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
宋小五以为他要把糖分给自己的小伙伴,却不想常睢不好意思地走到了相和颂面前,对着微怔的相和颂举起手,“相大哥,我没有鸡蛋了,这颗糖给你好不好?”
玉雪可爱的孩子努力踮起脚尖,捏着糖果送到他的面前。
相和颂微微一怔,方才站在一边,他感受不深,但当小孩的眼神看向自己时,他确实感受到了常睢的讨人喜欢。
指甲嫩嫩的,脸颊圆滚滚的,脸上带着稚气小孩以一派诚心的好脾气口吻哄你,不说他本来就没有生气,就是有一丝生气,也在这样乖巧的眼神下,也要败下阵来了。
他没有拒绝小孩,拿走了糖,“好,谢谢小睢,我要一颗就可以了,剩下的你留着吃。”
常睢还留下了一颗糖,看着相和颂的眼神亮晶晶的,“谢谢颂……颂哥哥。”
看得出,常睢还不适应这个称呼,相和颂不在意的一笑。
这时,站在附近,跟在常睢身边的小猴子终于忍不住了,嘴馋地央求地看向相和颂,“相大哥,我今天摘得蘑菇都给你,你能给我一颗糖吗?”
“蘑菇你自己留着吧。”相和颂无所谓从口袋里拿出除常睢送给他之外的糖果,“我只有这些了,你和其他小伙伴分一分。”
“好耶,相大哥最好了。”小猴子捧着一堆糖果走了。
“嘿,你这个嘴馋的小鬼。”小孩的哥哥不好意思。
常睢眼中闪过若有所思。
宋小五承诺捉到小兔子会分他一只,常睢拒绝了,没一会的时间,人到齐了,众人结束玩闹,纷纷整装上山。
他和小猴子一众孩子走在中间,眼角的余光掠过相和颂,默默登着山路,复盘着自己的行为。
是的,他第一步计划接近的是宋小五,而不是相和颂。
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好接近宋小五,更是因为讨巧卖乖所能刷到的好感度最多也只能留下一个好印象,比不得相和颂与宋小五从小到大,同生共死的感情。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
相和颂不需要他的好感,那就制造他的这种需求。
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嫉妒、攀比和得失心都很重,很容易产生别人有的,他也要有。
当然,前提是这个东西要足够好。
今天只是进攻的第一步。
常睢剥了一颗塞进嘴里,回想初见相和颂第一面。
本以为相和颂只是个不到十二岁的小孩,这个方法对付他绰绰有余,但有点出乎意料,他的另辟蹊径,或许不会如想象中顺利。
小说的前三章曾经提过,相和颂脾气比宋小五好,但却不如宋小五在村中受其他少年欢迎。
看小说时,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见了相和颂第一面,他就明白了。
因为相和颂很聪明
这种聪明不是小聪明,而是智慧一样的聪明。
正如弱小者害怕强装者,人会对过于强装的人敬而远之,对有聪明人也会敬而远之。
那是人类面对威胁时,潜意识的警告。
所以即使相和颂的脾气再好,同村的少年依然更加亲近宋小五。
而有智慧的人,善良又有智慧的人,心性非是一般的坚定,他的另辟蹊径,真的能顺利吗?
第3章 神魂颠倒0.03%
左右也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常睢把这件事情留给以后的自己发愁,因为他们已经到了目的地。
说是上山带大家采蘑菇,但他们都小,大孩子们也只带他们去比山脚下稍微高一点的地方采,留了一个稍大的孩子看着他们。
至于其他人,则是兴高采烈的跟随宋小五上山,一起做陷阱、采果子打猎去了。
常睢是采蘑菇中的一员。
他望着满山的蘑菇,心道,差三岁果然玩不到一起,相和颂打猎,他来采蘑菇。
相和颂众人的背影渐渐远离。
穷人孩子早当家,大家都埋头采蘑菇,常睢便也低头认真工作。
小背包渐渐被塞满。
太阳升至高空,照散了山上的冷气,常睢额头也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猴子和常睢住得近,他知道常睢身体不好,于是让常睢坐在旁边休息一会。
常睢没有推迟,他坐在树荫下,喝了装在小挎包内的水,缓缓补充体力。
也就在这时,一群小孩来到小猴子的身边,在小猴子身边采摘蘑菇。
常睢和小猴子选的地方比较好,树枝茂密,气温潮湿,因此蘑菇也特别多,其他地方采摘完毕的小孩子会过来采摘。
小猴子并不是吃独食的人,见有人过来,他就往旁边稍稍让了让,给对方留出充足的采摘空间。
只是小猴子弯腰摘着摘着,一道阴影挪过来,挡住了小猴子采摘的路线。