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他今天就不该到这儿来! 两个人眼神噼里啪啦开战,张大帅死死拽着同伙不让他跑,从牙缝儿里吐出几个字,“你敢说你当时没心动?” 那可是从龙之功,哪个将领不想要? 要不是看在都当过黄巾贼的份儿上他才不分享他的任务,既然已经掺和进来那就掺和到底,休想半路散伙。 管亥磨了磨牙,脸色铁青,又没法回。 从龙之功他确实心动,没有哪个将领能受得住这个诱惑,但是如果早知道这家伙说的会是大事是商量往鱼肚子里放小纸条还是半夜学狐狸叫还是在路边放条大白蛇他说什么都不会停下来。 他们主公是众望所归,就算没有这家伙那乱七八糟的想法也依旧是众望所归。 他们需要往鱼肚子里放小纸条吗?需要半夜学狐狸叫吗?需要在路边放条大白蛇等着主公去砍吗? 先不说那些前人用过的手段再用一遍会不会惹得天下人群起而嘲之,就算必须要神迹,他们家主公自身的神迹还少吗?需要在这儿胡编乱造? 反正从龙之功是现成的,他何必冒险跟着家伙瞎折腾? 人还是不能贪心,这就是贪心的下场,不光原本的小打算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被拽进坑里爬不上来。 小皇帝才不管俩人噼里啪啦打什么眉眼官司,好不容易遇到两个能和他一起讨论禅位细节的人才说什么都不能放过。 天知道他第一次对太傅透露出想法的时候被骂成了什么样子,他可怜的爪爪肿了足足两天!W?a?n?g?阯?F?a?布?y?e?i???ü???€?n?2????Ⅱ??????c???? 后来他就学聪明了,不能说的事情只在心里想,除了他自己之外连荀小将军都不能说。 万一太傅光打他手板不过瘾还要打荀小将军怎么办?他整天无所事事,手肿了吃饭干什么的有宫人帮忙,荀小将军还要打仗呢,打仗处理军务政务都得用手,把他的手打肿了多耽误事儿。 身为一个合格的内应,绝对不能因为他的胡言乱语影响到外面的行动。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在宫里那是在别人的地盘上,现在这是到了小将军的老家,那不跟回他自己的老家没区别嘛。 感受一下这自由的芬芳,太傅,有没有想在颍川养老的冲动? 咳咳,这话他依旧是只敢想想,就算是到了颍川也不敢在太傅面前说。 他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犯错就乖乖挨打的他了,他现在会大杖则走小杖也走,调皮捣蛋上房揭瓦,谁都别想耽误他享受自由的快乐。 真好啊,颍川真好啊。 小将军的长辈们一个比一个温柔,颍川的风景一处比一处好看,呈上来的饭菜一天比一天可口,他爱死颍川了。 小皇帝大大方方的招呼两个刚认识的武将,“二位坐,朕初来乍到还不知二位将军如何称呼。” 张饶和管亥再次沉默。 坐是不敢坐的,他们搞不懂小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等着他们很可能是砍头或者砍头或者砍头,前路一片黑暗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坐得住。 可是不说话也不行,皇帝都开口问了他们也得回。 “末将张饶,来自青州。” “末将管亥,也来自青州。”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自我介绍,完全不像是面对皇帝。 如果是正常情况,他们也恨不得把八辈儿祖宗都扒拉出来在皇帝陛下面前走个过场,但是今天不行,他们怕说了之后八辈儿祖宗都掀开棺材板跑出来骂他们。 小皇帝也不介意他们的自我介绍是什么样,刚才问那一句主要想有个称呼,都一起密谋大事了不能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道。 淡定,冷静,别紧张,刚才什么样儿接下来还是什么样儿,把他当场可以随意沟通的同伙就行。 他敢说他是天底下最希望小将军登基称帝的人,比张将军和管将军更加希望,而且他升出这种心思的时间也肯定比两位将军长,所以两位将军不用拿他当外人。 自我介绍环节结束,接下来进入正题。 首先,张将军刚才提的几个法子他感觉都不行,他们小将军是独一无二的天命之子,怎么可以是拾人牙慧? 其次,皇帝主动禅位并不是不可能,他们小将军众望所归,皇帝为什么不能主动退位让贤? 最后,来讨论一下怎么退位让贤。 场子是他组起来的那就他先说,两位将军先听着,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有什么别的想法也可以在他说完之后提。 他虚心纳谏,只要建议合适就都能接受。 小皇帝招呼俩人坐下,坐不下也得坐,然后将他盘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伟大计划说出来。 他已经琢磨了好久好久好久,这还是第一次有听众能反馈意见,还怪激动的。 “昔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是因为暴秦无道,但是朕得给大汉留住最后的颜面,所以这次改朝换代不能像秦朝末年那么血腥。” 他知道以朝廷的现状很难保留体面,但是大汉毕竟是大汉,是天下人心中的巍巍大汉,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盛王朝。 就算大汉已经落魄到天要亡国,他也还是想尽可能的留住最后的体面。 亡国之君不好当,他还没活够,也不想让太傅和朝中那些苦苦支撑的大臣失去念想。 虽然只剩下那几个人,但是好歹有,而不是一个都不剩。 还有就是,万一死后下地府遇到先人,他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能糊弄过去,不然单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就能让他在地底下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他要努力活着,最好走在小将军后头,只要他走在小将军后头,将来就算到地府他也是有靠山的亡国之君。 他胆子小也不太会打架,没有小将军在旁边护着估计也不敢和列祖列宗争辩亡国的责任到底在谁。 由此可见,小将军登基的时候最好给他留个出场的机会好让他狐假虎威。 禅位之事他同意了,接下来就是说服仅剩的朝臣,不过感觉问题不大,太傅和几位大人现在谈的估计也是这事儿。 还有就是开国之君的生而不凡,说到这里他就得批评两位将军了,身为荀小将军身边的得力干将,怎么可以连小将军身上的不凡之处都说不上来呢? 他们小将军还需要学别人?拜托,他们小将军自个儿身上的神奇之处都说不完好吧。 荀侍郎说过小将军十来岁的时候才神魂归位,在那之前都浑浑噩噩宛如痴儿,但是清醒之后立刻展现出非同一般的聪明才智。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小将军浑浑噩噩的那几年应该是被神仙留在天上说悄悄话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神仙太舍不得他们小将军,一不小心就留的久了些。 所以他们小将军神魂归位也不像寻常小孩儿那样需要从走路说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