重甲兵全部配上兜鍪,从头到脚护的严严实实,连马都穿上重甲,还连梃,到时候连根针都扎不进去。 太可怕了,太凶残了。 太机智了,他咋没想到呢? 小张将军握握拳头,打定主意有空就试试这种别出心裁的新武器。 他力气大控制得住连梃,真要让他练出名堂来没准儿可以一砸砸一圈儿。 顶天立地张文远,棍扫一片威名传。 吼吼哈嘿。 尔玛皱着眉头把她的连梃收回来,他爹平时看上去挺知道轻重,怎么来到京城什么都往外说? 韩遂拍拍闺女的胳膊,大庭广众之下不好说太多,有什么话等回去他们爷儿俩好好说。 在他们本来就打不过的情况下示弱没坏处,能拉近关系必须无所不用其极。 再说了,凉州的连梃兵一共不到四千人,其中三千都在马孟起那臭小子麾下,就算吃亏他们也不是损失最大的那个。 他们是降将,是作乱不成反被镇压的乱臣,投诚总得付出点代价,要是打了败仗喊个投降就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战场上那些被斩首祭旗的脑袋都是哪儿来的? 不是所有的降将都能被对面的主公扫榻相迎,他们这种偏远边州来的向来不受人待见,多做点准备没坏处。 哦,不对,长的好还年轻还能打的臭小子不在常理之中。 韩遂捂着腮帮子止住话头,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再有下次他说什么都不跟马寿成一块儿来。 …… 司隶的乱象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官署中的官员日常忙碌,三秦大地的百姓照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甚至连之前拖家带口逃难出去的百姓都迁回来了不少。 可见就算有天灾发生,只要官员靠得住也能稳住情况。 和洪水褪去后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的司隶百姓相比,迁去颍川的朝中官员就难过多了。 所有人都以为离开京城意味着扔掉过往奔赴新未来,不管京城发生过什么那都是过去,新的朝廷新的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和以前没有关系。 他们的过去,他们那见不得人的过去,将和大汉朝廷一起埋葬在命途多舛的洛阳城,然后再在颍川迎来新生。 恐怖的是,他们想多了。 没有什么重新开始,只有换个安全的地方兴师问罪。 不是,他们对颍川不甚了解,甚至都没打算在颍川干什么,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好吗? 他们知道荀氏掌权后一个个的看上去好相处实际上却都是笑面虎,压根就没打算这个时候撸虎须。 钱重要命更重要,颍川被荀氏把持的滴水不漏,跟京城那四面透风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京城想干什么只要避开特定的几位就行,上下打点好有钱大家一起挣,在颍川他们敢伸手荀氏就敢剁他们的爪子。 他们都准备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荀文若这是在干什么?朝廷迁到颍川后那么多事情还不够这群人忙吗?翻旧账是什么意思? 朝廷的账簿公文都存在京城,何必浪费今朝的剑斩他们这些旧朝的臣? 没有人能想到来到颍川后等着他们的不是集体当摆设而是问罪诘责,毫无防备的结果就是被荀晔荀彧联手查了个底儿朝天。 朝廷本来就剩个空架子,仅剩的空架子中还有大半都不干净,最后的结果放到幸存的不到二十人面前,所有人都被沉重的现实压垮了脊梁。 他们知道很多人都觉得大汉朝廷时日无多当差也不认真,也猜到会有很多人趁大汉苟延残喘的最后时间作乱,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蛀虫的群体会那么大。 就、这快全军覆没了吧? 荀彧留下证据后悄声离开,留各位大人平复心情接受现实。 小皇帝看着那满满一本罪名册子唉声叹气,“朕说什么来着,靠得住的是极少数,也就是太傅你们心里有朕,换成朕来当臣子,在皇帝是个摆设的情况下朕也会搞各种小动作。” 反正皇帝也奈何他不得,不贪白不贪。网?址?F?a?布?y?e?ⅰ???????é?n?②????????????????? 仅剩的大臣们:…… 太傅,您这真的没有教歪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算绝大部分人都称不上君子,也没那么多人会作奸犯科。 正常来说朝臣中贪官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敢明目张胆朝国库动手的更是寥寥无几。 他们这是特殊情况,责任主要在于朝廷。 毕竟人都有欲望,朝廷能让朝臣压制住贪欲还好,朝廷没本事让朝臣压制贪欲反而让他们贪心更盛…… 看现在就知道了。 杨彪捏捏眉心,温声细气哄他们家陛下出去玩,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他们接下来的事情也不适合皇帝本人听。 小皇帝耸耸肩,他想说他什么都能听,但是太傅不信,每次有啥大事儿都让他去门口看蚂蚁搬家,弄的跟他猜不到似的。 以前猜不到,这次还能猜不到吗? 天狗食日的场面那么多人都看到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天要亡大汉,多好的退位让贤的机会,让他这个当事皇帝听听怎么了? 大声嚷嚷.jpg …… 别院外面,张饶拉住路过的管亥躲到墙角说悄悄话。 司隶惊现天狗食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亡国凶兆的传播速度简直比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都快。 所有人都知道要出大事,所有人都在等着大事发生。 所有人都在等着荀氏趁此机会踹了大汉朝廷自立,结果等来等去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踹掉小皇帝更没有自立,只是给朝廷挪了个地方让他们继续当摆设。 全天下:??? 这是个什么章程? 老天都派天狗出来给他们撑场子的,大汉的半壁江山也被他们打下来了,多好的改朝换代的机会,就这么放弃了? 不是?什么情况?还得等小皇帝主动将皇位拱手让人? 张饶本来也不太明白,他大老远带兵从青州过来,只等着事情挑开就带上他恢复良民身份的弟兄们平定叛乱。 改朝换代那么大的动静,肯定有很多同样别有用心的家伙不服气,到时候才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他们勤勤恳恳种了一年多的地来洗去罪名,等的就是以从龙之臣的身份去镇压别的乱军。 什么迎天子护送朝臣的,就应该“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