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94(1 / 1)

死了几百年,不然非得气活过来不成。 别的皇帝都是正儿八经的有德,实在想不出来某个德能让谁用还硬生生的往里塞新皇帝,到他们秦朝可好,直接变成多余的了,这谁能忍? 反正他要是秦始皇他肯定忍不了。 阿飘陛下们听到小皇帝的吐槽后笑声戛然而止,然后又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猪猪陛下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不笑了不笑了,孩子还小童言无忌,始皇陛下不要和小孩儿一般见识。这样,回头我们陪你去找胡亥,你揍孩子我们递藤条,藤条不过瘾的话递刀子也行,总之就是你要什么我们递什么,一定让你出气。” 当皇帝不要那么小心眼儿,他都出来教学生代汉了也没见他多生气,学学他这气度,反正都不是他们原本的世界,平常心就完事儿了。 不就是闰余了吗?刘向刘歆父子俩塞进去的共工和帝挚也是闰余,不生气不生气,百代皆行秦政法厉害着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再然后,猪猪陛下因为笑的太猖狂被神色严峻的始皇陛下一剑击飞之。 沁园春F4喜提减员,目前只剩F3。 荀晔:…… 真是好一出大戏。 荀小将军艰难的假装什么都看不到,行吧,他选就他选。 但是就算是他选其他人也得陪着他,都来议事厅看着他是怎么选的。 牛牛陛下不满意,后果很严重,除了上年纪的长辈外其他人都被紧急喊到了议事厅。 荀氏的长辈们以及安排好手中事情赶来京城参加禅位大典的亲信们整整齐齐挤满了房间,全都目光灼灼看着他们的新君。 荀晔:…… 也、也不用这么正式,人尴尬的时候真的会抠脚趾啊亲。 幸好这年头没有全国转播,不然就算他已经习惯各种大场面也还是会不自在。 阿飘陛下们大大方方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他甚至连个祭祀都没有亲自主持过,上来就那么硬核的禅位大典会紧张很正常。 不是他的错,是这个世界的错。 理不直气也壮.jpg 所以各位长辈各位谋士各位将领,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不然他就会变成漏气的气球嗖的一下就飞走了。 回归正题,选国号。 他知道王朝更替要遵循五德终始和五行相生,也知道就算不遵循规律也能各种牵强附会强行解释,所以他们就不讲究那么多了,直接以他们老家颍川来定国号。 颍川古称“夏邑”或“夏国”,就是夏禹的封地所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的传统即位于夏邑开启王位世袭制,从此进入家天下的时代。 他们颍川荀氏的底蕴也很深厚,往前追溯甚至能追溯到周代的姬姓。 时代太过久远,他们现在也不姓姬,还是拿颍川这个地方来做文章吧。 国号为夏,延续夏正,保持夏的木德。 从火德到木德怎么解释他不管,可以把汉朝从火德变回高祖刘邦时期的水德再硬套五行相生的水生木,也可以是其他随便什么说法,总之能说通就行。 还有历法,二凤爹的意思是科技水平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历法让太史令照常注意就行,没有必要特意去改。 出现有进步的新历法就采用,没有就延续先前的历法。 系统爹不会给他提供太离谱的金手指,他们的步子也不能跨太大,科技树要慢慢完善,倒是官制、兵制、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等在封建社会演化到登峰造极的制度可以直接借鉴。 一步步摸索代价太大,他选择在身边这些经天纬地之才的帮助下一步到位。 这些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情,现在先不提。 还有禅位诏书禅位大典什么的,如果所有事情都要他来盯着,那还要在座诸位干什么? 不要闲着,都忙起来,快和他一起紧张。 牛牛陛下火气旺盛,一时间甚至想把他大夏的木德换成火德好和大禹的夏作区分。 他要发火了,他真的要发火了! 小皇帝故作老成的叹了口气,“写好啦写好啦,诏书早就写好啦,是朕亲自动笔写的,不过几位荀卿家觉得不太行又拿去润色了一下。” 他觉得他写的感情更真挚,当然,润色之后的更有文采也是真的。 但是!谁规定禅位诏书只能有一份? 嘿,他们可以禅位大典的时候读那份有文采的,然后再把他亲自写的那篇感情真挚但没那么有文采的印个几百上千份张贴到各座城池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他为什么要禅位。 ——朕在位五载,遭天下荡覆,幸赖宗庙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荀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裕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亦可知矣。大人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之。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荀氏明光。【1】 帝尧禅位于虞舜,虞舜禅位于夏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他刘氏坐拥江山是因为前头的皇帝有德,现在德行配不上江山自然要让到配得上的人身上。 汉室衰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别说他一个小孩儿没见过汉室强盛的样子,再往上数好几个皇帝也都没见过,如今的百姓最熟悉的不是强盛的大汉,而是豪强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的随时可能亡国的大汉。 得亏老天有眼给他们送了个能济世安邦的荀小将军,不然大汉要亡不亡天下群雄纷争还不知道要打成什么样子,到时候天下百姓更没有活路。 神农再世荀明光!帝星降临荀明光!日月瑰宝荀明光!全天下的希望荀明光! 古有尧舜选贤禅位,如今老天亲自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神仙人物救世济民,这时候还不退位让贤只会显得他这个大汉天子不知好歹。 大汉那么多皇帝,有几个在农事上比得过他们小将军的?又有几个能让追随他的将士百姓都吃饱饭的? 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一张嘴吗? 插句题外话,颍川别院的饭菜比宫里还好吃,他感觉之前十几年的饭都白吃了呜呜呜呜呜呜。 总之就是,禅位诏书已经准备好,宣传也已经准备就绪,现在只等受禅台建好就能开始禅位大典了。 良辰吉日是太史令和荀小将军的大伯带回来的那位仙长一起选出来的,太史令很积极,那位仙长、那位仙长也很积极,就是进京后总是莫名其妙的喊眼睛要瞎了。 奇奇怪怪,不过不重要,反正日子已经选好了。 荀晔:…… 荀晔想想这些天一直留在京城的四位陛下,很想问一句左道长的眼睛还好吗?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暮秋时节丰收完毕,一年到头忙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